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送孩子一副好肠胃 第二章:这些“儿科病”也许不是病 第三章:1~3岁 重培养健全人格 与其送孩子美食,不如给孩子好肠胃,肠胃好了孩子吃什么的都香,你知道如何给孩子好肠胃吗?小编教你几招,一起去看看吧! 送孩子一副好肠胃 一位育儿专家说得好:“无论你送给孩子什么样的美食,都不如送给孩子一副好肠胃”。道理很简单,孩子吃什么都消化,才能吃什么都香,身体才发育得好。 何谓好肠胃呢?肠胃的天职在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为身体发育提供需要的能量,排出废物。因此,好肠胃应有以下表现: *胃口好,不厌食,不挑食。 *排便规律,粪便成形,不拉稀,不便秘。 *发育好,体重正常增长。如出生后4~5个月,体重可达出生时的2倍,1岁时可达出生的3倍或稍多,1~2岁内全年体重增长约2~2.5公斤,2~3岁全年增长约2公斤。 *免疫功能正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不易过敏,季节交替或冬春季少受或不受呼吸道与胃肠道感染之害。 孩子的好肠胃从何而来呢? 首先靠发育。肠胃发育的大致规律是:刚出娘胎时尚未成熟,一直持续到生后4个月,加上肠道酵素分泌不足,只能接受水、奶等流体食物。4个月以后,肠胃功能发育到可以接纳水、奶以外的食物,包括半流体以及部分固体食物。周岁以后胃肠功能已经相当强大了,足以对付普通食物。所以,育儿专家提醒妈妈,1岁左右可以断奶,逐渐代之以普通膳食了。 其次靠磨练。孩子的肠胃功能虽然有其自身的发育过程,但来自于外部的援手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宝之一就是科学喂养,利用不同性质的的食物锻炼肠胃功能,促进其发育。 以下是专家建议的方案,供参考: 母乳打头阵 小宝宝一旦离开娘胎,就脱离了脐带的营养供给,需要动嘴“自力更生”了,从吸入第一口奶起,肠胃就开始运转投入工作,母乳是最适合的食物。如母乳的成分与温度都是孩子最容易消化的,用母乳喂养很少出现消化道问题,母乳喂养的孩子肠内环境呈酸性,有利于钙、磷等营养素的吸收。所以母乳是保护孩子肠胃的最佳食品,应作为首选,只有当母乳不足或缺乏时,方可选择专为小宝宝设计的配方奶。 妈妈的口味杂些再杂些 医学研究发现,新生宝宝从母乳中即能“品尝”到母亲的“食谱”,且对味道有“记忆”。幼时“品尝”到的味道越是多样,对食品味道的记忆库存就越风度,将来长大了对不同“食谱”的接受能力就会增强。换言之,母亲的口味越杂,孩子的口味也就越多样化,日后形成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适时添加半固体与固体食物 妈妈要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与策略,同时、大胆地给孩子添加半固体与固体食物。以4、5个月的宝宝为例,除了乳类流质食物外,可开始尝试半固体食物,如米糊,菜泥之类。 不要担心这些食物会“磨坏”宝宝娇嫩的肠胃,实际上是让宝宝锻炼自己肠胃的最好时机。5个月后闻着五谷的香气会流口水,出现对固体食物的强烈”口欲,此时固体食物的“加盟”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固体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和密度与奶水大不相同,可为孩子的发育(包括胃肠发育)提供奶水较少或没有的养分,防止种种营养缺乏癌临身。从食物性质看,固体食物比乳类粗糙,而食物越是粗糙,对孩子口腔、胃肠壁的力学刺激就越强,肠壁肌肉的推动力也就越大,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强有力的消化道推动力,练就一副好肠胃。 不过,给几个月大的孩子吃粗、吃硬,可能出现吃什么就拉什么,大便中带着整片的莱叶、整瓣的橘子,或者半干不稀,次数忽多忽少等情况,你会怀疑宝宝是不是吃坏了肚子,于是立即改变方针。其实大可不必,只要孩子,不哭不闹,照吃照玩,大便的次数并不重要,食物未经消化就整个地拉出来了也算正常,只是食物没有起到添加营养的作用,但它还是充当了锻炼肠胃的“训练器械”,慢慢地孩子在“训练”中适应了,大便性状也会随之好转。如果你退缩了,孩子也就失去了肠胃锻炼的黄金时机,肠道的推动力及适成能力便会停滞不前,只要食物的冷热、硬度、数量略有变化,胃肠道都会难以适应,出现恶心、呕吐、拉稀等症状,成为一个难养的孩子,时间一长可能引起营养亏损,导致身高,体重、智力等发育指标落后。 