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宝宝总是爱打人怎么办 解读宝宝“暴力”的假象

发布时间:2019-06-09 02:20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最近有妈妈在网上讨论这样的问题:宝宝虽然才3岁左右,但是却有暴力倾向。不仅仅打同学还打妈妈。有妈妈还把自己被孩子“咬”的牙齿印子的图片晒了出来。各位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宝宝的这个情了。 小编想问:各位家长,你的宝宝是否也有以上有“暴力”的行为吗?家

最近有妈妈在网上讨论这样的问题:宝宝虽然才3岁左右,但是却有暴力倾向。不仅仅打同学还打妈妈。有妈妈还把自己被孩子“咬”的牙齿印子的图片晒了出来。各位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宝宝的这个情了。

小编想问:各位家长,你的宝宝是否也有以上有“暴力”的行为吗?家长是否知道孩子暴力有时候是假象?并不与孩子的心理出发点有关。阅读本文,你会更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宝宝总是爱打人怎么办 解读宝宝“暴力”的假象

假象一:不会使用正确的肢体动作

镜头:

午饭时间,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用餐,乐乐突然用力搂过身边小米的脖子,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吓得大声哭起来,乐乐有点困惑了,于是又用力把小米从胸前推开,小米被他这么一折腾,哭得更厉害了。乐乐看着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解读:

2~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因此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乐乐对同伴的“暴力行为”似乎毫无来由,其实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种喜爱的心情,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让阳阳产生了误解和害怕。

怎么帮孩子:

父母注意正确示范:

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

因此父母要注意:

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馈,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宝宝把妈妈打疼了,妈妈觉得好痛。”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小朋友交往了。

坚持一贯原则:

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你用同样的方法,能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最终他会明白,只要自己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

宝宝总是爱打人怎么办 解读宝宝“暴力”的假象

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做了让你尴尬的事情,你也要坚持这些规则。大多数家长都会理解你的处境,毕竟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如果有人对你侧目而视,或者说“你怎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之类的话,不要过多理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此种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告诉孩子这样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孩子意识到这样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决心,从而减少孩子的“暴力”行为。

代币法:

这种方法对孩子也很有吸引力。如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不骂人就发一个三角形,不打人就发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到一定的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如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次出游的机会......让孩子慢慢改掉打人等不恰当的行为。

假象二:不能有效地使用语言沟通

镜头:

老师带小朋友到游戏室玩。牧牧看中了一个小汽车,刚要去拿,被妞妞抢先拿到了,牧牧走上上去一把夺了过来。

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在骑车,牧牧也感到十分新奇,跃跃欲试。环顾一下四周,没有空闲的小车了,于是牧牧跟在一个小男孩车子后面跑了一会儿,小男孩停下车好奇地打量他,牧牧站住也看看他,突然伸出手,一把把他推下车自己骑了上去。小男孩哭着从地上爬起来,用脚踢牧牧。

宝宝总是爱打人怎么办 解读宝宝“暴力”的假象

解读:

牧牧的语言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迟缓,据他妈妈说,牧牧几个月前才刚刚开口说话。当自己有需求时,牧牧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只好直接付诸于行动:用动作替代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妞妞拿了他看中的小汽车,他不会用语言来解释他也想玩,于是上前一把夺了过来;看到别的孩子在骑车,他也无法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愿望,只好一把把别的孩子拉下来,语言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孩子“直接动手”。

怎么帮孩子:

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父母整天与宝宝在一起,对宝宝的需求最为敏感,在他没有语言表述之前就能对他的愿望有所了解并予以满足。可是当宝宝进入幼儿园后,他与同伴交往更多地要依赖于语言。

2~3岁是宝宝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减少由此造成的“暴力”行为。同时,由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往往会更多地依赖肢体语言来与同伴交往,父母也要强化孩子习得正确的肢体语言。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孩子的行为毁坏了别人的东西或弄得一团糟,他就应该帮忙整理好。如可以让他把打坏的玩具粘好,或整理好自己生气时扔得到处都是的积木、物品等。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惩罚,要让他知道这是暴力行为带来的必然后果,任何人弄坏东西都得这么办。你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要说“对不起”,要为错误付出代价。孩子起初也许不情愿,但最终他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转移注意:

这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很容易出现暴力行为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等以转移其注意。这些活动需要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他会很快忘记刚才的事情,把精力集中到眼前进行的活动上来。

宝宝总是爱打人怎么办 解读宝宝“暴力”的假象

强化法:

