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也有很多食俗。俗话说:“冬令进补,明年打虎”。由于正值隆冬时节,入冬吃的食品,以进补为主,有顺阳助阳的象征意义,以食取暖,以食治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如入冬要吃饺子馄饨,吃汤圆、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羊肉、狗肉、腊肉)、冬至团等,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间传说和由来。
冬至吃饺子馄饨,盛行于寒冷地域。饺子与馄饨均是由带馅的“汤饼”逐渐演变而来的古老美食,虽然南北各地制法各异称谓不同,但都极受喜爱。冬至吃饺子传说,与汉代医圣张仲景有关。 相传祖籍河南南阳的张仲景曾在湖南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隆冬,看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衣不遮体,因严寒不少人把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就与弟子在冬至这天搭起医棚为乡亲们医病。他支起锅灶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中药材熬煮成名叫“祛寒娇耳汤”的汤剂,把羊肉药材等物捞出切碎,用白面皮包制成像小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送给求医的乡亲们服食。当每人一大碗娇耳和汤入肚后,身体暖和了,两耳也发热了,吃几次后冻伤的耳朵治好了。因这天正值冬至节,所以后来人们都传承在冬至时吃这像耳朵似的扁食——饺子,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流传于世。 馄饨,原写做“混沌”,传说也很多。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时,朝廷民间都盛行。相传宋高宗赵构很爱吃御厨给制作的馄饨,因有一次没把馄饨煮熟有人要送厨师去大理寺治罪,但由于这厨师会做馄饨,赵构皇帝就赦免于治罪。后来,馄饨制法传向民间,街市上馄饨店肆众多,馄饨花形馅料各异,有几十余品种,当时谓之“百味馄饨”。 北京的街市上,除了店铺,还有不少沿街串巷挑担卖馄饨的小贩。老北京制售馄饨最著名的店铺,清代有“致美斋”,而后又有“馄饨侯”,其多种细馅独特调料的美味馄饨很受文人墨客、戏曲名伶和学子们的欢迎。每逢冬至日时,更是门庭若市,食客盈门。清人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书中有词赞曰:“包得馄饨味胜长,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冬至日时,吃一顿热乎乎的美味馄饨,成为旧京时百姓家里很不错的佳肴小吃。 入冬各家百姓都包馄饨,先祭祖然后全家吃馄饨。至明清民国时期,馄饨也成为北京民间百姓冬至必食之食物,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语。那时就像过除夕夜一样,在冬至前的夜晚各家要准备次日冬至节的祭礼用的食品,忙着包馄饨和蒸年糕等,其情景似除夕守岁,故称之为“冬至夜”。 |
下一篇:我国界定入冬的标准是什么
相关专题:
居家安全常识
相关资讯
- 冬季燃气取暖八项注意
- 冬季到来,天气转冷,燃气使用量较大,也是燃气事故多发季节。但是大家在取暖时一定要注意 安全常识 ,避免火灾、煤气中毒事件发生。 取暖不慎是引发家庭火灾、中毒事件的重要原因,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应教会他们…
- 仿瓷餐具都有什么特点?
- 我国对仿瓷餐具的制作工艺有专门的标准要求,规定必须以密胺粉(即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基材、以 a 纤维素为基料制作。按国家规定工艺标准制作的仿瓷餐具耐高温高湿、耐溶剂、耐碱性都比较好。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
- 仿瓷餐具如何分类?
- 仿瓷餐具又称美耐皿,由密胺树脂粉加热加压铸模而成。密胺餐具原料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安全网小编认为其最明显的特征:不易碎、颜色好看、吃饭不烫手。其他的就不敢说了,因为食物都有优劣之分,仿瓷餐具也一样。今…
- 使用仿瓷餐具有什么注意事项?
- 仿瓷餐具的好处有很多,合格的仿瓷餐具能放在冰箱里,也可沸水蒸煮,安全性较高。仿瓷餐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盛器,正因如此,有些 生活安全 小知识需要大家了解,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下面,就让…
- 用仿瓷餐具盛食物,会产生剧毒物吗?
- 听说仿瓷餐具有毒哦,到底真的假的? 安全网 小编暗自思量。 劣质仿瓷或瓷质餐具含毒 央视曾曝光全国八成仿瓷餐具违规使用有毒材料,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餐具安全一度成为百姓关心的话题。仿瓷餐具的专业名称叫密胺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