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验问答 > 正文

佛山养老保险交15年后每月拿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1-10-28 15:24 来源:互联网 点击:0
张先生,1972年7月出生,1996年7月1日开始参保,连续36年均按广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参保36年后,张先生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于2032年6月办理正常退休手续。 2006年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82元,假设,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均按5%的幅度增长,那么2031年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389元,因为张先生连续36年均按

  张先生,1972年7月出生,1996年7月1日开始参保,连续36年均按广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参保36年后,张先生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于2032年6月办理正常退休手续。

  2006年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82元,假设,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均按5%的幅度增长,那么2031年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389元,因为张先生连续36年均按广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所以其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1,到2032年6月止张先生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99974.91元,视同缴费账户金额是4850.74元,张先生的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如下:

  基础养老金=(7389 x 1 7389 ) ÷2×36×1%=2660.04 (元)

  过渡性养老金=4850.74÷120 36×4 100=284.42 (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99974.91÷139=719.25 (元)(未含利息)

  基本养老金=2660.04 284.42 719.25=3663.71 (元)

  则从2032年7月起,张先生每月可领取养老金3663.71元,基本养老金每年根据养老金调整的相关政策调整。

  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注: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时,a=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

  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时,a=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 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 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1993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1993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实际月缴费指数=本人月缴费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993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19元。

  2、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金额÷120 (其中 2006年7月1日后开始具有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除以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缴费年限津贴 100元

  其中:缴费年限津贴按累计缴费年限计算,每满一年计发4元的缴费年限津贴,不满1年的不计发。

  3、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资讯

香槟色山茶花花语 香槟色山茶花花语是什么
1、香槟色山茶花的花语是谦逊可爱,香槟色山茶花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品种,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第1次在广西南宁发现了香槟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有茶族皇后之称。2、红色山茶花的花语是天生丽质,山茶花具有傲
跳水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关于跳水的来源介绍
1、宋朝以前就出现一种跳水运动,当时叫“水秋千”。表演者借着“秋千”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之后,直接跳入水中。它动作惊险,姿态优美,类似现代的花样跳水。唐代赵璨的《因话录》记载:洪州(今南昌
立冬古诗词有哪些 立冬古诗词精选
1、《立冬即事二首》【宋】仇远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2、《立冬即事二首》【宋】仇远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3、《立冬》紫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思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原文及翻译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翻译: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2、原文:《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贝壳什么寓意 贝壳的寓意
1、紫贝壳代表了完美、坚贞不移的浪漫爱情,是爱的守护神,拥有紫贝壳的恋人也会得到神的眷顾而拥有浪漫爱情,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一辈子,来生依然能够相遇、相知、相许、永不分离。 2、扇贝和其他双壳贝类一样,象征
心花路放是什么意思 词语心花怒放什么意思
1、成语: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2、近义词: 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3、反义词: 黯然销魂、五内俱焚 4、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5、出处: 清·吴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