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保健百科 > 正文

生梨治咽喉肿痛 消除体内燥火食疗方推荐

发布时间:2019-05-07 06:44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咽喉肿痛、口中长水疱、嘴唇干裂……秋冬气候干燥,一不小心就会上火,引起身体小不适。下面教你几招,轻松消除体内燥火。 一、咽喉肿痛 1、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 2、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 3、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 4、咽喉疼痛时,可用

咽喉肿痛、口中长水疱、嘴唇干裂……秋冬气候干燥,一不小心就会上火,引起身体小不适。下面教你几招,轻松消除体内燥火。

一、咽喉肿痛

1、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

2、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

3、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

4、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二、口中长水疱

1、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疱慢慢消除;

2、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三、鼻子出血

推荐:水果西米露

做法:西米洗净后,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将西米捞出;再煮一锅沸水,将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将沸水倒掉;煮一小锅牛奶并加少许糖;将西米倒进牛奶中煮至开锅;将煮好的西米牛奶晾凉,加入水果丁,即可。

点评:采用一些清凉的水果如梨、橘子、苹果、猕猴桃。

四、嘴唇干裂

推荐:黄瓜猕猴桃汁

做法:黄瓜200克,猕猴桃30克,凉开水200毫升,蜂蜜两小匙。黄瓜留皮切成小块,猕猴桃去皮切块,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时饮用。

点评:黄瓜性甘凉,入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利水。可治疗身热、烦渴、咽喉肿痛;而猕猴桃性甘酸寒,入肾和胃经,能解热止渴,两种合用能润口唇。其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经常食用,如西红柿、柚子等。

提醒:嘴唇干千万别用舌头舔,那样只会更干。

五、皮肤干痒

推荐:红薯炒乳瓜 (幼嫩黄瓜)

做法:红薯300克,乳瓜100克,香菜叶、葱段、蒜末适量。红薯、乳瓜切成块;油四成热时放入蒜末、葱段,倒入红薯块煸炒至半熟时再放入乳瓜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精,汤汁收干即可。

点评:红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及铁等,其性甘平无毒,能补虚健脾强肾,而嫩黄瓜也含有大量维生素,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好处。

提醒:皮肤瘙痒时不要使劲抓,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六、头发干枯

推荐:蜜枣核桃羹

做法:蜜枣250克,核桃仁100克,白糖适量。将蜜枣去核,洗净,沥干水分;与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锅小火炖煮;待汤黏稠、核桃绵软即可关火食用。此甜汤可滋补肝肾、润肺生津、养血润发。

点评:核桃性甘温,入肾、肝、肺经,能润肠通便、补血黑须发,久服可以让皮肤细腻光滑;而蜜枣能补肺润燥,对头发好处较多。此外,其他坚果、鱼类和粗粮对头发也有很多好处。

七、咽喉干肿

推荐: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数个,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加入适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热去火、生津润喉。

点评: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润肠通便、补肺润喉,又能解毒;梨甘微酸凉,入肺脾经,能治口渴、咳嗽、便秘。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润喉作用。新鲜绿叶蔬菜及黄瓜、橙子、梨、胡萝卜、绿茶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提醒:上火时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相关专题: 疾病调理

相关资讯

立夏五类型体质如何调养
立夏养生看体质五型体格该如何药膳养生 5月5日,我国迎来“立夏”节气。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这几天,全国各地区气温走高,阳光灿烂,一派初夏气象。养生专家指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
杨梅核的功效与作用 详述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因为杨梅是短季节的水果,所以很多人对于杨梅的功效与作用都不太了解;只知道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但是杨梅的功效与作用绝对会让您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小小的杨梅
通过饮食如何增强青少年记忆力
饮食是生活 里必须摄入的食物,能增强其营养,对大脑的发育与开发也是极好的,可是天生聪明的人占少数,很多人才都是后天培养的,培养的方式较多,最为直接且安全的就是通过饮食,能让大脑聪明可以提高其记忆力,在
3美容食疗 做永葆青春的白美人
别人看表面看不出自己的年龄这是所有MM都想要的效果,所以很多的MM就开始服用抗衰老的保健品。哪些美容汤可以让别人轻易看不出你的年龄? 一、莲子龙眼汤 ◎成分组成:莲子、芡实各30g,薏仁50g,龙眼肉8g,蜂蜜适量
“二龙戏珠” 宫廷养生御膳大公布
在古代,帝王贵族吃的喝的都是非常营养滋补身体的美食,想知道她们吃的这些美食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宫廷御膳以及一些宫廷养生 秘方,赶快跟着小编到下文看看了解下吧。 “二龙戏珠” 宫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