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生活百科(2) > 正文

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1-31 10: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0
腹泻多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果是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 ◆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之过敏引起1.麦类过敏所致:根本的治疗是停用所有含麦类的食品。初期应给与含果糖与葡萄糖的食物及脱脂牛奶。待病情好转逐渐增加蛋白质食品,如豆浆、瘦牛肉、鱼、鸡肉等。以后酌情增加淀粉及脂肪食品

腹泻多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果是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

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

◆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之过敏引起

1.麦类过敏所致:

根本的治疗是停用所有含麦类的食品。初期应给与含果糖与葡萄糖的食物及脱脂牛奶。待病情好转逐渐增加蛋白质食品,如豆浆、瘦牛肉、鱼、鸡肉等。以后酌情增加淀粉及脂肪食品。如再次发生消化不良症状及腹泻,立即恢复初期食品。

2. 牛奶过敏所致:

从宝宝的食物中去除牛奶。由于羊奶和马奶也有交叉过敏反应,所以也不宜服用。如无母奶,可用豆奶、肉汤和酪蛋白水解物代替牛奶。也可改用代乳粉喂养,同时加辅食品,如蛋黄泥、菜泥、胡萝卜汁等,以后逐渐增加固体食品即可。

◆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之糖不耐受症

需从食物中去除不耐受的糖。对原发性不耐受糖的患儿,需长期限制糖,但随年龄增长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会有所改善,此时可适当添加一些牛奶、淀粉和糖。对继发性不耐受糖的患儿,限制糖仅是暂时的,经过数周或数月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婴儿慢性腹泻怎么办之菌群失调

需停用所有的抗菌素及皮质激素,然后补充肠道正常菌种,以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使正常菌种占据绝对优势。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等。市售的制剂有金双歧、培菲康、丽珠肠乐、妈咪爱、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等。除了内服用药外再配合外贴用药效果会更好,象丁桂儿脐贴、小儿敷脐止泻散都是针对小儿腹泻腹疼辅助治疗的外用药物。

◆婴儿慢性腹泻食疗

1、用蒸苹果给孩子食用,不仅可让孩子吃上一顿有营养的苹果餐,对缓解腹泻症状也会有不错疗效。由于苹果有健脾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

2、将新鲜马齿菜洗净切碎,加少许白面拌成糊状。平底锅或炒锅里稍放一点油,一次一汤勺菜糊,煎成菜饼。吃的时候,蘸放了醋的浓蒜汁吃。

3、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4、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去皮,洗净)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以上小编教您婴儿慢性腹泻如何应对的相关介绍,希望小编总结的这些小知识,可以对各位有经验的妈妈有帮助。如果你对婴幼儿腹泻不止怎么办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漂亮女人街婴幼儿腹泻安全常识栏目。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资讯

哪些情况不建议生三胎?
国家虽然现在鼓励大家生三胎,但是生三胎并不适合所有的家庭,还是需要量力而行的,那么以下这几种情况是不建议生三胎的,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生三胎其实需要考虑的方面还挺多的。 1、夫妻感情不合,家庭不稳
鼻炎多用滴鼻药水好不好
鼻炎多用滴鼻药水好不好?鼻炎是小儿常见的鼻部疾病,医生常常开些滴鼻的药水。目的有二,滴鼻药水中有抗生素或中药达到消炎或脱过敏作用,这类药水即使多滴些,对身体无多大妨碍。另一目的是用麻黄素使鼻粘膜血管收
常见的在线杀毒网站有哪些
在线杀毒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杀毒方式,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占电脑内存,而且卸载也方便,很适合电脑用户使用,那么,常见的在线杀毒网站有哪些呢?杀毒软件的功能与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漂亮女人街
对外arp攻击拦截在哪里
Arp攻击拦截具有很多种情况。其中最主要的情况就是对外arp的拦截。因此对外arp攻击拦截在哪里呢?知道对外arp拦截在哪里的问题的答案有哪些功效活着作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总结在了常见电脑黑客攻击类型与预防方法中。
宝宝咳嗽有痰家长应该怎么做
由于天气忽冷忽热,宝宝容易感冒,这样一来并且得不到及时控制更容易发烧、咳嗽,下面来看看宝宝咳嗽有痰家长应该怎么做吧?1.帮助宝宝除痰可以让宝宝仰卧在枕头上,头低脚高,令痰液容易排出。宝宝在痰咳出时,可能
食品安全谣言最多吗
“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低钠盐=夺命盐”“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这些与食品有关的谣言看起来有图有“真相”,在网络上和朋友圈内广泛传播,让不少人胆战心惊。那么食品安全谣言最多吗?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被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