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群里有一位妈妈说,她家10个月大的宝宝,莫明的出现发烧症状,一直哭闹,还抗拒喝奶。 担心是出牙引起的,却看不到冒牙的迹象; 又担心孩子手足口,结果也没发觉口里有疱疹; 也不像感冒,因为没有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的情况出现...... 更让人着急的是,退热后,孩子还是烦躁,排斥吃东西。 急的妈妈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结果诊断为:急性中耳炎 宝宝还小,不能通过语言说出哪里不舒服,如果躁动不安、摇头、抓耳朵、哭闹不止还不吃奶,爸妈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可能是中耳炎的表现。 中耳炎有哪些危害?中耳炎一样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的中耳炎多是由感冒引起的急性中耳炎,至少70%的急性中耳炎继发于感冒之后。 如果宝宝有长期的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也可能会引发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具体危害如下: 01、耳痛 中耳炎会引起耳痛,一样表现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孩子不舒服,就会影响日常生活起居,如,烦躁不安,睡不安稳和不想进食。 02、伤害听力 对于中耳炎,家长很容易把它当成普通感冒处理,也很少注意到孩子耳朵有什么问题。随着病情的发展,中耳炎可能出现大量脓液,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如果不积极治疗,严重的甚至引起耳聋。 03、引发颅内感染 当孩子出现中耳炎之后,如果没有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控制中耳炎的发展,可能会引发颅内并发症,像常见的脑脓肿,脑膜炎,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都和中耳炎发展有关。 为什么宝宝容易得中耳炎?对小龄宝宝来说,中耳炎是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常见于6月龄-3岁的宝宝,大约2/3的孩子在2岁前至少一只耳朵被感染, 原因在于一方面孩子容易感冒,另一方面跟孩子耳鼻部「咽鼓管」的特殊构造有很大关系。 跟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具有“短、平、直”的特点。 病原体及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宝宝发生中耳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0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 02、游泳、洗澡后处理不当 没有及时擦拭干净耳朵内外部的水。 03、喝奶姿势不当 呈仰卧位吃奶时,由于咽鼓管比较平直,管腔较短,内径较宽,一个不小心奶汁就会经咽鼓管呛入中耳。 所以,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 ,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04、戳伤外耳道黏膜 给宝宝掏耳朵时不小心戳伤外耳道黏膜或者是鼓膜,都有可能诱发中耳炎。因此,家长们不要擅自给宝宝掏耳朵 。 不过宝爸宝妈们不要太担心。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耳咽管会逐渐发育完善,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怎么预防中耳炎? | 
下一篇:儿童体检知多少!
相关资讯
- 儿童体检知多少!
- 定期体检似乎是成年人的事。其实,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定期体检更重要。儿童身心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不要以为能吃、能喝、能动,没发觉什么异常,就不需要体检了。殊不知,许多潜在的问题是需要一定的…
- 家有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这篇能对你们有帮助
- 牛奶过敏是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最常发生的食物过敏症。牛奶过敏实际上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过敏,是宝宝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造成的。牛奶过敏的宝宝容易营养摄入不足,抗病能力弱,因此合理喂养非常重要!今天,我们…
- 孩子再脏也不能洗澡的8种情况
- 爱干净的妈妈们,总是每天把宝宝洗得干干净净,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下宝宝却不宜马上洗澡,妈妈们都了解是哪些情况吗? 1.给宝宝喂奶后 喂完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容易引起呕吐,洗澡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
- 添加辅食的烦恼与对策
- 辅食对宝宝来说至关重要,在添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消化不良、营养不均衡、食物过敏等。遇到这些问题时,你知道该如何处理吗? 一岁以内的孩子生长速度很快,需要更丰富,更营养的辅食和母乳或配方…
- 宝宝包皮过长怎么办?
- 什么是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包裹着阴茎头。 但是包皮应当容易向阴茎头后方翻转而露出阴茎头。如果包皮口狭小,紧裹着阴茎头,不能向后翻开而露出阴茎头时,医学上称为“包茎”。 大多数男宝宝在出生的时候,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