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食疗养生 > 正文

养阴补虚 秋季养生饮食经

发布时间:2019-11-03 15:10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立秋一过,秋季养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科养阴”,秋季是人们调养身息,恢复脏器的好时机,下面我们来分享几种养生好习惯。 养生先养好习惯 养生的关键是好习惯,秋季养生讲究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从中医角度讲,“早睡以利养阴,

  立秋一过,秋季养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科养阴”,秋季是人们调养身息,恢复脏器的好时机,下面我们来分享几种养生好习惯。


  养生先养好习惯


  养生的关键是好习惯,秋季养生讲究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从中医角度讲,“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能够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好时节,但是你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你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性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泡酒,或者做粥是最简单的方式。爱感冒的人一般都是气虚,胃气不固,因此,进补这些还能起到预防感冒的功效。


  如果你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你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你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如果你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咳喘身肿,容易腹泻,尿清长,舌苔薄白就是阳虚体质。可以食用肉桂、羊肉、狗肉、生姜等。


  另外,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


  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此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但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不利于补虚。再者,饮食营养也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西洋参、鱼、猪瘦肉、海产品、豆制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


  因此,人们每日应适当多饮些白开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润脏腑。同时,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1、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炖服。有滋阴、补肾、润肺之功。


  2、黑芝麻15克,捣碎,和蜂蜜适量调服,可以滋阴润燥。


  3、瓜蒌根60克、首乌60克,粳米200克,共煮为粥,分次食用,可以滋阴润燥。


  此外,可吃些雪梨、鸭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吃可滋阴。也可服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龟苓膏等滋阴润肺之品,均能防燥。


  在“秋老虎”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容易放松对寒凉的警惕性。特别是在夜晚,可能上半夜时还是闷热难当,但下半夜或凌晨时就有可能转凉,因此,早晚要注意加衣,不要赤膊露体,防止受寒。

相关专题: 药膳饮食

相关资讯

家常美食菜谱有哪些? 莲藕胡萝卜煲章鱼
又称石居、八爪鱼、坐蛸、石吸、望潮、死牛,章鱼有8个腕足,有些章鱼有相当发达的大脑,长期以来人们视章鱼为佳肴。章鱼干100克、莲藕300克、胡萝卜150克、红枣5粒、陈皮1片;盐适量。章鱼干以清水泡软后冲洗干净,切小…
狂吃肉猛减肥正确吗?秋季瘦身食谱还你好身材
猪腿肉100克、盐和胡椒粉少许、面粉适量、蛋液适量、面包糠1勺、意大利脱脂干酪2勺、橄榄油适量。 2、然后依次地用面粉、蛋液蘸满腌制好的猪腿肉,将猪腿肉放到油中炸至金黄即可。鸡腿肉1块、橄榄油1勺、洋葱片1/4个…
秋季不妨试试苹果减肥法 秋季减肥要注意控制主食
秋季的几个减肥方法推荐1、桑拿减肥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大量排汗消除皮下脏物时,这种物质只作用于人体吸收脂肪的重要部位小肠,这种被誉为脂肪杀手的特效成分能使摄取的脂肪和多糖减少40%-60%。再加上粗盐可以软化…
冬季进补瘦身食谱有哪些?5款食谱冬季进补瘦身全搞定
冬季进补瘦身食谱1、黑木耳红枣汤材料:黑木耳、红枣、白糖做法:1、将黑木耳清洗干净撕成小块备用,红枣洗净去核;2、将准备好的红枣、黑木耳放入砂锅中,锅内加入适量水、白糖同煮1小时即可食用。2、滋补香梨瘦肉汤材料…
减肥可以喝什么有效?秋季减肥推荐中药减肥茶
一、喝中药与乌龙茶搭配瘦身1、每天冲泡乌龙茶。禁食日可喝点酸奶等。二、纯中药瘦身茶搭配配方1、药材:薏仁、黄耆、茯苓2、薏仁:因为性质温和效果不快,多半搭配其他药材或食物食用。补中益气,本身没有降脂作用,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