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女性孕育 > 正文

剖腹产后要注意些什么?剖腹产时打的麻醉有什么后遗症呢?

发布时间:2020-01-24 12:31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有些人因 顺产 有困难而选择 剖腹产 ,有些准妈妈则是因为怕疼而选择剖腹产。不论是处于哪种原因,剖腹产比起顺产需要注意的产后事项会更多,危险也更多。那么,剖腹产后要注意些什么?剖腹产时打的麻醉有什么后遗症呢? 剖宫产是在自然分娩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威胁母
有些人因顺产有困难而选择剖腹产,有些准妈妈则是因为怕疼而选择剖腹产。不论是处于哪种原因,剖腹产比起顺产需要注意的产后事项会更多,危险也更多。那么,剖腹产后要注意些什么?剖腹产时打的麻醉有什么后遗症呢?

剖宫产是在自然分娩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时采取的补救措施。现代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现代化、输血技术的完善,剖宫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从而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方式,甚至把一些孕妇领进一个误区,即为了避免产痛而选择剖宫产,更有甚者认为剖宫产的孩子聪明、剖宫产的母亲身材姣好。事实上,所有手术都有手术指征,是否实施手术要由医生来决定,唯独剖宫产可以由孕妇自己决定,其没有手术指征的“手术指征”就是“社会因素”。 剖腹产后要注意些什么?剖腹产时打的麻醉有什么后遗症呢? 能自然产就不剖宫产

我们首先要知道剖宫产并不万能,手术要切开腹壁至子*壁前后共7层,每层都有血管,剖宫产出血要比自然分娩出血多,还会有羊水栓塞、伤口脂肪液化、伤口感染等危险存在,麻醉时也存在麻醉意外的风险。对胎儿来说,在手术中娩出,发生羊水吸入、肺透明膜、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的几率都高于自然产。

综上所述,孕妇如果有自然产的条件,就尽量不要选择剖宫产;而如果有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需要剖宫产,要做好心理准备,勇敢面对。

剖宫产后前3天的注意事项

剖宫产结束后,产妇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面对着刚出生的宝宝,母爱油然而生,产妇们攀上了人生的又一个阶梯--为人母。

产后当天

剖宫产当天产妇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为这毕竟是一次大的手术经历。这时会有导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适、心电监护的袖带缠绕,后背还有镇痛泵。

孩子出生后给了妈妈极大的吸引力,妈妈会不断地关注孩子,提醒妈妈们在这时除了需要喂奶时喂孩子外,其他时间一定要闭目休息,以尽快恢复体力。产后还要多翻身,促进尽早排气,也要尽早进食,以补充手术造成的体能损失。

产后第2天

产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后,要尽快活动,可以先坐起,再在床边活动,再下地活动。千万不要一动不动地卧床,这样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发生下肢深部静脉炎。当镇痛泵取走后,伤口会有疼痛的感觉,孩子吮吸r房时会有子*收缩疼痛,这些疼痛对于没有经历产程的剖宫产产妇来说就觉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过来。

孩子吃奶时的宫缩疼就像是平时来月*时的轻微痛经一样,是可以忍受的,只有这样的收缩才促使子*由一个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缩小成孕前的大小。

产后会有褥汗,这是孕期体内贮存的水分在产后以褥汗的方式排出体外,不要以为是体虚出的虚汗。每天都要换衣服,以保证身体清洁。护士会帮助产妇进行外阴清洗,保持外阴清洁。产后前两天还需要输液,以补充术中的损失和手术后不能尽快进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医生还会给予产妇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产后第3天

第3天产妇基本就适应了宫缩的疼痛,这时医生会给伤口换药,可能会有小的不适。医生会查看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发炎,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最重要的是这时开始涨奶(一般产后24~48小时就开始涨奶),需要产妇咬牙挺过这一关,可通过r房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

一般产后第3天就可以在温暖的屋子里洗洗头,擦擦身子,并将头发用热风吹干。一周时可以在温暖的浴室里洗洗澡,但要注意保护好伤口。产后每天要刷牙,保护好牙齿。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

1、大量补充水份。剖腹产产妇应该在月子期间喝大量的水。这不仅是预防便秘也是有利于哺乳。

2、护理伤口。产后尽量不要有大动作,就算是咳嗽或笑的时候也应该用手撑住伤口或用枕头顶住你的胃,你的疼痛感就会减轻。特别是应该好好护理伤口预防感染。如果发现有发烧、红肿等迹象应该马上就诊。

3、细心观察恶露。产后都会出现很多*道分泌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恶露的数量会有所减少。颜色应该从鲜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然后是黄白色。细查恶露是剖腹产产妇必做的功课,如果发现恶露有异常应该马上就诊。gt;gt;剖腹产后恶露。

4、衣着要宽松。产妇应该选择大一号的系带子的内裤或平脚内裤。

5、可做适量的运动。术后6~8周的时候,可以开始做一些中度运动量的活动,但一定要得到医生认可才可以进行。要恢复到原来的身体状况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6、产后应该避孕。产后如果感觉良好可以在4~6周恢复*生活,但是,剖腹产的产妇不适合立即怀孕。所以在产后如果要进行*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7、不宜静卧: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这样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8、不宜过饱:剖腹手术后多食,会导致腹胀,腹压增高,不得于康复。所以,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9、及时排便:剖腹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故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

10、严防感冒:感冒咳嗽可影响伤口愈合并,剧咳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已患感冒的产妇应及时服用药物治疗。另外,要确保腹部切口及会*部清洁,发痒时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洁净的物品擦洗。

剖腹产后打麻药后遗症有哪些?