规律进食 周岁以后,孩子的胃肠功能进步强大,是告别母乳享受大自然丰富多彩的三餐美味的时候了,谷类,鱼肉、板栗、苹果、酸奶以及各种蔬菜,或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增加肠道糖类消化酶的含量;或能刺激对蛋白质和肽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或能保持胃肠道正常的酸碱度;或直接提供有益菌,都是锻炼胃肠的好食物。这个年龄段的重点应是规律进食,养成按顿吃饭的习惯,使畅胃得到规律的“信号”,形成自身的“生物钟”,确保每天都能有条不紊地运转。 控制好零食 孩子3岁以后,大人能吃的东西他几乎都能吃,零食、饮料可选择的余地也大了许多,一定要控制好。奥妙位于胃有一个规律,吃下东西每3- 4个小时就安排空,如果零食不断,胃里老有东西,没有饥饿感,到了吃正餐的时候就没有食欲,这便是时下一些孩子不好好吃饭, “餐桌大战”颁发的症结所在。 更糟糕的是长此以往,会使得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进而诱发营养不良,引起体格瘦小甚至株连智力。所以,掌控好吃零食的数最与频度,保护好肠胃的“生物钟”也是势在必行。 养护并举 孩子的肠胃尚处于发育之中,养护措施也要跟上,清淡、富含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易消化的食物应成为食谱的主角,且要注意保温。以维生素A为例,对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维护孩子胃肠黏膜的完整性,增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防止消化不良、愎泻等疾患发作,所以胡萝卜、菠菜、柑橘等黄绿色蔬果皆在必吃之列。另外,多用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饪方法,如汤羹、糕等;少用煎、烤等以油为介质的烹调办法,以利于孩子脾胃消化吸收。也可在中医师得指导下实施穴位调理,如按摩足三里(位于于膝眼下三寸的胫骨外大筋内),中脘(位于肚脐上4寸)等穴位,收到强壮胃肠功能之效。 食谱举例 ①苹果羹。苹果1个,去掉皮与核,用均浆机打碎,加少量水,小火熬制,略呈透明状,加冰糖适量调味,以不酸为宜。适台6个月以上孩子。 ②板票蒸糕。板栗10个煮熟,去皮捣泥,与白发粉一起和成软面团,加入适量红糖和牛奶,醒发20分钟,制成漂亮形状蒸熟食用。适合l岁以上孩子。 ⑧酸奶香米粥。香米50克煮粥,晾凉后加入酸奶50毫升搅匀食用。适合l岁半以上孩子。 ④肉汁黄豆萝卜汤。白萝卜、胡萝卜各50克,切成小丁,在滚水中焯一下,加盐后捞出。黄豆肉汤l碗烧开,放入萝卜丁后拌匀,小火炖30分钟即可。适合2岁以上孩子。 ⑧鱼肉松粥。大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用大火煮开,改小火熬至粘稠。菠菜50克择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切成碎末,放入粥内,加入鱼肉松30克,精盐适最调味,用小火熬几分钟即成。适合3岁以上孩子。 这些“儿科病”也许不是病 睡觉磨牙 最近两个月,7岁的儿子晚上睡着后老是磨牙,就像白天吃蚕豆那么响,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前几天带他去看牙医,检查后医生说牙齿没有什么问题。听老人说,晚上睡觉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虫在作怪。请问,孩子睡觉磨牙是不是病?会不会肠子里有寄生虫? 医生解析: 睡眠时咀嚼中枢处于相对兴奋时就会发生磨牙。以往的研究证实,儿童睡觉磨牙的诱因有: (1)白天精神过于紧张或嬉戏过度,夜晚大脑皮层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2)孩子在梦境中惊恐、生气、饥饿,导致上下牙齿自相磨切; (3)晚餐吃得过饱,肚子饱满不适,因此刺激胃肠神经,反射性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 (4)肠蛔虫所产生多种毒素刺激大脑神经兴奋; (5)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牙槽脓肿产生疼痛、酸胀等刺激,也会导致磨牙。 由此看来,儿童睡觉磨牙是无咀嚼目的的咀嚼运动,不是病态,也不一定是肠寄生虫的特殊表现。也就是说,肠蛔虫只是睡觉磨牙的众多诱因之一。必须指出,孩子睡觉磨牙本身除可造成磨擦牙齿的轻微损害外,对身体并无明显影响,一般不需治疗。 神经性尿频症 我儿子强强今年五岁半。不知怎么回事,他从上周五起出现一个怪毛病--老是要上厕所尿尿。 