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之始末1935年10月毛率领七八千名长征士兵抵达陕北保安与刘志丹部队会合。刘有约两万兵力。毛告诉大家目标是扩大控制区域,和苏联外蒙古联接起来。此时中国有这么几股军事力量:蒋领导的国民军,人数最多。日军控制东三省,共军占领陕北一带,还有就是各路军阀,张作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另外还有桂西粤系等。全国承认蒋是领导人。 九月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函给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信函提到要南京政府计划联俄。周要求陈氏兄弟向蒋进言,立刻停止对中共的军事行动,与苏,中共联合抗日。同时要求于国共尽早会面,开始“负责任的协商”。蒋面对日本的不断骚扰只能忍气吞声,他并不是不抗日,而是当时中日力量悬殊,只能暂时隐忍,他期待几年后待时机成熟对日全面进攻。蒋收到周的信件后与苏联会面。并由陈,周决定于1936年初国共在上海进行首次秘会。蒋毛都只是表面和解,蒋指示张学良的东北军进驻陕北与杨虎城的西北军会合。杨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土匪出身,是冯玉祥的旧部。毛则不断扩大军事力量,以备日后消灭蒋,夺取政权。张担心蒋的计划会消耗自己部队,打完后收拾自己以消灭各个军阀。所以张杨只是佯装进攻,加上军纪欠佳,节节溃败,逃兵都变成共军了。 36年一月,蒋向一些大学师生讲话,声称他虽不惧日,中国仍不够强大到足以和日本帝国一站。这也是事实,但显然中国人民并不买账。二月东京政变,狂热军人广田弘毅宣布积极外交,即准备主宰亚洲。日本的“理性的极端国家主义派”支持与太平洋列强开战,不仅是同苏联开战,前提是制服中国。 蒋再次令张杨进攻陕北共军,又有数千士兵伤亡。数字有可能被夸大。周恩来通过被俘军官传话给张,表示中共希望谈判抗日统一战线。中共想借机转移蒋的目的,使他不对付自己家。张建议西北反政府联盟。蒋不知道张与中共有联系。六月,毛致电斯大林,计划与杨联盟,然后成功“歼灭蒋介石西北部队”。斯大林大为吃惊,他担心蒋对苏联敌视,也会刺激日本的反布尔什维克,反苏情绪。8月13日,斯大林回信全面拒绝毛的做法。他说:不能把张当作可靠的盟友。毛立刻遵命行事,8月底撤销中共的反蒋口号,发信给国民党中执会,恭喜蒋的进步,并表示认同他的对日政策。 尽管内战不断,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侵夺全面备战,中央政府的权力却是自太平军起义以来的最高点。政府部队的文盲率由七成降为三成。秋季农作物收成是20年来最大的一年,蒋成为“民望很高无可替代的领导人。” 五月周协同共产国际(斯大林)的代表与陈立夫张群在上海秘会,国民党要求中共把红军裁减到三千人,废止红军称号接受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控制,取消苏区,但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地方成立民主政府,中共高级领导人离职并出国半年,周当即拒绝这些条件,他说中共可以考虑纳入国军。会谈暂时停止,毛则继续与张作良讨论反蒋事宜。 十月三十一日蒋五十大寿,他到洛阳剿共总部,指示张群准备一份声明,宣布中国决心恢复领土主权。当月日德意签署反共公约,日德联手攻击苏联的可能性大增。中共(苏)与日本均想和国民党合作消灭对方。此时日本并未全面侵华,只占领了满洲,并未对中国宣战,所有事件都只算冲突,或者是小规模官方不承认的侵略。 张学良主张蒋亲自到西安对东北军西北军士兵讲话。蒋答应。十一月初张告诉毛的密使叶剑英:他准备发动兵变。毛回答:“好极了。”孔祥熙提醒蒋此行危险之极。蒋也深知,但他还是去了。蒋前往西安后不久,中共与国民党达成基本协议。张杨并不知道。如果蒋告诉张这个消息恐怕也没有劫持事件了。蒋没有这样做,他是个守口如瓶的人,对部下只要求服从。蒋预定十二月十二日离开西安。当天黎明张的部队冲入蒋的落脚处。一位军官报告蒋,东北军正在进攻这里,他敦促蒋逃往后山。蒋穿着睡衣爬出窗外。在一名士兵一名副官的陪同下仓惶逃走。蒋在途中不慎跌了一跤,伤了背假牙也摔掉了。他们当天在积满大雪的山上一个洞穴躲避。次日早晨张部队找到他们,一名又冷又饿赤脚,一件睡衣外加一件长袍的逃犯出现在他们面前。