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做了物理降温,也吃了退烧药,可体温却像坐过山车,一直恢复不到正常,怎么办?会不会烧坏脑子?”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多数孩子可以耐受41℃以下的高热 其实,发热本身并不是疾病,而是身体对许多感染和某些疾病的反应。 发热时,孩子自身的免疫细胞可以更有效地对抗病毒或细菌。当孩子发热时,只要体温不是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妈妈们不用过分担心,这是宝宝体内的免疫细胞正在和病毒、细菌作斗争呢。 多数的孩子可以耐受41℃以下的高热,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发热时只要不穿得过多或在一个很热的环境中,体温就不会烧到41℃以上。 对于高热的孩子,医生会采用包括退热药、物理降温等综合方法帮助孩子退热,退热的目的在于缓解孩子的痛苦。
发烧“抽风”一定要小心 孩子发热,有两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大脑。一种是高热惊厥,一种是颅内感染。 6个月~5岁的孩子发高烧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俗称“抽风”,Febrile Seizure, 简称FS)。若孩子的父母中任何一方有高热惊厥史,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就更高。 令人安慰的是,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小孩,多数愈后良好,无论智力、学习能力以及心理行为方面都与健康儿童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抽搐过程中,若孩子出现脸色发青、抽搐时间持续5分钟以上、或者抽搐停止后昏睡,你需要立刻带孩子去看急诊。
真正凶险的是颅内感染 当孩子患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而导致发热抽搐时,这种情况是有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即我们常说的“烧坏脑子”。 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的是,抽搐并不是发热引起的,而是由于颅内感染造成颅内压升高引起的。“烧坏脑子”不是因为发烧,而是因为颅内感染。
如何避免大脑受影响 一般的感冒,3~5天的发热,多数都该好了。如果还发热,需要进一步诊治,查找病因。 反复发热(发热超1周),在医学上有时候非常棘手。每个小孩的原因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特殊的感染,都可能引起反复发热。
关于退热的一些小贴士 1、一发烧就用退烧药吗? 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再遵医嘱服用退热药。服用退热药时需要多饮水补充水分,以免发生退热时出汗过多引起脱水休克。 还可采用合适的物理降温方法辅助退热。在宝宝额头上敷一块凉毛巾或物理降温贴、给宝宝用微温或温水擦洗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流丰富的部位,或是用温水给小孩洗澡都是可以选择的物理降温方式。 2、退烧药该怎么用? 目前儿科常用的两种退热药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虽然都是非处方药物,但也不是无毒无害的,过量服用可能会引发肝、肾功能衰竭。 对于反复发热的孩子,最好只选用一种退热药,间隔4~6小时以上才可以重复使用,24小时之内不应超过4次。
3、什么时候需要上医院? 但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发烧达到38℃以上,要及时就医,并检查是否有严重的感染或疾病。 爸爸妈妈们除了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外,更应该特别观察一般情况,比如是否食欲不振、精神欠佳、面色明显苍白或潮红、特别烦躁以及有无其他的异常等。如果有这些情况请及时上医院就诊。 4、退烧后就没事了吗? 多数情况下,发热可能会持续几天不等,使用药物退热后,体温只能短时间降到正常,过几小时后又会再次出现发热。 一般来说,只有当体温连续24小时或者72小时都保持正常,才提示孩子的疾病在好转或者恢复。 |
相关专题:
婴幼儿
相关资讯
- 哺乳期发烧不想吃药,这几个食疗小方有效果
- 一般处于哺乳期的妈妈们,都是很忌讳吃药的,即便是自己发烧了,也是不想让自己吃药来耽误了宝宝的哺乳,但是,如果你有了发烧的情况也是不能干等着的,你可以试试这样的几个食疗方,让你吃了之后缓解状况甚至是治疗…
- 2018年最新版儿童药品黑名单出炉,很多都是常用药,别给孩子吃了
- 孩子生病是每位家长都十分揪心的事情,儿童药品的安全问题也是家长非常关注的。有调查表明儿童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2.9%,是成人的两倍。7岁以下的儿童,因为用药不当导致丧失听觉的,人数已达30多万,真的挺可…
- 宝妈有这四个过早行为是在害娃,别自以为是对他好!
- 谁都希望自家宝宝聪明,可爱,机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宝妈们最惊喜的就是宝宝又学会一项“新技能”了。常常听到家长们夸赞自家孩子:“我家宝宝6个月就开口叫妈妈了”,“我家的还没马上8个月,都已经会走路了呢…
- 小时候常生病和不常生病的孩子,长大后体质有区别吗?答案很意外
- 最近天气变化较大,有些体质差的宝宝纷纷中招,大病小病不断。雯雯家的宝贝小叮当也是如此,自从降温之后,小家伙又是咳嗽又是感冒又是扁桃体发炎的。孩子从小身体就弱,如果让他自己扛过去,病情肯定是会越来越严重…
- 宝宝有这些异常反应,小心是得了中耳炎
- 中耳炎在小宝宝身上是很容易发生的,尤其是婴儿宝宝们,他们不懂得自己表达,即便是得了中耳炎,很多家长也没法及时发现,严重的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听力,所以,当孩子有一些异常的反应和表现时,你需要重视。 1.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