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用脑过度会引起的身心疲劳如何改善

发布时间:2019-04-20 08:5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疲劳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而长期的心理疲劳影响心理健康,使人心境压抑,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怕光等,还可能发生其它心因性疾

疲劳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而长期的心理疲劳影响心理健康,使人心境压抑,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怕光等,还可能发生其它心因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注重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注意劳逸结合和其它心理卫生要求,这对保护健康确有益处。专家们则特别建议脑力劳动者劳逸结合,注意脑力劳动中的心理卫生。科学家提倡脑力劳动者注重强调对其所有从事的脑力劳动的兴趣,使脑力劳动环境的安静及光线照明符合卫生要求等方面,认为这些对消除心理疲劳有益。

脑力劳动疲劳的信号是心理疲劳感觉,这种疲劳感是人体、器官或主要细胞(离细胞等),对继续工作的抵触,疲劳信号揭示机体已经需要休息,需要调整和恢复,应该停止工作,以睡眠或者娱乐、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等积极方式促进大脑功能的调整。此时,若强制大脑继续工作,则会加重心理疲劳,造成脑细胞的损伤,或使脑功能恢复发生障碍。

而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喜欢采用各种脑兴奋措施来消除心理疲劳感,以继续完成工作,如大量抽烟是作家刻苦写作的兴奋剂;诗人则是以酒助兴;西方人则喜欢抽雪茄、饮咖啡,或者使用其它兴奋物质,来振奋自己或以意志来强迫自己战胜疲劳,继续学习和工作。

但是,医学研究表明,只有能够改善细胞的生理过程,才能促进细胞疲劳的恢复。因此,人们常用兴奋大脑的方法强迫大脑继续工作,就会加重心理疲劳,加重细胞损伤,对机体十分有害。

要消除心理疲劳,避免用脑过度对身体的损伤的关键是强调劳逸结合,体脑结合,科学用脑。科学用脑最重要的措施是顺应大脑活动的生理节律,强调劳逸结合,体脑结合,切忌长时间以各种强制手段增加脑力劳动的负荷。

相关专题: 心理健康

相关资讯

高考失利考生的7招心理保健
每年高考,报考的人多录取的人数有限,必然有大批考生落榜。古今中外,历来如此。但是,高考发榜后,总会有一些考生因为落榜而不能正确对待,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些人失望、悔恨、忧虑、沮丧、悲伤,甚至寝食不安…
身为“房奴”应该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身为“房奴”应该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身为“房奴”应该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高额的房贷让“房奴”小心翼翼地生活 ,不敢乱花一分钱。压力令“房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实“房奴”不妨试用以下几个妙招减压: 房屋分租 …
“成人多动症”更容易自杀?
说到“多动症”,一般人还是认为这是个孩子的毛病,家长们虽然关注,但也是怕孩子学业受到影响,内心中多半还期盼着孩子快点儿长大,病情自然就能缓解。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池霞说,现在认…
加班族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加班族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加班族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1、充足睡眠 挑灯夜战,或者早晨5点起床继续上班,都不是良策。缺乏睡眠会导致创造力减退、精神疲倦低下、暴躁易怒。 2、尽量别加班 事情是做不完的,下班时间到…
口头禅有助释放压力
同事小王是个在办公室里极受欢迎的人。他为人活络,左右逢源,大家也都愿意和他聊,因为他的那句挂在嘴边的“还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