蒋对士兵说:"我是委员长,杀了我,别侮辱我。”带队的说“我们不会杀你,我们只要求你领导抗日”蒋曾在日记里多次写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但他深知实力差距,现在不是时候。 兵变消息当天上午传到上海,全国民众得知此消息,普遍同情蒋。一般人认为“两个有野心专制的军阀粉碎了国家的希望,恐将再掀起新一波的血腥内战”冯玉祥呼吁张杨赶快放人,李宗仁白崇禧则暗示支持张。毛得知拍电报给张,表示他和和蒋已无法达成妥协,暗示他应“坚决”处理蒋。斯大林却笑不出来,他认为这会给苏联招致灾祸。他命令毛和平解决此事,并释放蒋。毛周朱于十二月十五日通电全国宣布中共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央军此时正朝西安推进,若蒋有不测,中央军会立即向东北军西北军进攻。 中国的经济甚至蒋的支持度都有了起色。他认为再有两年,他的军队就可以完全准备好与日本对抗。哪晓得两个军阀——张急躁无能,杨贪腐无知,蒋这样认为——却坏了大事。蒋的命运已和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宋子文答应免除两人罪责。宋美龄单独会见蒋,蒋责备她不该来,她说:当天上午她翻阅《圣经》正好读到“耶和华今要做一件新事,即以女子来护卫男子”张欲释放蒋但杨不肯。蒋认为没必要与张杨谈判,相反是与他的黄埔军校旧部周恩来谈。 周蒋达成一致,内容是之前国共达成的基本协议,蒋离开西安时对张杨说他不记个人恩怨,他的重点是救过。蒋前往西安时是个孚民望的领袖,现在则以民族英雄之姿归来。蒋一直很信赖周,不论是在黄埔时还是各自为阵。他认为周正直,温文儒雅而不失原则。像个读书人。 十二月二十六日,蒋回到南京。西安事变并没有影响历史,更重要的是蒋的决定。事变之后蒋履行诺言,张被软禁五十年,有吃有喝有人服侍,打麻将,休闲自得,杨被派出国半年,回国后即被拘捕。 西安事变的主要意义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张杨两将军发动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就建议:“根据我两年来的观察,蒋可能抗日,他错在先安内后攘外,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定能扭转过来。”当张、杨起事时明确表示:“捉了(蒋)之后,只要他答应抗战,我们还拥护他作领袖。”但是东北军、十七路军内部对如何处置蒋介石议论纷纷,统一内部思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中共中央坚持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接连召开会议研究。在统一思想后,派周恩来等领导人前往西安谈判,一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西安事变教训了蒋介石。事变的成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抗日怒潮非几十万大军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史发展趋势,择善而从,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谈判,并当面向周恩来表示:由宋子文、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一切。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谈判。 蒋介石离开西安后,虽然违背诺言,扣押张学良将军,陈兵潼关,但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而是以军事为后盾进行政治分化。顾祝同进入西安后,未动兵刃,蒋介石又速派张冲赶赴西安,参加和周恩来的谈判。随后,蒋介石一在杭州,二在庐山,最后在南京和周恩来多次谈判,终于于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一切变化都与西安事变密不可分。 |
相关专题:
西安事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