我估算了一下,每隔6~10分钟就要尿尿一次,白天排尿次数多达数十次,但每次尿量少,晚上睡着后就不起床尿尿。 昨天下午,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强强白天在幼儿园也老是要尿尿。每天要换裤子2~3次。幼儿园医生怀疑是尿路感染,已给他服用两天“消炎”药 --呋喃坦啶,却未见疗效。要求家长带回家去大医院看医生。在市儿童医院,专家医生给强强做了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还做了腹部B超,肾脏B超,均未发现异常,化验尿液结果也是一切正常。追问病史,孩子发病前曾被爸爸打骂,最后诊断为神经性尿频症。 医生解析 神经性尿频症是指小儿仅有排尿次数增多而无其他伴随症状的一种常见功能性疾病。系由支配膀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引起。该病是以精神因素为主,如小儿过分紧张自感尿未排完或怕尿湿裤子,好像成人一样,当情绪紧张时老是要上厕所;为引起家长对他们的关注,孩子频繁地要求排尿,这也许是少数孩子的lsquo;策略';有些孩子外阴或内裤不洁摩擦引起尿意;此外,蛲虫在小孩肛门附近排卵爬行时也可反射性产生排尿感觉。 本病只见于情绪紧张学龄前儿童,女孩多于男孩;有的孩子一日排尿次数可达10~30次,长的1~2小时排尿一次,短的5~15分钟排尿一次,每次尿量少则数毫升,多则数十毫升;每天尿液总量仍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患儿可遗尿;孩子除尿频外,无尿痛、尿急、发热等症状;多次尿液化验结果都正常,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孩子若无尿路感染的证据,切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建议: 最近1~2周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让妈妈请几天假在家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或看电视,给他讲故事或背诵儿歌,其目的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为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做到不打骂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尿尿时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尿频、尿急之事。 在饮食方面常换口味,做些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保证每天给孩子清洗外生殖器至少两次。 对于重症患儿,在心理治疗同时可配合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有: (1)山莨菪碱,该药可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使排尿反射恢复正常。每次用量5~10毫克,每日口服2次。 (2)硝苯地平,该药能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减弱排尿反射而阻止排尿。用法是,每次每公斤体重0.25~0.5毫克,每日口服3次,与山莨菪碱合用疗效更好。经上述办法和药物配合治疗1~2周,绝大多数患儿尿频症状就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 遗尿症 我的儿子今年8岁了,从小时候起他就有“尿床”的毛病,每晚我们要两次叫他起床解小便,稍有疏忽,他就尿湿床铺,弄得我们大人老是提心吊胆,睡不好觉。曾经看过中西医,服过草药数十剂也未见明显疗效。请问,目前治疗“尿床”有什么好办法? 医生解析: 凡5岁以上的孩子在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称为夜间遗尿症(俗称尿床)。其发生率为5%~7%,男孩对于女孩。 研究揭示尿床与遗传密切相关。如果父母小时候有尿床习惯,那么他们的孩子尿床的可能性为70%,而正常人所生的孩子有尿床习惯的不足10%。儿童尿床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原因。多数大孩子偶尔性的尿床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如心理压力大、紧张等。