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女性孕育 > 正文

产后恢复子宫要怎么做?3招加速子宫复原!

发布时间:2020-01-24 15:49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每位女性的转折点有很多,但是身材的转折点是在生孩子之后。有的妈妈生完宝宝之后会身材一去不复返,在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有的妈妈身材会比怀 孕之前更好。不过,产后要注意复原子宫,但在复原的过程中,会有疼痛感,这对于妈妈来说是件大事。 “恶露”--子宫复原

每位女性的转折点有很多,但是身材的转折点是在生孩子之后。有的妈妈生完宝宝之后会身材一去不复返,在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有的妈妈身材会比怀孕之前更好。不过,产后要注意复原子*,但在复原的过程中,会有疼痛感,这对于妈妈来说是件大事。

“恶露”--子*复原指标

新妈妈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排出量、色泽和气味的变化,及时了解子*的恢复情况。

1、排出量

健康:排出的恶露有光泽,不污浊。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有时会持续时间长,一般不超过42天。

非健康:倘若血性恶露量多、持续时间长,则提示子*恢复不良,应酌情给于子*收缩剂,促进子*收缩。

2、色泽

健康:在产后三四天,排出的恶露都是血性的,版有少量血液,宫腔的年夜,脱落的膜组织等等,随着子*不断恢复,恶露呈淡粉色、咖啡色,最后变成淡黄色,稀薄的白色,一般持续时间在一周内。

非健康:产褥感染的恶露颜色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浑浊、污秽的土褐色。应警惕有胎盘残留的可能,需及时就诊,进行宫腔探查,必要时进行刮宫术,以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

3、气味

健康:正常的恶露带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产后根据每个人子*恢复的情况,7~10天左右恶露一般是没有异味的。如果感染了,则可能会有一些腥臭味。

非健康:若恶露量多,且有腐臭味,色泽污浊,在结合腹部检查子*有压痛,甚至新妈妈还有发热,则有宫腔内感染的可能。

子*复原指南

清洁:产后应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以祛除外*部的恶露和污垢。

休息:如果发现恶露增多,首先要减少活动,不要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尤其不要提拉重物;不要长时间站立;不要久蹲,这些容易引发产后子*脱垂。

就医指征:产后适当服用益母草制剂,有协助子*收缩,促进子*恢复,减少恶露排出量,缩短二路排除时间的作用。如果产后42天恶露仍然没有感觉,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

三大招数加速子*复原

1、及时排尿 子*复原操

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新妈妈应尽量在产后2小时排尿一次,不要使膀胱过胀状态,佛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在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床,在产后24小时,新妈妈可以下床进行一些子*复原操,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运动等。

2、子*收缩剂 生化汤

为了预防产后大量出血,医生通常会用子*收缩剂。

产后子*有自然收缩并拍血的机制,一旦发现有产后出血过多的现象,使用子*收缩剂是最好的选择,它的作用发挥比较快。

3、若子*收缩不良,除了西药跟中药调理之外,在产后初期按摩子*底,让子*肌肉受刺激收缩,是最自然的方式。

不过,妈妈的吸允也会促进妈妈子*的恢复,因为会起到一个反射,加速子*的恢复。同时,没有给宝宝母乳喂养的妈妈也可以通过热敷r房的方法来达到效果。


相关专题: 女性孕育

相关资讯

剖腹产生完孩子,有哪些恢复刀口和下奶都很好的食物?
生育对于妈妈来说,是一件责任重大而且长期的事情,从十月怀胎到产后育儿,到哺乳期结束之前,妈妈的日常饮食、生活几乎都是要围绕着宝宝来进行。而对于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来说,这不仅仅是妊娠的结束,更是另一项育…
孕妇顺产选择什么方式好?水中分娩对宝宝吗?产妇更容易恢复?
台湾有一位家庭主妇郭诗薇,她在10年内连续生下了6个宝宝,其中有一个宝宝就是在家里出生的,她使用的分娩方式,就是水中分娩,在自家浴室里生下了宝宝。 当时,爸爸陪同在妈妈身边,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围绕在宝宝身边…
产后难过"胀奶"关,热敷、按摩方式不当,反倒苦苦熬成乳腺炎
女人都觉得生完孩子一切都会回归正常,如果在生完孩子的时候能够让孩子跟女人早一点接触的话,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妇胀奶的问题不再出现。这样一来乳房就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了。我们也需要利用正确的哺乳姿势来保证…
产后恢复注意什么,做好四件事
相信多数的朋友都知道产后是需要好好的调理,那你知道产后如何恢复呢?其实产后一般一个半月是最佳的恢复时间哦,注意观察恶露我们都知道产后是需要排除恶露的,可以通过恶露来知道子宫的恢复哦。如果恶露的量和平时月经…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这五个方法恢复乳房健康
还会影响婴儿的母乳喂养。严重时甚至要停止母乳喂养,因此乳腺炎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工作,乳汁排空更有利于疾病的缓解和恢复。并不需要一发现乳腺炎就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因为停止母乳喂养后乳汁会堆积得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