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验问答 > 正文

怙恶不悛成语故事是什么 关于怙恶不悛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6-30 15:41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1、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前赵的国君刘曜,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夺取了后汉刘渊建立的政权,建都长安,威震一时。和刘曜同时的另一位武将石勒原是羯族人,从小做商贩。 2、后来,石勒投奔刘渊从军,立下战

1、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前赵的国君刘曜,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夺取了后汉刘渊建立的政权,建都长安,威震一时。和刘曜同时的另一位武将石勒原是羯族人,从小做商贩。

2、后来,石勒投奔刘渊从军,立下战功,被封为大将。石勒对刘曜的篡权很不满,伺机灭掉刘曜取而代之。石勒经过多次与刘曜交战,使刘曜的军事实力日渐削弱。于是,刘曜对石勒改换收买拉扰的策略,派心腹郭汜为使者,前去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衔,进爵赵王,领二十部,出入乘金银车,驾云马,冕带十二旒,夫人封王后。石勒答应下来,为了表示谢意,他特派王修等人为大使前往刘曜处拜谢。刘曜手下有个叫曹平的谋士,原是石勒的舍人。

3、他告诫刘曜说:“石勒派王修等人前来,外表上是来答谢,实际上是要观察各郡的虚实,以便伺机发起攻战。”刘曜听后大怒,待郭汜等回来,立即将来使王修斩首,并下令撤销了对石勒的封授。石勒听后怒不遏,下令灭了曹平的三族,以后召集大臣说:“我们派出使者本是为了修好如初,并无他意,但刘曜却‘长恶不悛’,反而杀害了表示诚意的使者。这实在是做恶多端,不可饶恕!所以,我决定自取赵地自立为王。”于是,石勒设了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并专门修了正阳门,正式称起王来。公元318年,石勒杀了刘曜,建立起后赵政权。“长恶不悛”,后引申为“怙恶不悛”,用以比喻作恶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相关专题: 生活经验

相关资讯

怅然若失什么意思 怅然若失解释及出处
1、怅然若失,汉语成语,拼音是chàng rán ruò shī,指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形容心情失落的样子。 2、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3、成语故事:晋代文人殷仲湛自认为很有
旗鼓相当的意思 旗鼓相当的释义
1、旗鼓相当,汉语成语,拼音是qí gǔ xiāng dāng,意思是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刘秀起兵反对,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当上皇帝,建立东汉王朝。 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
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呢 色厉内荏成语故事分享
1、色厉内荏,汉语成语,拼音是sè lì nèi rěn,意思是外表强硬,内心虚弱。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成语故事:《论语.阳货》篇载: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
仁人志士的意思 仁人志士的相关知识
1、仁人志士,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rén zhì shì,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2、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成语故事
平易近人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平易近人有什么故事
1、成语故事: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周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