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谁让孩子做恶梦?

发布时间:2018-02-19 14:42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最近,我让学生在周记里写写自己的梦,没想到三十多个学生竟有二十多个写的是恶梦:打架、被追、挨训、落水、被狗咬、看见或遭遇车祸、魔鬼找来等等。我随后对学生进一步调查了解,意外地发现,这些乡村少年竟然经常做恶梦,有的梦还真有点恐怖。孩
最近,我让学生在周记里写写自己的梦,没想到三十多个学生竟有二十多个写的是恶梦:打架、被追、挨训、落水、被狗咬、看见或遭遇车祸、魔鬼找来等等。我随后对学生进一步调查了解,意外地发现,这些乡村少年竟然经常做恶梦,有的梦还真有点恐怖。孩子们对那些梦似乎也不很在意,但恶梦很清楚地反映出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应该引起关注的健康问题。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外因的刺激对人们做梦有很大的影响。而对小学生来说,白天的经历就是他们做梦的外因。这一天在学校受到批评,或者在家里挨了打,或者受了同学的欺负、嘲笑而感到委屈,往往又得不到安慰,在情绪压抑的状态下入梦,就不可避免地要做恶梦。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尽量注意孩子们的情绪,不要做伤害孩子的事。如果一时冲动做了对孩子情绪不利的事,应该及时补偿,让孩子每天都有一个倾诉的机会,释放心中的压力,让学生放学时能够愉快地离开校园,而且能平静地进入梦乡。否则,孩子做了恶梦,又会影响明天的心情。   有的家长和教师过分地强调安全,处处设防处处限制,弄得小学生无所适从,无异于向小学生灌输不安全意识。现在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外出是严格限制,不少小学生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外出,晚上更连自家房门也不敢轻易迈出一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胆小鬼”越来越多。明月之夜已很难看到村里有孩子们愉快地游戏,也不再听到时时荡漾在树梢、在夜空的天真笑声了。我向学生谈起我小时候常和伙伴们一起到村外野地树林捉迷藏,他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我问他们:“怕什么呢?”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就是怕。   安全教育不应该是“恐怖教育”,不要吓唬孩子,而是要教给孩子们掌握一些应对意外的办法,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一切。   现在的影视节目对孩子的梦也有很大影响。相当多的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他们在户外做游戏的时间。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父母都很年轻,比较喜欢看一些刺激惊险的节目,孩子感到害怕了,这些父母反而觉得好玩。孩子在惊魂未定中入睡,就自然而然地把刚看到的可怕情节带入梦中。更有甚者,有些年轻父母经常自己播放一些鬼怪片光盘睡前看,引得孩子也欲罢不能。建议家长让孩子在睡前一小时不看电视或者只看内容比较轻松的节目,也可以让孩子看一会儿图书,放松一会儿再睡。   课业负担也是小学生做恶梦的一个诱因。现在相当多的农村小学还没有为学生“减负”,有的教师几乎把所有的课外时间都塞满各种各样的作业让小学生拼命地写。而且有不少家长出于望子成龙的期盼,也时时对孩子有意无意地施压。   作业写不完或者没写好,即使不挨训学生心里也不会轻松,自然就有了无形的压力。这样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被作业束缚了,就感受不到快乐,精神不舒展,总有一种想发泄的欲望,这种情绪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就只有在梦里流露了。   农村小学生生活范围太狭窄,接触的有意义东西太少,想像能力较弱,不可知感就显得较突出。当前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还很有势力,小学生往往就在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下,常常心怀恐惧,有时就会把莫名其妙的恐惧念头带进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也可以使学生离恶梦远一点。   有些教师或家长过分地夸大社会阴暗面,使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孩子对未来总有一种潜在的畏惧意识。这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不敢面对未来,未来似乎特别神秘而且有点可怕,这种思想难免不会潜入他们的梦中,造成某种恐怖气氛。所以,作为教师或家长少在孩子面前对社会大发牢骚,注意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社会现实及未来,让孩子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向往,不要使他们害怕未来甚至企图逃避现实和未来。他们关于未来的梦本来应该是奇妙而美好的。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是娇生惯养,孩子的承受能力较弱,稍有不顺心的事,就感到无比委屈,连做梦也会觉得难过。有的孩子在家里称王称霸,跟小朋友交往时自我意识较强,很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因此,做几回有暴力色彩的梦是勿庸置疑的。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尊重长辈,友好地与人相处,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少年儿童时期也正是梦最美最纯真的时期,可我们的孩子却做起了让他们挥之不去的恶梦,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几分天真和快乐。这难道不是“大人们”造成的吗?难道我们不该帮助他们赶快把恶梦驱除吗?
相关专题: 青春期心理

相关资讯

积极运动驱走节日综合症
白领:节后害怕上班 “反正对上班有说不清的恐惧,也不爱说话,真不想上班了。”一公司白领王小姐诉苦。春节期间,王小姐虽然没有怎么“走亲访友“,但她借了一堆日剧韩剧光碟,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电视、睡觉,过着悠…
六种心理暗示 偷走好心情
不管你在追求什么,其实你最终想要追求的都只是快乐!但最终决定你是否能得到快乐的并不在于你是否追求到了你想要的东西,而在于你是否了解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并去根除这些导致自己不快乐的根源! 六种心理暗示 偷走…
孩子孤独症有哪些常见表现?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在1到3岁时能够文静一点,不希望他们太过闹腾,从而使自己能够省点心。然而,孩子太过文静并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是孤独症在作祟。其实,现实中有很多孩子从小听话、乖巧,不爱哭闹,最后却被诊断…
交心,让孩子的心灵感受阳光
“现在,很多家长遇到和孩子的交流沟通问题,或者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会主动带着他们来做心理咨询。”福建省红十字会心理援助中心主任罗胜发说,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怎样才…
网络女孩子的心理
网络女孩子的心理 在网络上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在生活 当中低调而平凡,但却乐于把自己性感裸露的照片贴在网络上供人评论,她们自得其乐却并不追求商业回报。很多人对于她们贴图的心态感到好奇和不解,于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