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老人健康 > 正文

中老年心理健康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

发布时间:2019-05-05 07:24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 如前所述,中年期大致从30岁到55岁或35岁到60岁,这是以躯体和心理从成熟到衰老的变化标志来划分,是由青年向老年的过渡阶段,也是人生的鼎盛时期。 中年既是建立成就时期,又是人生的生理和心理进入“多事之秋”的阶段。从生理上来说,中年人的体质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

如前所述,中年期大致从30岁到55岁或35岁到60岁,这是以躯体和心理从成熟到衰老的变化标志来划分,是由青年向老年的过渡阶段,也是人生的鼎盛时期。

中年既是建立成就时期,又是人生的生理和心理进入“多事之秋”的阶段。从生理上来说,中年人的体质状况以不如青年时那样健壮,多种生理机能缓慢地出现减退或慢慢地老化,生命细胞的两种功能、免疫力和内分泌等都在逐渐下降。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应该说是不能逆转的。

于此同时,中年期又是心理负担、心理压力最严重的时期,家庭是否安稳,事业是否成功,,都会给中年人心理带来某些特有的心理变化。因此如何提高中年期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对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心理活动比较复杂,精神压力比较大;特别是经历一些挫折后,往往处事过于踌躇,顾虑重重。久而久之,会变得日间忧郁寡言,夜间千思万虑,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抑郁功能失调。

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也是中年人群出现的特点。过度的紧张造成疲劳也会反应在生理上,甚至会使人产生支持不住的感觉。由生理功能失调与改变而引起的心理烦恼和负担,是中年人又一心理特点。

(一)中年期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心理学认为,中年人应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接受现实的自我,才会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要既不自卑,又不自傲,充满自信地对待一切。

中年人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都处于成熟阶段,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思维发达,善于分析、综合、思维和推理,意志的自制力也较强。可以说中年是人生的鼎盛时期。所以中年人社会和家庭中都是中坚力量,任务多,责任多,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调处,使其情绪处于紧张状态。所以,中年人特别需要心理保健。

(1)中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面也得到的拓展,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好时期;然而自身条件,不能忽略客观条件的影响。面对现实,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绝不轻易放弃,没有条件的要等待时机,这样遇到挫折也就能保持平衡心态。

(2)中年期也是同龄人社会地位升迁、经济收入悬殊较大的时期。面对同龄人成为上司或时代骄子,应以坦然豁达的心理相对;正确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及有利时机,避免产生妒忌和自卑心理。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时差距是由人为的不平等因素造成的,无须怨天尤人,不可以坏情绪困扰自己,应以踏实的工作、广泛的兴趣来充实生活,取代不良情绪。

(3)在家庭里中年人处于老年人和孩子之间,存在年龄和时代造成的心理差距,需要多交流、多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缩短心理差距,以拥有融合的家庭气氛。

(4)中年人在单位是顶梁柱,工作丝毫不能松懈;回到家中既要照顾年脑体弱的的父母,又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还有日复一日的繁杂家务。应统筹安排,劳逸结合,不要忽视娱乐活动。娱乐既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又能消除疲劳,维持良好的心境。

(5)中年人是青年向老年的过度时期,健康状态不比青年好。随着岁月推移,衰老的迹象一开始出现,也易受到各种疾病的袭击。应定期体检,以及就医。对疾病应有正确的认识,无须过分担忧、恐惧。总之,中年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胜任社会和家庭角色的指责。

(二)中老年人心理保健应该注意什么

(1)心胸开阔,情绪稳定而乐观。在中年人的致病因素中,社会刺激居重要地位。中年人应了解这点,在复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国培养开阔的胸怀,养成不计较小事,对重大事件也应保持克制的能力。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心理适应能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中年人应注意增强交际能力,善于和不同的人相处。为此,要做到正确的评价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兴趣、能力、性格等;同时要正确了解他人,并注意不断增进对周围的了解,与之融洽相处。此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开阔眼界,扩大交往范围,可增强心理的安全感。

(3)对人对事不抱过高的期望。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现实允许的情况去做事,不要勉强去根本办不到的事情。这样就不会自我膨胀,不会让烦恼困扰自己。要将心理平衡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实现“知足常乐”。

(4)劳逸结合。注意脑力劳动结合,这是调节大脑思维,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工作、生活担子较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忙里偷闲、坚持锻炼,从体力方面繁重的身心劳动提供支持条件,使身心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相关专题: 老人健康

相关资讯

孤寡老人生活环境要求
养老院作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在生活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为孤寡老人提供良好的住宿和生活环境,让更多孤寡老人享受到一份祥和,一份温馨。 孤寡老人生活环境要求 如下: 1.养老设施居…
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在当代,一些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令人堪忧。他们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子女在外地打工,留下儿女托老人抚养,甚至几年回一次家。留守老人正经历着痛苦和艰辛,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
与老人相处时如何让老人开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风雨,老年生活应该过得开心一点,这也是作为子女的心愿。与老人相处时我们应当尊重老人,学会让老人开心。 与老人相处时如何让老人开心 呢? 1.老人说话的时候用心听。…
老人会经常咨询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的,心理健康时刻影响生理健康。相对于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改变和身体技能的退化。 老人会经常咨…
老人容易有哪些妄想
老人妄想症有许多类型,老年人多发的有被害安想、跟踪妄想、猜疑妄想、嫉妒妄想、罪恶妄想等。患者可伴有幻觉,但无其他明显的精神症状。日常生活没有变化.讲话除妄想内容外也有条理。妄想的内容荒唐可笑,十分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