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保健百科 > 正文

毕业那时 乖学生为何变破坏王

发布时间:2019-05-04 18:56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在很多高校中,从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断地有同学在发泄着,一不小心你就会看到从某个窗户里飞出暖瓶,盥洗间的玻璃更是换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墙上用墨汁、红涂料写着诸如“郁闷

在很多高校中,从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断地有同学在发泄着,一不小心你就会看到从某个窗户里飞出暖瓶,盥洗间的玻璃更是换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墙上用墨汁、红涂料写着诸如“郁闷啊”、“滚蛋了”等等语句。而每天都有人从门口的酒家被人抬回来,最能喝酒的和最不能喝酒的都喝得东倒西歪。

有的人简单地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学生们对所在学校的不满造成的,但这个现象在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即使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也并不例外。有的人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就业不理想的同学心情不好造成的,但据了解,在这些同学中有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也有前程似锦,一片光明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在驱使着这些不同学校中不一样的人们重复着一年一年同样的事情呢?就这个现象我们采访有关专家。

乖乖虎为何变成破坏专家

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心理现象,任何一个个人在其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必定会有许多的不顺心的事情,而这些比较消极的情绪在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的制约之下被同学们压抑了并积累起来,而到了要毕业的时候,学生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束缚完全消失了,于是这时候他们便需要为自己的被压抑的需要发泄的情绪找到一个发泄的目标,所以管制了学生们四年的学校就自然成为了这个目标,破坏学校的东西就成为了一种寻找快感的方式。

当然,首先这一现象的出现必然也会有一个导火索――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外部归因效应中的自利偏差。即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内部因素,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那些混得非常不好的同学。他们在平日里还压抑着自己心理的不快,当毕业到来的时候,当离别到来的时候,当看到其他一些同学收拾东西各奔东西,自己还江湖漂泊,无枝可依的时候,这多种情绪缠绕在一起,激起了这些同学心理动荡。他们会倾向于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外因。他们比较简单地将自己的不利的境遇归罪于学校,简单地将自己的愤懑发泄到周围的事物上面去。于是,便出现了前面的那些破坏场景。

同时,在另一个方面,从众效应在这个现象的发生当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人的行为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这个方面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同学可能各个方面都相当不错了,但还是加入到了这些破坏行为中去了。他们在看到那些心理压抑的同学在发泄自己的时候,这些略带刺激性的场面和声音会刺激他们回想起一些挫折性的事情,也激起他们发泄的欲望。于是,这些本来应该是乖乖虎的学生们变成了破坏专家。

毕业时刻多些理智

专家告诫毕业生们,在毕业前的这一段时间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决不能因为图一时的快乐,作出过激的举动,这样在用人单位,在社会中的影响都是不好的。同时莫忘在毕业前夕的时间里给自己的心理再充充电,让自己以一个乐观、理智的形象走向社会。

相关专题: 学生保健

相关资讯

正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
■清华大学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
中学生流行听催眠音乐
近日,哈尔滨市民王女士向记者反映,最近她的儿子一直说自己前世是个大财主。王女士不明白啥意思,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儿子是听了一种名叫《前生今世》的“催眠音乐”,在音乐中知道了自己的前世。采访中记者了解
学生考前完美营养套餐食谱
学生考前完美营养套餐食谱 搭配餐A:早餐:玉米窝窝头、牛奶(或豆奶、酸奶)、卤五香盐茶蛋1个、豆腐乳(1/4块);水果:枇杷(或长生果)3~4个。中餐:花生米饭、肉末茄子、葱花土豆泥、鸭子海带汤。晚餐:冬苋菜
不要用心理疾病吓唬学生
现在经常人看到许多有关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这些报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大中学生已成为中国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等。而事实上,大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
高校现在流行“心灵同居”
大学生校外租房同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方面对此也是褒贬不一,随着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一种新的同居方式“心灵同居”近来也在高校学生中着实火了一把。“在虚拟社区里可以完全无需受任何社会道德的约束,可以同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