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生活百科 > 正文

给孩子喂药易陷入误区,这样很危险

发布时间:2022-01-09 10:11 来源:互联网 点击:0
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焦急万分,如何给宝宝喂药成为爸爸妈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似乎家家各有奇招,有些家长给孩子喂药易陷入误区,这样很危险。 儿童用药的误区-误区一:普通感冒、腹泻时滥用抗菌药(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菌药无效。如伴有发热、痰黄、白细胞增多,可选用抗菌药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焦急万分,如何给宝宝喂药成为爸爸妈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似乎家家各有奇招,有些家长给孩子喂药易陷入误区,这样很危险。

给孩子喂药易陷入误区,这样很危险

儿童用药的误区

-误区一:普通感冒、腹泻时滥用抗菌药(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

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菌药无效。如伴有发热、痰黄、白细胞增多,可选用抗菌药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6个月到2岁的婴儿在每年的8-11月间,易发生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抗菌药亦无效。

-误区二:滥用退热药

一方面是退热品种选择错误,如选用安乃近、含有非那西丁及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应选择非处方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另一方面,一见发热就用退热药,其结果可能掩盖了病情,降低抵抗力,小儿发热不超过38℃,一般不用退烧药,可采取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

-误区三:滥用抗感冒药

不根据感冒症状对症用药和重复用药,是两大主要表现。

-误区四:滥用激素

糖皮质激素应用时应有以下适应症:中毒症状明显、严重喘憋、伴有脑水肿、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还需要与足量抗生素同用。

-误区五:滥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很多家长认为,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营养品,多吃无妨。殊不知,此类药应用过多,也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如大量应用维生素A(每天不能超过4000~6000单位)、维生素D(每天不能超过200~400单位),会引起中毒。锌、铁也不能过量应用。

-误区六:滥用中成药

小儿感冒不根据证候,千篇一律地用羚翘解毒丸、感冒清热冲剂,有害无益。感冒应按中医理论,区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不同证候,应用不同中成药。

-误区七:不适当配伍

有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比较常见的有阿司匹林与红霉素、红霉素与开瑞坦、吗丁啉与颠茄等。

-误区八:小儿用成人药

上文中已表述过原因,因此去痛片、感冒通、氧氟沙星、安乃近、复方甘草片均不应给小儿服用,尤其是一些成人应用的缓释片、控释片,更不应分割开给小儿应用。

-误区九:乱用饮料送药

某些中成药气味苦涩,家长习惯用饮料送服,然而饮料中可能含铁、钙等元素,可与中药发生沉淀,影响药效。应以温开水送服为宜。

-误区十:剂量不准确

由于市场上的药物缺乏儿童剂型,很多处方药说明书都写成“儿童酌减”或“12岁以下儿童服1/6”等,其实并不妥当,应按公斤体重加以计算。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有的喂药方式不但不能顺利喂药,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家长们一定要避免。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漂亮女人街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资讯

如何正确的处理割伤
生活中意外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意外,下面漂亮女人街给大家讲讲刀伤的急救技巧有哪些以及如何正确的处理割伤,请各位认真阅读下文。如何正确的处理割伤?小编总结如下:1、当伤口很深,流
行程卡可以填别人的手机号吗
行程卡是用的比较频繁的一个出行凭证,它可以显示14天去过的地区,进行行程追踪,起到很不错的监测作用,有利于疫情防控。行程卡一般只能用本人的手机号进行验证查询,是不可以用别人的手机号的。行程卡可以填别人的
孕妇汞中毒会遗传吗
金属汞也叫水银,不溶于水,但能蒸发到空气中,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侵入人体。皮肤吸收量很少,但皮肤破损及溃烂时吸收量较多。汞在消化道基本不吸收,因此很少量的汞进入消化道一般不至于引起急性中毒。急性汞中毒一
消字灵的作用
碳素笔写出来的字是黑色的,碳素笔芯是由石墨制作的,那么碳素笔油有毒吗?碳素笔油是对身体没有危害的,不过碳素笔在使用中的字迹是很难清除掉的,针对这种情况市面上推出了一款消字灵,可以有效的修改碳素笔字迹,
什么是房屋产权纠纷
什么是房屋产权纠纷?欢迎大家来漂亮女人街学习财产纠纷安全小知识,今天我们要来认识这一问题,大家可以试着掌握一些怎样处理房屋产权纠纷等小知识,敬请收看。房地产纠纷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之间及他们相互之
农业杀菌剂有什么作用
农作物的许多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播的(种传病害),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调运频繁,供应渠道日益增多,危险性病虫草害传播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为了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控制种子带菌、杜绝危险性病害传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