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一些家长发现自己宝宝的腿似乎有点不正常,常见情况有O形腿、X形腿、内八字、外八字、垫脚走路、扁平足等。这些情况在宝宝长到一定的年龄的时候是会自行消失的,但是过了那个年龄还是没变好的话,妈妈们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宝宝的健康报警信号。
O形腿:
婴儿在子宫里蜷缩,因此,出生后都会有些O形腿,直到2岁腿才会变直。但3岁后腿依然弯曲,可能真的是“O形腿”了,而且预示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婴儿应在出生后就要补维生素D预防此病。O形腿也预示着“布朗病”(一种单腿或双腿弯曲)或“脆骨病”。
X形腿:
刚学走路的宝宝为保持平衡很容易出现X形腿,特别是长得比较胖的儿童,这种情况会持续到3岁甚至5、6岁。X形腿会影响跑步等体育活动,也可能是胫骨受伤或佝偻病,矫正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腿形训练或矫形器,甚至手术。
让天使折翼的“W”坐姿:
无论是O形腿或X形腿,都有可能由于宝宝的“W”形坐姿影响,宝宝坐着的时候,家长应注意纠正,让其盘腿而坐或双腿放前面坐。
内八字:
刚学走路的宝宝经常会出现“内八字”形的走路,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无须担心的正常情形。但有一种情况就是可能是宝宝脚部肌张力高引起的“内八”,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给宝宝做按摩去纠正了。
外八字:
即“鸭子走路”了,一般还会有扁平足,常见于肥胖儿童,同样若是由于肌张力高的原因引起的外八字走路也需要按摩纠正。但若宝宝走路总是向一侧摇晃,可能是单侧或双侧髋骨“脱臼”引起的,同时看宝宝的臀纹是不是对称。(家长可回复“臀纹”查阅臀纹的文章。)
踮脚走路:
可能是宝宝学了某个动作觉得好玩,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于脚部肌张力高引起的,不仅影响平衡易摔跤,而且宝宝也会经常觉得累,不爱走路,要按摩纠正。若2岁后依然频繁地踮脚走,要检查是否髋骨发育异常了。
扁平足:
婴儿出生后都呈现扁平足的状态,一般3-10岁会恢复正常,具有家庭遗传性。扁平足可做预防,如:脚底按摩、光脚走路等。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