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家有男孩的四大教育原则

发布时间:2019-03-08 23:5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相关专题: 幼儿教育

相关资讯

父母绝对不能打6种孩子
打孩子行为侧面反映父母修养高低 教育孩子并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要看家庭传承的文化与习惯,当下的社会风气,父母自身的修养,孩子的个性与家庭亲密度等等。从统计学来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经济状况不良环境中长
“餐桌故事”能让孩子更懂事
家庭聚餐时,在餐桌上讲述“家庭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让他们与同龄人友好相处。如果这时候与孩子坦率地讨论一些负面事件,则会让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在面对逆境时有良好的适应性。 由马歇尔
当你的孩子早恋了 家长怎么做
早恋,已经是当今时代的普遍现象,如同吃饭和睡觉一样正常,正常到,如果谁家的孩子没早恋反而是不正常的程度了。经常听孩子们互相问,“今天你早恋了吗?”、“啊,你太笨了,怎么还没恋啊?再不恋就赶不上早恋这一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讲究技巧
儿童对性问题比较敏感,但又不愿多求教父母,很多少年儿童的性知识不是来自家长、学校,而是在与同伴的交流或者是从书刊影视中得来的。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性知识往往会带给孩子不正确的引导,而许多性心理障碍都植根于
正确对待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层面的问题关注度越来越大,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来说,青春期叛逆应该是人生在这一阶段最突出的心理现象。每一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对于现在已为人父母的中年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