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袁隆平爷爷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吊唁,现场时不时传来啜泣声。
更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送别袁爷爷。 (孩子们给袁老献花) (妈妈带孩子冒雨吊唁) 看到这一幕幕,Grace忍不住泪目,奉献一生只为了“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的袁隆平爷爷,才是孩子们真正该追的大明星。 反观前段时间,被央媒点名的粉丝为明星打投的“倒牛奶”事件,简直就像个荒诞的笑话,也让人格外心痛。 饭圈“杀猪盘”孩子们纷纷中招半月谈杂志曾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开展过调查,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2%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 孩子们心智没有发育成熟,为了给自己的“爱豆”应援,被平台和商家利用。 被央媒点名批评的《青春有你3》的“倒牛奶”事件,就是他们的杰作。 节目组和赞助商设定粉丝们可以购买赞助商的某款奶饮料,为自己的偶像投票,简称“奶票”。而投票二维码印在牛奶瓶盖里,粉丝们要想投票,必须打开牛奶。 于是,粉丝们买来大量牛奶,全部打开,喝不完,就只能雇人倒掉。 看到这样的画面,Grace心在滴血,我想如果袁老在世时也听闻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必然痛心疾首! 不仅为被倒掉的牛奶,还为这些价值观迷失的青少年。 更可怕的是,中小学生粉丝群,还是最容易在饭圈被PUA的对象! 其中最基本的操作,是大粉(俗称粉头)发布任务,接着由学生粉执行任务,上面提到的奶票就是一种任务。 如果没钱买不起怎么办?圈内人会用各种PUA言论道德绑架: 孩子们倘若分辨力不够,很容易就被层级森严的饭圈组织洗脑,做出极端举动。 15岁女孩找爸爸要5000块钱给偶像氪金未果后,直接吞了100粒药丸。 正是担心这些不理智的行为,很多父母不支持孩子追星,甚至看到孩子追星,就感觉如临大敌,亲子关系降到冰点。 我公众号的粉丝们,大部分孩子都不超过6岁,可能有不少爸爸妈妈觉得,孩子这么小,这事和咱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轮不到咱考虑。 但是Grace想说,即使孩子以后不追星,他也可能会追二次元、追盲盒,甚至其他我们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孩子“追星”只是表象,背后蕴含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的。 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能引导孩子正向追星,追值得追的「大明星」。 为什么孩子如此“痴迷”爱豆?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像个“永动机”一样,对爱豆的热情源源不断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起。 孩子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小宝宝,成长为有自己想法、并且有一定自我实现能力的人,期间至少要迈过6个阶段,如下表↓↓ 孩子10岁后,特别想要塑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独立人格,现实中他们能力不足,这时出现了一个“更有力量、更有胆识”的存在——明星/爱豆,拥有blingbiling的光环,正是他们幻想中的另一个“自己”。 撒贝宁曾在某档青少年脱裤秀节目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孩子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对生命的控制感。于是,爸爸妈妈可以不用这么焦躁了,我们知道追星是自我发展的一种行为表现。 不过即使了解这点,现实中常有两座“大山”挡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 第一座大山:孩子和父母不在一个频道上 爸爸妈妈常常无法理解和认同孩子为什么喜爱某个明星。 就像我们的父母,完全不理解周杰伦“口齿不清”的歌曲有什么值得听,我们也很难理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会喜欢画着眼线、打着粉底的精致男爱豆。 这背后是两代人审美观和价值观差异导致的冲突。 当父母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来批评孩子的偶像,“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常体会到一种受挫感,他们可能会强烈反抗,也可能鄙夷父母的审美来自我安慰。 第二座大山:孩子追星背后,藏着更深的原因 曾经一个妈妈带着女儿来找Grace,她说发现女儿迷上某个男明星,零花钱全花在买他的海报、代言的产品,平时和别人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她竟然说要去给爱豆接机,还要爸爸妈妈给钱去看明星的演唱会,母女间三天两头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女儿「疯狂」的表现,让妈妈觉得害怕,担心她马上就要偏离正轨了。 后来,我和小姑娘好好地聊了聊,发现她一直对自己外表非常不自信,她曾迷恋过一个女爱豆,但是知道那个女爱豆整容后就不喜欢她了,转而追求那些不怎么修饰、从小就美美帅帅的团体偶像。 妈妈只是看到了“追星”这个表面的行为,但是没有看到孩子深层的自卑心理,没有解决孩子深层心理问题,只是揪着追星行为去矫正,孩子必然会非常抵触。 怎么引导让孩子学会理智追星?当和孩子爆发激烈冲突后,很多父母都会放下身段,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喜好、深入孩子内心。可是常常发现,即使移走了这两座大山,还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 父母怎么做,才能引导孩子理智追星的同时,又不破坏亲子关系呢? Grace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支3招,宝宝没有上学的爸爸妈妈也要提前学起来哦。 第一招:创造宽松氛围,让孩子在你眼皮底下追爱豆 很多家长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看到孩子追星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就忍不住吐槽,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于是转向“地下”工作: 晚上躲在被窝里给爱豆控评; 把买教材和吃饭的钱,悄悄攒起来买明星周边; ....... 任何事情,只要孩子选择偷偷地做,就可能会失控。我家跳妞也追星,我选择同欣赏、不干预、适当控制。 