比如,孩子在入园、入学前后,容易尿床,这就是典型的由心理压力造成的,并且,越怕尿床就会越厉害,限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除了心理原因,生理的疾病也是儿童经常性尿床的原因之一。最典型的情况要熟隐性脊柱裂,即儿童的尾椎骨没有发育好。另外,有的孩子膀胱可能没有发育好,膀胱功能性容量小,或者控制排尿功能的括约肌尚末发育完全,逼尿肌出现不稳定收缩现象等,都是导致儿童尿床的原因。 据医生观察,大多数夜间尿床儿童是健康的,尽管每晚尿床1~2次。诊断本症必须排除先天性输尿管异位、精神病、尿路感染、极度疲乏后遗尿倾向。孩子尿床,不仅给家长带来麻烦,随着年龄增大,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自卑感,不愿与成他孩子交往,并影响学习成绩和睡眠质量。 对于这类心理因素造成的尿床,家长要宽容和疏导,避免打骂孩子,这样做有利于消除紧张、恐惧。可通过睡前放轮松的音乐,或者讲述周围成功人士类似的经历,给孩子以心理暗示。此外,每天晚餐时间不能过晚,晚餐要控制孩子吃流质饮食,喝汤不能太咸以免口干至饮水增加,睡前不吃含汁液较多的水果,睡前排尿。 行为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性爱,由父母引导孩子进行锻炼。目前主要采取: (1) “干床”训练。具体方法是:家长使用尿湿报警器,它是将尿湿感应器放在床单上,当孩子一尿湿.报警器即叫醒孩子排尽余尿并清洁床单,如此,反复训练,患儿逐渐建立自主排尿的功能。另一种方法是用闹钟夜间定时唤醒,让孩子起床排尿,帮助他们建立大脑警觉性,逐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 (2)超额饮水训练(即膀胱张力训练法),以增强膀逼尿肌和括约肌的耐受性。由于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小,所以白天鼓励患儿大量饮水(比平时饮水量增加一倍以上),指导他们憋尿、忍尿。目的是使孩子膀胱扩张,容量增大,经此一段时间训练,患儿能忍尿,并抑制排尿在中区,克制排尿时训增长,以减少“尿床”的复发率。 药物治疗(包括补充抗利尿激素、抗胆碱能药以心某些中药))儿童遗尿症有效率约2/3,但停药后仍容易复发。此外,针灸、局部按摩等方法也有一定辅助疗效。 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行为治疗,都必须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1~3岁 重培养健全人格 儿童的发展是体格、智力、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持久的影响。 --鲍秀兰 金华地区一孩子因承受不了过重的家庭学习压力而杀死生母。 重庆11岁小学生何某,游戏中被几名小朋友活埋。 广州某大学的一位新生,因为宿舍没有空调,竟然跳楼自杀了。 清华大学的“高才生”,动物园硫酸烧熊事件。 北京“蓝极速网吧”,几名中学生纵火烧死数十人惨案。 河南青年“黄某”虐待杀死多名儿童。 云南大学一名学生残酷杀死四名同学后外逃 西安大学的一名学生了撞伤女青年后又将刀将她捅死。 ...... 这一幕幕痛心而愚蠢的悲剧都是目前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忽视早期良好心理和行为培养倾向而造成的。据调查,全国4~16岁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 由于忽视婴幼儿良好行为培养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如不好好吃饭,不能独立睡眠,不愿意进行控制大小便的训练,不愿和他人交往,经常打架,爱发脾气,不服从纪律,过分胆怯或焦虑等。有这样问题的孩子幼儿园不愿意接收,家长很是苦恼。 婴幼儿健康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个在纽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的稳定的独特心理行为模式。健康人格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培养方法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 着名婴儿心理学家孟昭兰提出,婴儿时期(1-3岁)人恪的人格的健全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乐观稳定的情绪;思维和和活动的独立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自尊心和自信心。 