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产后护理 > 正文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19-03-16 18:33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相信大家都知道女性怀孕以后肚子里的胎儿是不断增大的,这时候就会对准妈妈的腰椎造成伤害,时间久了就比较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其实产后腰椎间盘突出是有方法预防的,如果您对具体的预防方法不是很清楚的话,建议您跟着相关专家往下看。希望每位

相信大家都知道女性怀孕以后肚子里的胎儿是不断增大的,这时候就会对准妈妈的腰椎造成伤害,时间久了就比较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其实产后腰椎间盘突出是有方法预防的,如果您对具体的预防方法不是很清楚的话,建议您跟着相关专家往下看。希望每位女性朋友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产后由于内分泌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骨关节及韧带都较松弛,对腰椎的约束以及坚固力量减弱,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新妈妈产后以养为主,很少活动,所以体重有所增加。腹部偏于肥胖,使腰部肌肉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

产后妈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1、避免睡软床——长期睡在软床上,人的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要改用硬床

2、保持合适的体重——过于肥胖的腹部,增加了腰部负荷。当然,身体也不能过于瘦弱。所以,体重适度最好。

3、加强锻炼——增强腰部肌肉。长期缺乏身体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不利于保护椎间盘。例如在睡觉前将腰部和臀部反复抬高呈弓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

4、避免持重——新妈妈刚经历生产,自己不要抬重物,动作不要过猛。拿东西时身体要靠近物体,避免闪腰。

注意事项

医院给予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予以牵引、按摩、理疗,严重者实施手术。

做好家庭护理: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 初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卧床休息3~4周。卧床休息并不是绝对卧而不动,这样对血液循环、运动系统会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在床上适当做锻炼腰肌的活动,对以后恢复极有帮助。并可用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腰部或做腰部热敷,以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增加腰部血运。

缓解期腰部保暖要做好:平常要特别注重腰部的保暖、防寒、防潮。反复搓腰也有利于减缓疼痛。

卧床休养:病情严重者要完全卧床,休息要充足。在卧床期间大、小便较为麻烦,采用便盆有时可引起或加重腰部不适。此时可鼓励新妈妈下床大、小便。去厕所时,可用拐杖或由他人搀扶,以减轻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大便时,最好用坐式马桶,以避免下蹲。即使需在床上使用便盆时,最好有一个可以支撑的物品,以使臀部抬起。

卧床时腰部可垫一薄垫(最好装米,成3~5cm高度为宜),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有舒适感为宜。床铺最好为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能使新妈妈刚坐起时,双脚就可着地。

如果您不想自己得产后腰椎间盘突出的话,平常就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好预防工作,只要大家预防措施做到位了,这个疾病肯定是能够得到预防的。不过万一已经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话,就安心接受治疗吧!积极治疗还是会慢慢恢复的。

相关专题: 产后护理

相关资讯

妈妈等有奶了再喂宝宝?
妈妈和家人通常都有这样的误会,妈妈产后还没奶时,先喂宝宝奶粉,免得TA饿着,等有奶了再喂母乳。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使宝宝产生乳头混淆,妈妈奶水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宝宝尽早吮…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产后月经不调的呢?
有些女性产后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的延长或者推后,月经量的过多或者过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产后月经不调呢?今天,小编就集中精力为大家分析一下产后月经不调的原因。 产后月经不调的原…
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怎么处理?
出血与恶露: 产 后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这是产妇在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 提问妈咪 产后30多天了,十几天的时候恶露就好像逐渐减少很多了,但是最…
奶多也烦恼?
奶多有时候比奶水不足还烦,为什么?奶水太多的妈妈如果乳汁不及时排空,乳汁淤积容易发展成乳腺炎。而且奶量过大,宝宝吸吮时容易呛奶,反而不能喝饱。 妈妈分娩后一周内,身体为了进入哺乳状态,乳腺组织产生大量乳…
宝宝不愿意吸乳头了怎么办?这几招让你慢慢恢复亲喂
有的妈妈产后不能立即分泌母乳,就让宝宝先吃了一段时间奶粉,当乳汁变多想要给他哺乳时,却发觉他不愿意吮吸乳房了,只喜欢用奶瓶喝奶,这让妈妈既焦虑又难过。 其实,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出现了“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