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孩子不说真话就是撒谎吗

发布时间:2019-03-09 11:47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孩子说谎分有意和无意两种 无意说谎发生在儿童想象发展的时期,他们常常对未来事物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幻想,有时把幻想当现实,把某事物夸张到不真实的程度。这年龄的儿童记忆也不是很精确的,对抽象概念,如时间、方位等往往容易产生混淆,把将来当

孩子说谎分有意和无意两种

无意说谎发生在儿童想象发展的时期,他们常常对未来事物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幻想,有时把幻想当现实,把某事物夸张到不真实的程度。这年龄的儿童记忆也不是很精确的,对抽象概念,如时间、方位等往往容易产生混淆,把将来当过去。也可能由于对事物的不理解,而无意中说了谎。如一个小朋友的爷爷因病住进了医院,他却告诉别人说,他爷爷死了。这是一种想当然,以为住医院就是死了。显然,这是一种无意说谎。gt;gt;推荐阅读:为何宝宝爱撒谎?

有意说谎往往是成人不正确的做法所造成的孩子的被动行为。如孩子无意中碰坏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孩子承认了事实,但父母并不罢休,又是骂又是打,使孩子形成说谎可以逃脱责备或打骂的错误经验。

也有一种说谎是模仿成人行为的结果。成人有两类说谎:一是为应付某种生活情景而不得已为之的,如某人得了不治之症,却对高龄老母隐瞒病情。这对一个学前儿童来讲,是很难理解的。成人自己说谎,却要求孩子别说谎,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失去平衡,行为上失去标准,时间长了,孩子也会模仿着说谎。二是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也会造成孩子说谎。如有些父母经常漫不经心地向该子许下诺言,事后又没兑现,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在欺骗自己,于是他也欺骗父母或别人。

各年龄段宝宝说谎的特点:

2-3岁幼儿的“说谎”特点

“说谎”在3岁以下的幼儿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时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还是在说实话。孩子的那些无伤大雅的谎言可能源于活跃的想象力、健忘等原因。gt;gt;推荐阅读:谨慎对待孩子的谎言

3-4岁幼儿的说谎特点

这时的孩子,说话时会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讲不符合实际的假话。经研究,这些多半是为了实现某些愿望所致。初次说假话,经教育后一般就不会再发生。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孩子继续说假话。

4-6岁幼儿的说谎特点

这个时期的孩子因害怕受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恰当的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孩子分辨真实和想像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将影响他的一生。

由以上可知,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时也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年龄而论,视具体情况而论,这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具效果。当然,父母更要严以律己,为宝宝创造不撒谎的好环境。

相关专题: 幼儿教育

相关资讯

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1、瞧你那副蠢样。 2、你真让我感到羞愧。 3、你这样的孩子肯定没出息。 4、这孩子太不争气,脑瓜笨得要命。 5、我们家怎么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呀。 6、别参加比赛了,参加了也获不了奖
小孩子都应该去体验的三件大事情
下面一篇文章是关于小孩子都应该去体验的三件大事情。 一、亲近大自然 有些家长也常常跟我抱怨小孩子给他休息时间反倒不知道怎么玩了,无非是看看电视,上上网,打打游戏之类的。想当初我们小时候,生活 苦是苦点,
爸妈故意犯错 更有利孩子成长?
平时,家长对宝宝都是正面教育,避免自己犯错,旨在给宝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家长故意犯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父母“犯错”促成长 教育孩子可以不用一本正经,融入一些另类的方式,故意犯一些无
如此育儿 孩子不独立才怪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总有一天父母会离开孩子。因此,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训练一点也不能少。只有学会了生活 自理,孩子才能独立面对生活 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一味溺爱只会害了
和孩子谈谈性 并非那么难
很多家长都被孩子问到过“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问题的答案已经从过去的「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演变成了如今的「你是充话费送来的」。他们或者遮遮掩掩,总是回避谈及「性」这个话题。 在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