健康人格从小培养 因为人格形成,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童期的心理问题是来自婴儿时期,婴儿三岁前的人格发展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的哪个部位是和人格密切相关呢?盖奇的故事,将使我们了解脑的额叶部分是和人格密切相关的。 盖奇是铁路建筑工程队的一名领班,他的工作是在铁路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障碍物。1848年9月13日,正当盖奇用一根铁撬把甘油炸药填塞到孔中的时候,一个火星意外地点燃了炸药。当时他的头正歪向一边,提前引爆的甘油炸药将他手中的铁橇从他的左颧骨下方穿入头部,然后从头顶飞出。 当时盖奇只有25岁。当他被铁橇击倒后,尽管颧骨的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毁了,但他并未失去知觉。在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哈罗的精心治疗下,盖奇在10周后出院了。此后,他的体力逐渐恢复,又可以工作了。 盖奇的幸存是一个奇迹,他仍然可以说话、走路,严重的脑损伤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盖奇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法计划和安排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正如他的朋友们所说,“他不再是盖奇了“。 出院后的盖奇已无法胜任领班的职位。他后来在一家出租马车行工作,负责赶马车和管理马匹。几年以后,他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1860年2月癫痫发作,同年5月21日去世。 盖奇的病例说明了额叶损伤和人格的密切关系,以后通过其他脑损伤的病人如中风和脑外科手术病例(情绪方面疾病,做额叶白质切除手术),发现额叶损伤的病人通常可能会表现出两类极端的人格。一种是情绪多变、易怒、异常兴奋,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 另一类病人的表现恰恰与前者相反,他们通常极度地冷漠,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毫无兴趣,不在乎自己的衣着、举止,做事马马虎虎,生活近乎一片空白。 婴幼儿大脑发育的规律 脑发育年龄愈小愈快,新生儿脑重370克,6个月时间为700克(成人脑重的一半),2岁时乃成人的3/4,4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已经与成人接近。但此时,体重仅为成人的1/3。这表明,人脑先发育。 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增埴期主要从妊娠3个月至出生后l岁。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和支持的胶质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到生后2岁。出生时每个神经细胞像棵小树,2岁以前会枝繁叶茂起来。神经细胞之间突触(功能通道)的数目在出生后迅速增加。 Dr.pctcr研究发现,出生时视觉皮层内,每个神经元突触的数目约为2500个,6个月后增加到18000个(为出生时的7.倍)。大脑在2岁时突触的数目达到最高浓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 大脑发育有关键期 讲究证明,很少玩耍或很少接触外界的儿童脑发育比他同龄正常儿要小20%~30%。实验动物研究证明,养育在玩具多的笼子内的大鼠比关在贫乏无味笼子的大鼠,表现有更复杂的行为能力外,每个神经元突触增加25%以上。 因此,良好的环境使婴幼儿获得婴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大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其作用将持续终身。 孩子的情绪是可以培养的 情绪发展与智力发展一样和脑功能的关系密切。根据有关脑功能的发育规律,可以科学地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为建立成年时建立的人格打好基础。