作为强化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其中包括情感。给孩子以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成为正负强化物来强化他们的行为。比如孩子对别人友好,家长可以表示赞赏,让他体验到愉快;

孩子攻击别人,家长则设法使他感到不愉快,改正以后则再消除不愉快的体验。这里的要点是使孩子能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方法也叫“情感矫正”,可以帮孩子逐渐建立规范的行为。

假象三:还不到与人分享的阶段

镜头:

小朋友们都坐在小椅子上玩桌面游戏,有的在开汽车,有的正在搭积木。奇奇手里正拿着一辆小汽车,他一个人玩了一会儿,看到另一个小朋友手里的车也很棒,就一把夺了过来。老师走过来劝说:“不可以,每个小朋友玩一辆小汽车。”奇奇只好放下手中的小汽车,转过身去,他又从临桌的小女孩手里抢过积木。

解读:

2~3岁的宝宝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与小朋友玩时,宝宝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宝宝甚至会抓咬别人。 此时的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分享”,既然没有分享的意识,自然就不会出现分享的行为了。

奇奇是家里的“小太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大人围着他转,他从小缺乏与同龄伙伴交往的经验,也缺乏分享意识。到了幼儿园后,他对幼儿园里的玩具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不让别的小朋友玩,于是就出现了频繁的抢夺行为。

宝宝总是爱打人怎么办 解读宝宝“暴力”的假象

怎么帮孩子:

培养分享意识:

父母在家要有意识地教育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并在家庭中利用、创设机会让宝宝发展分享行为:如在餐桌上,让宝宝为家人分食物;在小区的草坪上,带上宝宝的玩具让他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随着宝宝集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分享行为的发展,宝宝的不当行为会越来越少。

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

不要只在孩子犯错时,才注意他,同时,要尽量关注他表现好的时候。如孩子把秋千让给另一个一直等在旁边的孩子,这时要告诉孩子你为他感到骄傲。

让孩子明白,自我控制和解决冲突,比把别人推得老远更让人高兴,带来的结果也更好。在冰箱上或孩子卧室里贴一个特别的日历,当孩子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时,就给他贴上一张彩色贴画,作为奖励。

迅速做出反应:

当你看到孩子开始出现攻击行为时,尽量立刻做出反应。在孩子做错了事情时,立刻让他知道。可以把他带走,暂时隔离,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三四分钟就够了。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联系起来,明白如果自己打人或咬人,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但无论你有多生气,尽量不要对孩子喊叫或打他,或者说他是个坏孩子。

因为这只会教他在生气的时候动口或动手去攻击别人,而不能让他改正自己的行为。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镇静地把孩子拉开,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

及时和孩子谈谈:

等孩子冷静下来,你要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最好是在孩子心情平静但还没忘记整件事之前,就及时和他谈谈,理想的时间是在事情发生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告诉孩子有时候生气是很自然的,但不应该推人、打人、踢人或咬人。告诉他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发泄愤怒:找个球踢、用拳头打枕头、找大人调解。

所以,妈妈千万不要以暴力来解决宝宝的“暴力”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关专题: 儿童行为教育

相关资讯

宝宝为什么总喜欢把家里翻个“底朝天”
时常听到有妈妈在抱怨,带孩子太累了,如果有得选择的话,宁愿选择到外面工作,也不愿意在家带孩子。因为看似轻松的“保姆”工作,其实真的很累人。特别是在3岁之前的宝宝,特别喜欢探索,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很感兴
怎样让宝宝爱上英语 经验妈妈心得分享
最好的闺蜜在美国,她家的宝贝和我家毛蛋只差几个月,看到我俩在视屏里聊的热火朝天,两个小宝贝也不甘示弱,只不过美国宝贝时不时地就夹杂着几句英语,那时候,毛蛋大概有三四岁的样子,正是个人独立意识复苏,争强
孩子多大可以阅读绘本 该如何给宝宝选择合适的绘本
对于家长而言,在宝宝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就在思考,该如何对宝宝的智力进行一个正确的有益的引导。而其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孩子绘本阅读的发育。很多家长可能对此有很多疑问。这个宝宝的绘本阅读和
1岁半宝宝脾气大怎么办的妙招 一个比一个实用!
1岁是一个转折点,宝宝告别婴儿时期,进入幼儿时期。宝宝进入1岁以后,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不再是以前那个乖乖听话的小婴儿了,宝宝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的
四个方法“医治”爱耍赖皮的懒宝宝
有人说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也有人说孩子的性格好坏和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究竟哪个说法才正确呢?笔者认为,后者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都是家长给惯出来的。别看孩子小,其实聪明着呢?就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