她是美国歌手霉霉的忠实粉丝,每个月她都会花一些零花钱买霉霉的歌,我知道后,特地每个月拨出一小部分预算给她买歌。 跳妞说想攒钱去看霉霉演唱会,我肯定她的想法,也表达我的担心,我和她说:“这个演唱会离你有点远,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去,但是我知道你特别想去,我觉得让你姨妈姨夫(她在美国住在姨妈家)陪着你去我会更放心,姨妈姨夫的演唱会门票由妈妈来出,我去他们沟通好吗?” 跳妞听了我的担忧以后,说:“妈妈,我想自己先和姨妈姨夫沟通,如果他们不同意再由你出面。” 第二招:引导思考,培养孩子独立价值观 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的孩子,至少不会成为所谓的“脑残粉”。 而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在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爸爸妈妈只要多做一点点就好了。 举个例子,跳妞喜欢霉霉,我会多花几分钟和她进行深度沟通:“为什么你喜欢霉霉,而不是其他歌手;除了喜欢霉霉的歌,你还欣赏她身上什么特质......” 这样子既拉近亲子关系,又引导她思考,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像来找我咨询的那对母女,女孩话少胆子小,可一说到自己的偶像,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和平时沉默寡言的形象大相径庭。 妈妈完全可以和孩子多多交流她的偶像,让孩子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喜爱,甚至可以为孩子组织粉丝小聚会,一起为偶像做公益等有意义的事。这些都能有助于帮孩子摆脱自卑,找到自己的价值。 第三招:暗度陈仓,乘机发展潜力小牛娃 很多孩子区分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那个人,父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孩子认清楚自己的兴趣点,进而再影响孩子。 从心理角度出发,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有的孩子喜欢偶像,是因为自己就喜欢唱歌跳舞,他喜欢某位明星或偶像的动力,来自于直接兴趣。张艺兴就是这类代表,他从小视林俊杰为偶像,长大后把自己塑造成了当今的唱跳能人。 (小时候的张艺兴和偶像林俊杰) 这种孩子目标很明确且有主见,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在专业上学习偶像。 还有一种孩子,他们并不喜欢音乐,纯粹就是因为喜欢某个偶像,可能这个偶像某个方面的特点,正好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对这样的孩子,父母更需要和他们保持沟通,说不定还能把间接兴趣转变为直接兴趣。 有一个女孩读高中时就喜欢上歌手刘惜君,为了帮偶像宣传专辑,她自学视频制作、音频制作和配音,拥有了这些技能,在大三时她成功签约了陕西一家电台主持人,还成功保研到中国传媒大学,最后真的和偶像同台! 第四招:拓宽视野,引导孩子追寻内在“真善美” 上面提到的几招,侧重点都是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 而Grace觉得,最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不仅仅做个在舞台上闪闪发亮的明星/偶像才是有价值的,才是让人喜爱的。 像袁隆平爷爷、吴孟超爷爷这些为了天下人身先士卒的人,在疫情期间克服恐惧、不惧个人安危上前线的医护人员,在平凡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人,都是大明星,有了他们,社会才更变得更美好,我们才拥有舒适的生活。 今天这样的日子,不妨让我们好好和孩子说说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告诉孩子我们今天能吃饱饭来之不易,是袁爷爷和像他一样的研究人员,几十年天天在稻田里风吹日晒才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每一粒粮食,才能不辜负他老人家~ 愿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
相关资讯
- 与孩子沟通的好方法 教你怎么和孩子沟通
- 认真听孩子说话。 家长想要和孩子好好沟通,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孩子说话时,应该认真的看着孩子,仔细的听他说完,尊重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与家长沟通。 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笑他 当孩子…
- “妈妈,有人欺负我!”:父母的这个做法,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 前两天,朋友圈里的宝妈发了一张照片,特写她家大宝的脑门子,青肿一片。配文:小屁孩! 一问,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争执之下推搡起来,虽说不是实打实的“干架”,但最终两个小朋友脸上都挂了彩。 这不是…
-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你的回答很重要!
- 生活中,你跟孩子讨论过“死亡”的问题吗?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必经阶段,但是在大部分父母眼中,“死亡”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前两天,蛋蛋一个同学家中养的小猫去世了,他回来就问我: 妈妈,死是什么呀?我…
- 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孩子叛逆期的4种类型以及相处建议
- 孩子的叛逆期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一、溺爱型逆反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会选择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论做了什么,别人都会顺从,从而变得自私、蛮横。当…
- 孩子上学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成绩越来越差正确教导孩子方式
- 和孩子沟通谈心 当孩子和老师、同学或父母关系不好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孩子会生活在紧张、焦虑、烦躁之中,导致出现更多问题。多和孩子沟通谈心,会改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让孩子对学习更有信心,从而提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