情绪产生和调节的大脑基础是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和脑前边缘系统。 杏仁核是大脑情绪产生地,杏仁核受伤则无情绪反应。 闹前边缘系统(包括眼眶皮质回、前扣带回)使情绪信息转变为心情、动机、自觉的人际互动能力。脑前边缘系统受伤会产生人格变化,如粗暴、无自制力、冷漠、无进取心。 人格可塑性很高 控制情绪的低层中枢是杏仁核、下丘脑、脑干、在新生儿期功能已成熟。情绪的高层中区在脑前叶边缘系统,发育较晚。6~8个月眼眶皮质回神经元开始伸出树突,生长迅速,神经元之间信息迎接通道-- 突触迅速增长,2岁达到最高密度。约从2岁起,前额叶皮层(包括眼眶皮质脑回)进入漫长的突触修正阶段,这将持续到青春期。这些突触的精简和淘汰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奠定情绪成长的基础,以备成人期人格形成所需。 人格可塑性比气质的可塑性高,是因为两者由脑的不同部位支配。大体而言,气质是底层边缘系统的产物,源于杏仁核各式各样的激动程度,至于我们每个人逐渐形成的人格,主要受较高层边缘系统--发育缓慢的前额叶,来控管的。 脑皮层前额叶的可塑性非常高,按照个人累积的情绪经验而发展。在婴儿期6--8个月后,前额叶的突触刚开始形成,并且以极快的速度重塑自己的结构,完成接线,直到童年结束。 婴儿边缘系统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引导者是父母。亲子互动的每个时刻,不论是一同进餐、逗笑、还是给予适当的约束,都在引导边缘系统中一群突触的伸张,让这些突触攻占空间稳住阵脚。 父母做出某种情绪反应与社会交往互动范本。子女(从新生儿开始)就会这样照父母方式演练,这样会启动特定的神经畅通,链接边缘系统线路由于反复强化巩固,形成较固定的模式。所以会发觉孩子的举止反应非常像自己的父母。 进入学前幼儿期以后,突触继续生成,以极快的速度重塑并完成接线,直到青春期结束。因此,从新生儿期开始亲子互动,建立安全依恋,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使额叶皮质层神经通路向正确的方向完成接线,将会习惯成自然地发展今后良好的情绪能力。 结语:你的孩子健康吗?呵护孩子肠胃健康,更好的吸收营养,孩子才能更健康!(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号:2012.03,作者:张玲/王小衡/鲍秀兰,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下一篇:宝宝咳嗽 治疗宝宝咳嗽的小妙招
相关专题:
婴幼儿
相关资讯
- 宝宝咳嗽 治疗宝宝咳嗽的小妙招
- 宝宝都是妈妈们的心头肉,只要宝宝稍微有一点咳嗽都能让妈妈们揪心,宝宝咳嗽怎么办呢?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宝宝咳嗽呢?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下面,小编将带妈妈们到文章中看看,治疗宝宝咳嗽的好方法! 冬季,…
- 春季育儿知识 让宝宝健康的成长
- 春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宝宝也开始活动了,你知道春季如何育儿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春季育儿知识相关的内容,如幼儿园春季育儿知识、家长春季育儿知识和春季育儿有哪些误区,如果您感兴趣,就和小编一起去看…
- 妈妈如何正确护理咳嗽宝宝
- 平常宝宝咳嗽的时候,妈妈们护理的方法都是正确的吗?下面来为你详细解读。 天真活泼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给父母和老人带来无限安慰和希望。然而,许多孩子经常出现发热、咳嗽等“小毛小…
- 儿童保健 专家支招五招对付孩子消化不良
- 孩子一次吃得太多,或者吃的太快很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而某些孩子的体质也会对特定的食物产生消化不良的反应。如果已经知道是哪种食物,家长就应当尽量让孩子少吃该食品。婴儿消化不好,急坏了爸爸妈妈,只要找对原…
- 宝宝成长记录 如何让宝宝学会抬头
- 宝宝成长 重大事件:有些孩子一出生时就能俯卧抬头1~2秒,但通常宝宝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但是到了3个月大,大多数宝宝趴着时,小脖子可以比较稳当地撑起脑袋,头也可以抬起90度。到了4~5个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