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孩子“恋物癖”怎么纠正?

发布时间:2019-04-20 05:33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放不下的玩具熊5岁的叶凡(化名)从来没有离开过她1岁左右玩过的那只玩具熊,尽管在她“百宝箱”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崭新的玩具熊,但她一点也不喜欢。爸爸妈妈极

放不下的玩具熊5岁的叶凡(化名)从来没有离开过她1岁左右玩过的那只玩具熊,尽管在她“百宝箱”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崭新的玩具熊,但她一点也不喜欢。爸爸妈妈极尽“哄劝利诱”之能事,要叶凡放下那只又脏又旧的玩具熊,都遭到了叶凡近乎拼命式的反对。

几年来,叶凡不论是到爷爷奶奶那儿去还是到叔叔婶婶家,甚至是跟着父母到外地旅行,旧玩具熊一直是第一重要的东西,必须得把它紧紧抱在怀里,甚至用嘴撕咬着才能安静下来。如果她发现旧玩具熊没带,一定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即使到了床上也迟迟无法入睡。妈妈感慨道:“这孩子有些神经质,真难带。”前不久,妈妈以讲卫生为由,将叶凡的玩具熊扔到了垃圾站去,结果叶凡整整哭了一天,水米不进。

曾经在美国留学的爸爸责怪妻子伤了孩子的心,说:“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都有恋物病,小时候的玩具一抱就抱到小学毕业。那些孩子大了也很正常,要顺其自然。既然孩子觉得抱着旧玩具熊安心,就让她抱着吧。”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叶凡的例子绝非个别,她患上的是儿童“恋物瘾”,叶凡妈妈的担忧在年轻父母中也并不特别。

其实,儿童的“恋物瘾”:一种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会使患者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该“恋物瘾”大抵是因为安全感匾乏引起的。

可叶凡妈妈仍觉得不放心──除了那只玩具熊以外,叶凡没有对任何其他的人和事表现得如此依恋。她好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幼儿园从不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上课时不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嗫嗫嚅嚅,像蚊子哼。而且她遇到事情就退缩,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旧玩具熊自言自语地躲在角落里,这样的孩子,再过几年,如何如鱼入水般融入社会群体中去呢?

相关专题: 心理健康

相关资讯

心理IN词:路怒症 是什么意思
■ 路怒症名词解释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 这个…
女人最常得心理疾病:焦虑忧郁症
焦虑症 焦虑症是在家庭生活 或工作中受挫折,亲人病故,人际关系冲突等较强的心理因素刺激下发…
80后患上30岁综合症:没钱没权没人爱
如果你正在奔三的道路上,突然觉得自己对于职业生涯和感情关系缺乏目标、又充满不安全感,也许你已经患上了30岁综合症。在25岁之后能意识到自己处于身份危机,这是减轻30岁后的焦虑的第一步。也许你会发现你只是在顺…
心慌手抖 “恐高”常与自我暗示有关
恐高症,常见的表现是心慌、手抖、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眩晕、恶心、食欲不振等。“恐高”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英国调查资料显示,现代都市人中,91%的人出现过“恐高”,主要是由于缺乏安全感,担心坠落和失控的…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被骗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被骗 骗子的惯用伎俩是:设下圈套,或许以小利,或恫吓利诱,让上当者欲罢不能,心存侥幸,一步步落入陷阱。除了这一招,他们还有五花八门的骗术。譬如,胡吹自己卖的药品源于宫廷秘方或民间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