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保健百科 > 正文

夏季饮食注意防止食物中毒

发布时间:2019-04-21 12:31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夏秋季,在食用被细菌及其毒物污染的食品后一两个小时到24小时内发

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夏秋季,在食用被细菌及其毒物污染的食品后一两个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便,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①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②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 不能直接用来切熟食,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③生肉、禽、鱼、虾要加热煮熟煮透。④要注意所买的食品是否新鲜,是否过期;⑤在冰箱的保存有一定期限,切忌保存过久。

残留农药引起中毒

因食用蔬菜出现中毒事件并不少见,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尚没有重视的”无形杀手“--长期食用有毒物质超标蔬菜,会导致剧毒物质被身体脂肪细胞吸收,最终导致神经系统 受阻、致癌等。夏秋季虫害多,必须喷洒农药灭虫。如果吃了食用残留农药超标的蔬菜,即使一时未中毒,农药在体内长期积累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预防措施:①烹调之前可用淘米水浸泡、或在阳光下小晒再洗,总之,要洗净蔬菜中的残留农药;②黄瓜、茄子、番茄等蔬菜可除去外皮再吃;③加热可加速残留农药的分解 ,扁豆、菜花、芹菜等蔬菜可先用开水烫一下,捞出后再炒。④提倡吃无公害蔬菜。

◆“有抗食品”让人过敏、耐药

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看不见的危险通过餐桌转移,人体成了抗生素残留的” 收容所“。

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与此同时,”有抗食品“还会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 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预防措施:鉴于”有抗食品“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成员包括90多个国家,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北京市将在年内开展无抗、无违禁药物畜 禽产品的研发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制订养殖全过程不使用抗生素、激素、安眠类药物的养殖工艺流程标准和无抗畜禽产品标准,在奥运定点养殖基地推广无抗控制技术。

消费者如何规避”有抗食品“的危害?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无抗奶“、”无抗蛋“、”无抗蜂蜜“、”无抗猪肉“等具有相应标识的安全食品上市,消费者可以根据相关 标识和品牌进行选择。

特殊食物含有害物

扁豆:没煮熟的扁豆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等有害物,如果吃了加热不透的扁豆,半小时到几小时之内就可发生中毒,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等症状。因此, 扁豆一定要煮熟、焖透。

无根豆芽: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生发的,这类含氨化合物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胺,长期食用可使人患胃癌、肝癌、食道癌等。

新鲜黄花菜:鲜黄花菜含有水仙硷,进入人体后,经氧化作用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烹食前须置于水中充分浸泡,使水仙硷最大限度地溶于水。

变色的紫菜:若凉水浸泡后的紫菜呈蓝紫色,说明该菜在干燥、包装前已被有毒物所污染,不能食用。

夏季是病菌高发期,大家在外面吃东西一定要选择干净正规的餐厅。

相关专题: 养生误区

相关资讯

特别注意哪些人不能吃鱼
鱼,历来以其独有的肉质和鲜美的味道,博得大多数人的喜欢,竟有“无鱼不成席”的说法。特别注意哪些人不能吃鱼?人们喜欢吃鱼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看中了它的丰富的蛋白质。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研究发现有些鱼是不宜供人食
伤肝食物 盘点七大“害肝”食物
盘点七大“害肝”食物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有些食物不易多吃 1.巧克力、糖及各种甜食,一日之内不易多吃,吃得过多会使胃肠道的酶分泌发生障碍,影响食欲;糖容易发酵,能加重胃肠胀气,并易转化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
泡面的危害 连续吃十年泡面身体竟变成这样
经常吃泡面对身体有害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最近十八岁少女十年只吃方便面,结果现在身体机能跟80岁老太太一般,并且还伴有多种疾
滥用药物减肥有风险 或致肝脏损伤
为了减肥除了节食以外,不少网友会选用减肥药,虽然目前看到了减肥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人体有着重大的损伤,比如长期服用减肥药可能肝脏损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过去的几年间,收到了32例使用减肥药物者
五类误区让医院营养师最头疼
第一类:误区--骨头汤“最补钙” “在我近20年的工作时间中,经常遇到给术后或昏迷病人喂骨头汤的情况,有的甚至还是医护人员推荐的。骨头汤根本不能补充营养,家属不了解不足为奇,怎么连医生护士也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