1、身体不适

很多产妇都觉得有剖腹产麻醉后遗症,如觉得打麻药的地方酸痛,或者刺痛,全身都没有力气等情况,其实,专家表示,大部分的产妇觉得有剖腹产麻醉后遗症,其实都是心理作用,真正有剖腹产麻醉后遗症的只有少部分人。上述情况,可能是暂时性神经损伤,原因可能是直接的机械刺激或局部麻醉药的的神经毒性,一般症状轻微,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也多可在3-6个月内消失。

2、记忆力下降

一般产妇麻醉后会有短时间的记忆流失以及无意识,麻醉苏醒后不久就会恢复,在体内所滞留的药物成分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分解排出。觉得记忆力下降,多还是心理因素,并不是剖腹产麻醉后遗症。

3、全麻

在国内,剖腹产大多选择的半麻,选择全麻的人较少。椎管内麻醉这种麻醉方式效果良好,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又最小。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全身麻醉可能会更适合。孕期由于孕妇肥胖、呼吸道黏膜水肿,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插管困难。国外研究证实,孕妇全麻时更容易发生误吸,从而影响换气功能。

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能顺产吗?

随着全面二胎二胎政策放行,不少符合条件的家庭准备生二胎。但是有个疑问是很多生了第一胎的准妈妈想问的:如果自己第一胎选择的是剖腹产,第二胎可以选择顺产吗?

网上有不少的说法,说一胎剖,一生剖。只要选择了剖腹产,之后分娩就必须剖腹产。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目前关于第一胎剖腹产之后第二胎能不能顺产的问题,很多妇产科医生和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说法。

有的医生认为,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是不能顺产的。这是因为剖腹产子*被切开,之后愈合形成疤痕子*。剖腹产的子*耐受扩张能力明显下降,如果顺产的话,很有可能分娩的时候造成子*破裂,产妇大出血的情况。

也有的医生表示,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是能顺产的。这个主要是看孕妇身体状况的。只要剖腹产妈妈第二胎怀孕的时间间隔有3年以上,第一胎的剖腹产子*伤口疤痕得到愈合,怀第二胎没有上次剖腹产的指征,比如骨盆太小,产道狭窄,胎儿胎位不正等情况,那么第二胎是可以顺产的。

有的医生还表示,二胎选择顺产发生的子*破裂情况和第一胎剖腹产的子*伤口缝合厚薄有关。剖腹产后,一般医生都会在妈妈的子*伤口处进行两层缝合。缝合的比较厚的伤口在第二次分娩时虽然也被胎儿撑的薄薄的,但是子*破裂的程度明显低于缝合薄的伤口。

所以说,第一胎是剖腹产,第二胎还是能顺产,但是风险不少,而且第二胎选择顺产时,一定不能进行药物催生,否则很容易造成子*破裂。

小编提醒,准妈妈在第一次选择分娩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如今很多女性分娩选择剖腹产就是为了避免自然分娩的疼痛。剖腹生产方式并不是被用来避免疼痛和选时辰的。

只有在孕妇或胎儿异常的情况下,比如孕妇骨盆太小,胎儿胎位不正,羊水混浊,胎儿脐带绕颈,胎儿过大等。自然分娩不仅对胎儿好,对孕妇身体的伤害也很少,产后恢复也快,正常情况下,最好还是选择自然分娩为佳。
相关专题: 女性孕育

相关资讯

剖腹产生完孩子,有哪些恢复刀口和下奶都很好的食物?
生育对于妈妈来说,是一件责任重大而且长期的事情,从十月怀胎到产后育儿,到哺乳期结束之前,妈妈的日常饮食、生活几乎都是要围绕着宝宝来进行。而对于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来说,这不仅仅是妊娠的结束,更是另一项育…
孕妇顺产选择什么方式好?水中分娩对宝宝吗?产妇更容易恢复?
台湾有一位家庭主妇郭诗薇,她在10年内连续生下了6个宝宝,其中有一个宝宝就是在家里出生的,她使用的分娩方式,就是水中分娩,在自家浴室里生下了宝宝。 当时,爸爸陪同在妈妈身边,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围绕在宝宝身边…
产后难过"胀奶"关,热敷、按摩方式不当,反倒苦苦熬成乳腺炎
女人都觉得生完孩子一切都会回归正常,如果在生完孩子的时候能够让孩子跟女人早一点接触的话,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妇胀奶的问题不再出现。这样一来乳房就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了。我们也需要利用正确的哺乳姿势来保证…
羊水和"尿失禁",傻傻分不清?临产前疏忽这点,遭罪的是新生儿
怀孕是一个幸福同时又充满了许多未知…
这四种孕妈容易生出"巨大儿",顺产几率小,第二种情况中招最多
在新生儿出生后,大家最关注的除了孩子的性别,大概就是孩子的体重了,要说哪家生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