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情感 > 恋爱宝典 > 正文

同性恋会传染吗?

发布时间:2019-05-29 03:56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为什么会有同性恋?同性恋倾向是否会通过父母,通过家庭教育,向下一代传播呢?被同性恋家庭抚养长大的子女,是否更有可能是同性恋呢? 在6月26日,也是美国同性恋者发动反对政府压迫的“石墙暴动”的46周年前夕,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决美国宪法保障同性婚

同性恋会传染吗?

  为什么会有同性恋?同性恋倾向是否会通过父母,通过家庭教育,向下一代传播呢?被同性恋家庭抚养长大的子女,是否更有可能是同性恋呢?

  在6月26日,也是美国同性恋者发动反对政府压迫的“石墙暴动”的46周年前夕,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决美国宪法保障同性婚姻的权利。就此,美国成为了第21个,也是人口最多的全面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国家。这项历史性的裁决,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笔者听到了许多反对合法化同性恋婚姻的理由。其中一条是:合法化同性婚姻,不仅是从法律上支持同性婚姻,实际上也是一种政府全面支持和保护同性关系、同性家庭的象征。而支持同性恋可以导致同性恋倾向广泛地传播开来,让本来的异性恋人群“变成”同性恋。这一条理由并非仅仅是国内讨论的议题而已。它也被写在了许多国家的法律中。

  比如说俄罗斯的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分发关于“非传统的性关系”的宣传材料。这些材料被定义为“用以导致未成年人形成非传统的性倾向,被非传统的性关系所吸引”等等的材料。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立法者相信同性恋相关(包括同性恋平权运动,同性恋知识)的材料可以改变未成年人的性倾向,并且因此对他们有害。 首先,说“同性恋倾向”会传染,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道德判断,即认为同性恋倾向是疾病,或者至少是不好的。君不见亲友们强迫同性恋者和异性结婚、生育的时候,没有人说“异性恋倾向传染”。不过笔者希望暂时先讨论一个科学话题,即同性恋倾向是否可以通过后天的社会接触获得。

  许多人说:“当然啊!”诚然,伴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我们似乎觉得身边的同性恋者也越来越多了。盖洛普(Gallup)的调查不定期地询问受访者:“你是否有任何朋友、亲属或者工作伙伴亲身告诉过你他们是同性恋么?”历史数据显示,在1985年,有24%的受访美国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到了1998年,给予肯定答复的比率提升到了37%。到了2009年,这个比率是58%。而到了2013年,这个比率是75%。而根据皮尤社(Pew Research)的调查,有87%的受访美国人称他们认识同性恋者。23%的受访者称他们认识“很多”同性恋者,44%称他们认识“一些”,而仅有19%称他们仅认识一两个同性恋者。

  也就是说,从观感而言,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人都会觉得身边的同性恋者突然多了起来。但是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世风日下、道德滑坡导致同性恋这种“传染病”不受控制地传播开来,还是因为社会更加包容和开放,使得同性恋者们更加愿意,也更加能够公开自己的性取向?

  限于篇幅,让我们考察一下三种常见的所谓“同性恋倾向传播途径”。第一种常见的所谓“传播途径”是透过青春期的同学、朋友关系传播。这种说法既常见于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跟同性恋者一起玩耍,也常见于同学、朋友之间认为青春期可以改变自己或者他人的性取向,所谓之“掰弯”或者“掰直”。由于这种说法的广泛性,不少研究者已经对这个说法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在此列举一例。在发表于2013年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研究者使用了《美国国家青少年健康长期研究》的数据。这份调查使用了一份有代表性的,7-12年级的青少年的样本,并且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详尽的跟踪研究。以这份研究数据为蓝本,研究者们使用电脑软件分析了将近一万五千名青少年的社交网络。

  这份社交网络分析显示,青少年发生*行为的概率和渴望恋情的概率均严重和周遭朋友的情况相关。身边每有一个朋友发生*行为,受调查者发生*行为的概率上升平均79%。同样的,身边每有一个朋友渴望恋情,受调查者渴望恋情的概率上升平均169%。虽然这是相关性研究,但是结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不难想象在社交网络里,我们无论是具体的*行为还是对恋情的渴望,或多或少受到朋友们的怂恿、劝诫或者别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愿意和有相似*行为经历、相似感情渴望的朋友交往。这都不令人意外,同时也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份样本的代表性。

  但是到了同性恋倾向这一问题,数据就十分有趣了。社交网络分析发现,青少年受到同性吸引的概率和身边的朋友是否受到同性吸引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相关性几乎为0,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者把这一万五千名青少年按照种族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结果发现,在拉美裔、非裔、亚裔等的青少年群体中,统统都没有发现任何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相关性几乎为0,相关性不显著)。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样本中受到同性吸引的青少年和不受到同性吸引的青少年互相抱团,互相隔离,因此没有“传染”的机会。社交网络分析显示,这份样本里并没有任何抱团的迹象。不同性倾向的青少年们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换言之,在这一则,以及多年来其他种种的研究中,我们都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同性恋倾向可以通过青春期的同学、朋友关系传播。

相关专题: 恋爱技巧

相关资讯

中年女人招架不住的七句情话 女人30如狼40如虎是真的么
不管女人在什么年龄段,女人就是女人,她始终都是存在着女人的特性的。就来看看中年女人招架不住的七句情话都有哪些?女人30如狼40如虎是真的么? 一、中年女人招架不住的七句情话 1、余生,一起走。 2、怎么觉得,…
三十岁的女人怎么追,恋爱咨询师:解锁信任
三十岁的女人一般都耐得住寂寞,看得穿伪装,识得出渣男。追小女生用的鲜花已经不能打动她,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热枕也将从青春期的峰值持续下降,但女人终归是女人,始终拥有者女人的共同特质:喜欢温暖、体贴、包…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有哪些 叛逆期的孩子应该怎样疏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中叛逆期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以及如何疏导叛逆期的孩子,下面就让…
女孩越打击你越喜欢你,吐槽是因为过分在意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孩不是因为喜欢你,那么她为什么要和你扯上关系来打击你?如果不是因为她脑子里想的全是你,那么她为什么对你的“缺点”如此针对?因为女孩越打击你越喜欢你,对你的吐槽都是由于过分在意。 1、…
青春期脸上为什么长痘痘 青春期脸上长痘痘如何消除
十几岁的年纪是每个人生命最蓬勃的年纪,热烈绚烂,朝气横溢,然而伴随着青春期的烦恼总是数不胜数,家长念叨,考试分数,还有逐渐发芽的生理期。而爱美的男孩女孩们到了青春期,脸上又为什么会长痘痘呢? 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