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哭与笑心理健康的最好体操

发布时间:2019-04-20 05:5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人类是血肉之躯,是有感情的,哭与笑则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情绪表达的状态,并且这些感情的表达与日常生活 紧密相关,哭和笑对于人的情绪发泄,心理的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1.笑的作用笑是一个人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

人类是血肉之躯,是有感情的,哭与笑则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情绪表达的状态,并且这些感情的表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哭和笑对于人的情绪发泄,心理的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1.笑的作用笑是一个人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ro勺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大凡长寿的人,几乎都是平生喜笑、乐观豁达者。中医认为“气顺无病”,笑能使真气周流,气血调和,笑可使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笑有益于健康,可使人延年益寿,笑也能治病。我国药王孙思邀说过“长乐寿自高”。笑是一种运动,当你微笑时可以牵动面部表情肌使面部气血调和,当你开怀大笑时可以促使身体许多肌肉参与活动,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机体不适。笑主要有以下功能:

(l)笑有锻炼肌肉的作用。在笑的过程中,能活动面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肩部以及四肢的肌肉、关节、韧带,起到有益的锻炼和放松作用。

(2)笑能缓解疲劳。笑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驱除紧张和疲劳。生理学认为,笑是心理健康的最好体操,大笑时,骨骼肌反复收缩,笑后的一段时间内则处于松弛状态,从而达到释放多余能量的目的。笑可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而感到轻松、安定,并能改善睡眠状态。

(3)笑有益于心肺等内脏的功能。笑的过程就牵动隔肌上下振动与腹肌的收缩运动,对内脏各器官形成一个推压、按摩的作用。笑还能加强心脏的功能,增加心脏射血量,使血液循环加快:笑又可使呼吸功能增强、肺容最增大、进气量增多,有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笑还能促进痰液的排出,清洁呼吸道。发笑时胃体积缩小,胃壁的张力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消化活动加强,从而促进了食欲。

(4)笑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笑还能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人在笑时,脑中会产生儿茶酚氨等激素,它们可使体内分泌镇痛止疼的吗啡。

(5)笑能美容。笑可称为一种面部美容操,笑能牵动面部的笑肌运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营养状况得到改苦,从而使人容光焕发,青春常驻,因此常说“笑一笑,十年少”。

(6)笑能减轻不良清绪。笑能消除紧张,减轻精神压力,驱散忧郁,有助于克服羞怯情绪、困窘的感觉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并且有助于增加人们之间的交际和友谊,使人对往日的不幸变得淡漠,而产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现代医学心理研究表明,笑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调节心率,从而解除烦恼和抑郁感。一次大笑,可以使隔肌、胸腔、心脏、肝和肺等器官受到锻炼。笑声的一次突然迸发,可以使一个人的脉搏跳动从每分钟60次增加到120次。一旦笑声停止,人体的肌肉就会比开始笑时放松得多,心跳和血压也会低于正常水平,这些都是解除紧张的特征。

2.哭的作用哭通常被认为是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强的表现。其实哭同样对人体健康有益处。哭通常伴随着眼泪,眼泪分为保护性眼泪、反射性眼泪、情绪性眼泪。情绪性眼泪是心理反应最常见的眼泪。

哭泣可以将因悲伤而产生的皮质激素和催乳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同时,将聚积的能量宣泄出体外,达到平衡的目的,称之为排毒(排毒不仅仅是通过粪便才能进行,凡是能够将体内垃圾带出体外的途径都可以利用,如出汗、呕吐、喷嚏、射*、矢气、流涕、咳痰、行经、脚气等等)。遇到悲伤的事,能哭泣流泪的人与独自生闷气、把悲伤埋在心里的人相比,得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的几率低得多。所以,在悲伤的时候,不妨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泣之后,对健康反而有好处。

相关专题: 心理健康

相关资讯

高考失利考生的7招心理保健
每年高考,报考的人多录取的人数有限,必然有大批考生落榜。古今中外,历来如此。但是,高考发榜后,总会有一些考生因为落榜而不能正确对待,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些人失望、悔恨、忧虑、沮丧、悲伤,甚至寝食不安…
如何正确处理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
身为“房奴”应该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身为“房奴”应该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身为“房奴”应该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高额的房贷让“房奴”小心翼翼地生活 ,不敢乱花一分钱。压力令“房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实“房奴”不妨试用以下几个妙招减压: 房屋分租 …
独特按摩法帮你赶走抑郁症
抑郁症是现代人常见的精神疾病,经常点揉膻中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病症。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每点揉一分钟…
“成人多动症”更容易自杀?
说到“多动症”,一般人还是认为这是个孩子的毛病,家长们虽然关注,但也是怕孩子学业受到影响,内心中多半还期盼着孩子快点儿长大,病情自然就能缓解。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池霞说,现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