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一个精密复杂的系统,有阻挡外界伤害(细菌感染,紫外线辐射等),调节体热,和调控体内营养物质和保持水分的作用。很多化学物质不能渗透过这个保护层,但是有些物质可以渗透并被我们吸收。这些物质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取决于渗透和被人体吸收的量,还有它们跟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肤的结构
皮肤有三层主要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又由多层细胞组成,最外面的角质层在决定皮肤渗透和身体防御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最外层的角质层较厚,是死去的皮肤细胞(主要是角质)和多种蜡状物质堆叠形成,保护人体免受外界潮湿,化学物质,紫外辐射和细菌感染的伤害。当角质层脱落的时候,其下面的细胞就会进行补充来保护角质层的完整性。
角质层下面有透明层(是半透明的,表皮较厚区域的第二层),颗粒层(合成角质蛋白),棘层和基底层(产生新的细胞以替代上层细胞)。这么多层细胞形成了我们的保护盾。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到底哪些物质可以渗透我们的皮肤,哪些物质可以真正被我们身体吸收。
渗透(Penetrating )和吸收(Absorbing)的真相
我们皮肤碰到的或者涂抹的东西并不都能被我们的身体完全吸收,否则,我们洗澡或者游泳的时候就要像海绵一样吸水膨胀了……手在水里泡久了之后皮肤会有“皱纹”,只是因为角质层的死细胞吸水后体积变大,并不是水渗进了皮肤。实际上,停留在角质层的水分在短时间内就会蒸发,而角质层会恢复正常。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渗透和吸收的区别
皮肤渗透是指物质从皮肤外面进入到角质层和基底层之间的情况。物质渗透皮肤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并未吸收此物质也不会受到影响。
·皮肤吸收: 当皮肤表面涂抹的物质穿透皮肤屏障进入血液时,才叫做经皮肤吸收。至于被吸收的物质会不会造成风险,是由它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决定的。有的物质可以被过滤排除,有的则会在体内积聚。
·物质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的速率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物质的化学组成,所接触皮肤的厚度(薄皮肤更易渗透),还有所接触皮肤的状态。
关于渗透和吸收的吓人网络传言
网上有很多吓人的数据声称我们的身体吸收了很多我们涂抹在皮肤上的物质。以下是一些比较有趣的说法:
以上的陈述有夸张和歪曲的成分。物质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它进入皮肤的可能性,其实主要是分子大小和溶解性在起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讨论一下在护肤和化妆品里面的化学物质。
化妆和护肤品的配方就是为了皮肤的表层设计的。涂抹的东西如果被吸收了,反而是一种浪费。护肤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如果不停留在皮肤表层,就不会发挥他们既定的作用。其实要让有效成分渗透进入皮肤表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护肤品的大部分的有效成分都不是脂质的所以无法融入皮肤,而且分子都太大了不能通过角质层。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一些产品需要加入渗透促进剂来将有效成分(比如维他命C,视黄醇)送达皮肤表层。
药贴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可溶于皮肤的药物小分子,使药物可以渗透皮肤然后被身体有效吸收。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护肤产品里面的成分能够被人体吸收,那么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吗?
其实吸收并不等于身体伤害。有些物质被我们吸收后,可以通过体液排出。对这些可吸收物质的安全测试包括:评估我们接触此物质的方式(皮肤接触或者口服)和时间,此物质的性质(分子大小,溶解性等),还有此物质跟人体的相互作用。
这些也是学术研究上面需要注意的重点。因为关于一种成分在喂食给研究对象后的反应研究可以用来推断喝下含有此成分的身体乳会发生什么情况,然而却给不了任何在皮肤涂抹此乳液后的情况预测。很多关于护肤品的吓人的报告所基于的学术研究都涉及喂食,可是参考价值在哪里?
确定一种被吸收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其实就是在做风险评估。一成分的毒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被吸收的量。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就是,如果我们生活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过量了,都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当一化学物质渗透我们的皮肤而且被吸收,它可能会被代谢转化,或者在体内积聚。
任何物质都有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量对于人体就是安全的,而高过就有危害。我们的身体可以将大部分物质分解并排出体外。此临界值表征着我们身体可以处理而且保持健康的量。
所以,当你看到一些看起来很惊悚的消息,比如说在尿液里面检测到某物质,就不要太担心了。一些物质能随尿液排出不代表它们危害健康,反而证实了你的身体运作正常,能够将此物质排出去。能排出的越快,该物质对你的健康影响就会越小。
总结
有时候把一些吓人的数据用让人信服的方式讲出来是很容易的,正是如此,我们在看到一些宣称唇膏/身体乳等会造成死亡的头条新闻的时候,需要想想其背后的动机。一些所谓的研究者是很容易将一些歪曲事实的关于吸收的论文发表出来,因为要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其错误还是要费力气的。其实事实是护肤品的成分能够渗透皮肤的量很小,更别提能被吸收进入人体的了。所以下次看到一些吓人的数据,请用更审慎的眼光来对待,看清楚资料来源而且分析其合理性。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