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发布时间:2020-10-11 16:53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器”,似乎是中国家庭沿袭已久的传统家教方式。当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我们就出现这样的困惑: 对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 但这种观念如今还有多大的影响力?现在还有多少年轻家长仍把打骂作为教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器”,似乎是中国家庭沿袭已久的传统家教方式。当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我们就出现这样的困惑:对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但这种观念如今还有多大的影响力?现在还有多少年轻家长仍把打骂作为教育孩子的惯常手段?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说来也巧,就在最近一个月内,小编两次实况目睹父母打孩子。一次是在浦东某小区门口的花园内,一位5岁男孩在和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争抢玩具,父亲跑过来劝说,他却死也不肯放手,还急得哭了出来。父亲当即扇了他两巴掌:“看你还哭!看你还抢!”5岁男孩的父母都是暂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妈妈在小区门口摆缝纫摊,爸爸开辆小面包贩贩水果。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另一次是国庆长假期间在杭州龙井一家农家乐餐馆,老板娘正在忙进忙出,她3岁的女儿却在玩耍时不慎将一筐瓜子撒了一地。老板娘见状二话没说就打了女儿一记面颊。女孩哭得很伤心,不过很快又开心地去玩了。

  包括那位把儿子活活打死的酒鬼父亲,打孩子犹如都集中在外来务工人员等文化层次不高的家长身上?据小编多方了解,目前上海所谓的“白领家长”群体中,直接动粗手打孩子的情况确实很罕见,然而,有不少家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用另一种“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一位曾经招募幼儿参加“欢乐蹦蹦跳”节目的机构负责人向小编透露,每一次做节目,总会有一些腼腆的孩子不愿意上台,或上了台表现不佳。他们的家长往往会觉得在众家长面前丢了脸,于是节目结束后,经常能看到的场景是,父母(尤其是父亲)气呼呼地走在前面,孩子则哭丧着脸,一言不发地跟在后头。“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表达失望之情,以及漠视他(她)取得的成绩,有时比打更能伤害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咨询中心的罗老师对小编说。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后果很严重”,到底有多重?

  好爸妈育儿经分析,4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极为重要的心理建设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这一阶段的心理状况将直接决定孩子长大以后的自主能力强不强,探索精神有没有。对待这般大的孩子,不要说打,就连过多的约束都不行。很多成人具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四五岁时受到的打骂和约束太多,于是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到后来便永远失去了自信。

  打还会给孩子带来另一种巨大的心理创伤,“4岁的小不点老是挨1.7米的大个子暴打,会让他(她)觉得大人是多么恐怖。”为了逃避这种恐怖,人最终会走向“精神分裂”。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

  打孩子将会祸害他的一生甚至他的下一代。“信不信,打孩子的习惯会遗传”。有的家长通过自身经验,认为适当地打确实可以让孩子戒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吮手指。但心理学家表示,从表象上看靠打解决了问题,但这种痛苦的记忆会一直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不知哪一天会爆发出恶果。

  而实际上,要帮助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有很多种方法和技巧,完全可以替代打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宝宝学走路家长不宜操之过急

相关专题: 坏习惯教育

相关资讯

“看不惯离不开”的隔代教育,教你几招巧妙应对!
很多年轻父母往往难以兼顾孩子和工作,所以家里的长辈就义不容辞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 隔代教育在减轻养育孩子负担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一些矛盾。溺爱孩子、不科学喂养、过时的教育理念.....都让爸爸妈妈们感
别再说孩子胆小了,你会后悔的!
每个孩子出生并没有天才之说,只要没有先天性的身体及生理的缺陷。呱呱坠地的过程都是一样的,然而也没有天才和蠢材之分。甚至我会说每个孩子出生都是聪明的,天才只是天分的表现,发觉孩子的天分是父母的职责。 我
自信:宝宝的自信心如何在启蒙教育期间建立
对于婴儿期的宝宝来说, 自信心 的培养是建立在安全感之上的。3岁前的拥有宝宝良好的安全感,对宝宝今后性格养成和自信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宝宝的自信心如何在启蒙教育期间建立呢? 1、长时间、高质量地
孩子不吃亏,真的好吗?
近年来校园欺凌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样都会说“如果被打了就要打回去”。 可是这样一来,在学校里就多了一些“不肯吃亏”的孩子,他们看起来挺厉害,谁也不敢惹,但时间久了就
不同的教育风格,培育出不同性格的孩子
早在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发表了理论:一样的家庭可以分为4种类别的教育类型。 到了90年代,一项大型研究证实了以上的结论,研究者根据父母的教育风格就能预测出孩子的表现。 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