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验问答 > 正文

陆游秋波媚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陆游秋波媚原诗注释翻译赏析介绍

发布时间:2021-07-08 18:56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1、原诗: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2、【注释】: 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

1、原诗: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2、【注释】:

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3、【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4、【赏析】:《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词人陆游的词作。秋天,作者来到边城,凭高远望,浮想到了长安南山之景。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月16日夜晚,长安南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5、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首句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哀”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专题: 生活经验

相关资讯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如何翻译
1、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注释 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属:正值。 幽人:悠闲的人,指丘员外。 3、译文 怀念您啊,在这悲凉的秋夜; 我独自散步访
临去秋波意思 临去秋波的出处
1、临去秋波,汉语成语,拼音是lín qù qiū bō,意思是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2、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3、成语用法:作宾语、定
伶仃是什么意思 伶仃的意思有哪些
1、亦作“ 伶丁 ”。孤独貌。 宋 陆游 《幽居遣怀》诗:“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案乌籐坐草亭。”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他现在只他一人同一遗腹子孤苦伶仃的住在母家。” 2、形容瘦弱或细长。 元 王德信 《四块玉
独坐敬亭山的诗意简短 独坐敬亭山原诗内容
1、《独坐敬亭山》的诗意简短: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
大寒节气古诗词 大寒节气的古诗有哪些
1、《大寒出江陵西门》(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2、《示福孙井示喜曾》(陆游) 北商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