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生活百科(2) > 正文

小儿高热惊厥有哪些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2-02-02 13:59 来源:互联网 点击:0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高热惊厥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父母小时候曾有过高热惊厥,他们的子女比其他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机会,要高3一10倍。那么,小儿高热惊厥有哪些应对措施?【症状】:高热惊厥俗称高热抽风,是孩子最常见的一种惊厥。大约有5%-6%的儿童发生过高热惊厥,发病时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男孩多于女孩,比例为1.4:1。其症状为:

小儿高热惊厥有哪些应对措施?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高热惊厥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父母小时候曾有过高热惊厥,他们的子女比其他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机会,要高3一10倍。那么,小儿高热惊厥有哪些应对措施?

【症状】:

高热惊厥俗称高热抽风,是孩子最常见的一种惊厥。大约有5%-6%的儿童发生过高热惊厥,发病时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男孩多于女孩,比例为1.4:1。其症状为:

首次发病的年龄在3个月-3岁之间,最后的复发年龄不超过6-7岁。发热在38-38.5度以上,惊厥多发生在开始发热的24小时之内。

惊厥时的表现为全身抽搐、伴有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抽后孩子很快清醒,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异常发现。热退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应对措施】:

抢救方法:

马上清理他口腔中的食物,防止食物因抽风而吸入气道,造成窒息,使病情加重。所以当孩子抽风时父母首先应当冷静、不慌,先把孩子口中的食物去除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用牙刷柄捆上手绢放入孩子的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用指甲深压或用毫针刺激孩子鼻下的人中穴。设法快速降低孩子的体温,解开孩子的衣服,用医用的75% 酒精或白酒兑等量的水擦拭孩子的腋下、大腿根部及手足心,进行物理降温。注意即使是在冬天也绝不能用被子包裹孩子。

当这些都做好后,可边护理孩子,边送孩子到医院。抽风已停止时,父母也应当一边给孩子降温,一边平抱着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

【发生原因】:

当孩子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氧气消耗量和血流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会处于过度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会影响到孩子一个没有发育成熟的大脑组织――“丘脑”,使之产生强烈的放电,并传到大脑的其它部位,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孩子惊厥发作。

高热惊厥主要是遗传、环境、发育、感染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热性惊厥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点。这种遗传特征在特殊的感染环境、生理过程、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条件的作用下导致这种惊厥发生。

【预防】:

婴幼儿因体温调节机制还不完善,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都可能诱发抽风,因此在发现小儿发烧后及时进行退热处理治疗,以免引发高热惊厥。

【易发年龄】:

大多数患儿首次发病在出生后3个月-3岁之间,发病次数会随着年龄的长大而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以上就是小儿高热惊厥的应对措施,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后,家长不要慌张,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应对。如果你对如何应对新生儿惊厥问题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漂亮女人街婴幼儿惊厥安全常识栏目。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资讯

圆珠笔芯的规格有哪些
圆珠笔是生活中使用率非常高的笔种之一,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上班的白领,对圆珠笔特别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书写方便。很多人一直都在使用圆珠笔,却很少知道圆珠笔芯的规格有哪些?今天漂亮女人街小编就给大家
高温天气施工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人在静止状态体温调节极限温度为31℃(相对湿度85%)、38℃(相对湿度50%)和40℃(相对湿度30%),也就是说超出极限温度,人体机能受损,将出现病症—中暑或一些并发症。但是不同人群耐高温的极
窗口如何加装隔音玻璃
隔音玻璃是一种对声音起到一定屏蔽作用的玻璃产品,通常是双层或多层复合结构的夹层玻璃,夹层玻璃中间的隔音阻尼胶对声音传播的弱化和衰减起到关键作用,具有隔音功能的玻璃产品包括夹层玻璃。那窗口如何加装隔音玻
初学瑜伽怎么练柔韧度
可以选择在露天的自然地练习,比如花园等环境较好的地方,千万不要在大风、寒冷或有污染的空气中练习,也不要在太阳直射下练习,利用瑜伽塑身时该注意什么呢?练习之前3个小时不要吃固体食物,练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
月子里健康饮食的四要素,可以借鉴一下
很多的孕妈妈在刚生过宝宝之后身体都会很虚弱,这个时候就需要营养膳食来补充能力,使得自己的体力、元气都能得以恢复。那么,月子里健康饮食的四要素,可以借鉴一下。接下来漂亮女人街小编就和您一起来看看吧!月子
冬季雪天行车注意事项
这几天降温明显,有的地方,比如东北都已经开始下雪了。对于司机来说,雪天行车该注意什么呢?您知道冬季雪天行车注意事项有哪些吗?下面,漂亮女人街小编就给大家搜罗了10条,您来看看吧。 1.注意行车间距应该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