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生活百科 > 正文

防止手机辐射污染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1-11-29 12: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0
无论是选择住处还是选择玩耍的地方,都最好远离变电厂和高压电的附近,核能厂更是不能多靠近,那居家生活中如何有效防辐射污染呢?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脑辐射消除器,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另外生活中要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

防止手机辐射污染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无论是选择住处还是选择玩耍的地方,都最好远离变电厂和高压电的附近,核能厂更是不能多靠近,那居家生活中如何有效防辐射污染呢?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脑辐射消除器,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另外生活中要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防止手机辐射污染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吧?

手机辐射并不存在安全距离,因为手机对人体本来就没有危害。不过睡觉时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2米以外的地方。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通信时所发出的电磁波属于微波,通常情况下频率在 800MHz~2100MHz之间的几个波段。根据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的定义,微波是频率在0.3G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为1毫米到1米。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微波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从雷达到微波炉,从电脑显示器到电视信号都是微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正在信息技术、通信、医疗、军事、测绘、勘探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常见的手机通信协议有GMS、CDMA和WCDMA等,它们的微波频段分布较广,而且全世界各地的设定都不一样。常见的有800MHz、 900MHz、1800MHz、1900MHz和2100MHz等,远远低于可产生游离效应的电磁辐射频率下限(约为30GHz),而且一般手机的发生功率都不会超过2瓦,这是极其微弱的,要知道一般家用微波炉的功率可以高达2000瓦。当然,现在很的很多手机还支持蓝牙和802.11的协议,这些协议所利用的波段也都属于微波。蓝牙的辐射频率为2.4GHz~2.48GHz,802.11协议通常有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比普通GSM信号的频率高,但这些微波的发射的能量极低(几毫瓦),不可能对人体有害。一些手机还支持红外协议,其原理和电视遥控器是一样的。可以确信的是,无论今后手机上有任何新的通信协议问世,只要使用的电磁波频段在微波的泛围内,就对人体完全无害,这是手机自身功率的限制所决定的。

以上是漂亮女人街小编介绍的防止手机辐射污染的安全距离是多少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室内辐射污染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环境污染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资讯

土壤资源的现状
土壤问题离你我并不遥远,没有健康的土壤,地球上的生命则不可持续,土壤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土壤储存和过滤水,改善粮食安全,土壤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漂亮女人街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苹果系统漏洞是真的吗
苹果系统漏洞是真的吗?除了苹果发布的最新版本操作系统,此前的所有版本的iOS或OS X都存在共同的安全漏洞,只要你发送一条默认的iMessage信息,黑客就可以侵入你的设备。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哪些基本注意事项?一起和漂
哪些地区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每年的夏天,台风总会不甘落后地登陆各大沿海城市,狠狠地刷一把存在感。让很多沿海城市的人们对其台风是深恶痛绝,那么哪些地区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漂亮女人街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台风82个,北半球
农村便民服务当前存在问题
农村便民服务在方便群众、改善服务等方面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便民作用的发挥,下面就一起随漂亮女人街小编来了解一下农村便民服务当前存在问题吧。一是宣传发
蠕虫病毒会盗号吗
蠕虫病毒主要的破坏方式是大量的复制自身,然后在网络中传播,严重的占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最终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使用户不能通过网络进行正常的工作。那么,蠕虫病毒会盗号吗?小编了解到,蠕虫病毒如果与黑客联合
酸雾废气排放标准
酸雾,通常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 μ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其中包括硫酸、硝酸、盐酸等无机酸和甲酸、乙酸、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