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情感 > 女性职场 > 正文

童子贤:华硕传奇背后

发布时间:2018-03-02 16:00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童子贤简介: ● 现任华硕电脑副董事长兼研发处及总管理处副总经理,台北电脑公会副理事长 ● 2001年7月,获台北科技大学电通所硕士学位 ● 1990年4月2日,创立华硕电脑 ● 1982年,加入宏碁电脑公司,任宏碁电脑高级工程师 当童子贤、徐世昌、谢

  童子贤简介:

  ● 现任华硕电脑副董事长兼研发处及总管理处副总经理,台北电脑公会副理事长

  ● 2001年7月,获台北科技大学电通所硕士学位

  ● 1990年4月2日,创立华硕电脑

  ● 1982年,加入宏碁电脑公司,任宏碁电脑高级工程师

  当童子贤、徐世昌、谢伟琦、廖敏雄站在施振荣办公室门前时,四人心里忐忑不安。

  他们都是在宏碁工作多年的资深工程师,但这一次他们决定要集体出去创业,创立一间名为华硕的公司。面对即将集体出走的优 秀工程师,施振荣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感,但他没有开口挽留,也没有说什么让离职员工担心、害怕的话,只是中肯地告诉他们:“脑袋里的东西是你们的,我留不住,就尽管带走吧,但要小心处理公司机密文件以及相关资料,以免日后产生知识产权上的纠纷。”

  就这样,这四位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在1990年愚人节的第二天创立了华硕。从创业到现在,华硕已经发展了13个年头。从最早在台北市长春路大约不过3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到今日成为it业的知名品牌,技术与品质均受肯定,拥有11个事业部门,衍生出10多种产品,营业额成长到2003年上半年超过170亿元人民币,全年可望达到2000亿新台币,华硕的故事,称之为“传奇”并不为过。

  而作为华硕的第一任总经理,华硕现任的副董事长兼研发处及总管理处副总经理,童子贤对华硕的成功与发展起着了不可替换的作用。

  亲历“大企业病”

  1982年进入宏碁电脑公司时,童子贤一开始担任的是软件部门工程师。在宏碁的数年间,童子贤自工程师至担任技术团队的小头头,少有机会涉及较复杂的管理工作,更遑论经营策略。

  然而,在宏碁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却让童子贤在今后创立华硕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在宏碁,童子贤观察到老板、经理人、工程师群体中有许多可敬可佩的人,在他们身上观察及学习到的东西,远多过书本。

  曾有一次童子贤抱怨宏碁成长太快,人员骤然增多之后部门间时有互相推诿现象。一位来自家电产业,刚加入宏碁的同仁告诉童子贤,比较起他多年在大型家电公司工作的经验看,宏碁单纯多了,“这里至少不会只靠家族因素出头,有的问题只是协调与管理的问题,宏碁的企业‘公司政治’问题已算轻微的。”童子贤对他的观点深感兴趣,如醍醐灌顶般感受到大型组织管理的不易,比起it业变化多端的技术与产品,企业家把握人性与管理的难度并不相让。

  童子贤性格中有喜欢与人接触的一面,这也是他们四人集体创业后童子贤被大家推举为首任总经理的重要原因。华硕上市后,童子贤又成为当然的发言人。童子贤对各式新鲜事物都保持高度兴趣,在宏碁研发部门工作的7年间,他除了专注于研发工作,对其他领域的工作也很有兴趣,常常喜欢与不同部门的同事谈论市场趋势及公司营运状况,有些人就算不曾与他同部门共事,也都听过“童子贤”这号人物。

  鲜为人知的是,如今在童子贤堪称狭小、陈设简单的办公室里,放置一座小型透明铁柜,架上陈列的书籍中,有几本书被童子贤视做是“华硕管理圣经”。例如由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所著的《十倍速时代》,及日文翻译而来的《现场改善》等。童子贤说:“每当有员工犯规,根本不必长篇大论说教,只要翻开书本让他们自己品味阅读即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错误书上早已有解答。”

  曾经有一位华硕员工,以满怀歉意的口吻对童子贤说:“对不起!我有事情要耽误你一个小时。”童子贤当下回答:“不对啊!我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员工及干部问题,让大家安心工作、发挥潜力,为什么要说抱歉?”

  “高科技产业,不是单靠壮观的机器、资金便可以撑起来的,重要的是人与管理。若说it业机器、厂房是武器,管理则是在适当的时候扣下扳机。”童子贤说。如今的童子贤已经深黯企业管理之道了。

  童子贤让贤

  在童子贤心目中,华硕能有今天,能够获得亦师亦友的施崇棠拔刀相助,是关键要素之一。

  事实上,从创业开始,“寻访千里马”便是他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千方百计从宏碁请来师父施崇棠出马 相助,则是童子贤求才历史中最辉煌的一次“战果”。

  当年童子贤在宏碁时,施崇棠曾担任其主管7年之久。自从决定离开老东家创业后,和师父立刻从昔日的友好同事关系,急转直下成为互相对立的敌我两方。由于从事领域相同,华硕和当时由施崇棠领军的宏碁团队,曾有多次“狭路相逢”的例子。

  对it厂商而言,争取获得与intel的合作,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计算机展,因为事先获知施崇棠将于第二天早上8点钟和intel主管进行会议,取得优惠供货条件,于是童子贤携同其业务副总经理李聪荣半夜急电至intel主管的下榻旅馆,双方敲定一大早7点钟早一步展开会议。为“防堵”施崇棠,随时随地紧盯其动向,成为华硕最重要的“任务”。要不就是早先一步拜访客户争取商机,万一不幸落后,也得随后跟上“灭火消毒”,以避免重要客户遭侵蚀流失。时日一久,童子贤心想:“干脆把师父找来一劳永逸。”

  为了争取施崇棠,童子贤曾有多次半夜还“赖”在施家不肯离去的纪录,或许是诚意感人,终于“磨”得师父点头允诺。华硕创立4年后施崇棠辞去宏碁个人计算机事业处总经理职务,正式加入华硕。童子贤则自动“退位”为副董事长,由施崇棠同时担任华硕董事长与总经理要职。

  除施崇棠外,华硕业务副总李聪荣,亦属童子贤与经营团队早期求才主要“战绩”之一。“经营事业犹如打仗,先攻下城池后,再回头整顿,而不是一开始便强调踢正步,浪费时间。”童子贤说。李聪荣为宏碁集团资深业务大将,原先和童子贤等人并不相识,只是互闻其名。当年求才若渴的童子贤,从业界人士口中获知李聪荣是一位“有能力的人”,于是再一次充分发挥“三顾茅庐”精神。最后李聪荣终于离开已任职10年的宏碁,加入当时还未成气候的华硕电脑公司。

  施崇棠掌舵华硕后,又多次运用个人的影响力,陆续从业界其他知名公司吸引到诸多关键人才加入。就这样,在施崇棠、童子贤等创业伙伴的连手并进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华硕管理班子的搭建,组合成一支足以攻城掠寨的战斗团队。

  意外之财的零期望值

  不借钱而小心控管财务,成为华硕的特征与能力之一,也是华硕安然渡过脆弱的创业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童子贤见过许多技术及能力一流,但甩不掉财务困境的创业者,因此,在创业过程中,童子贤一直在努力防止初创立的华硕有太多经营变数,例如自创业以来,华硕自身几乎从未向银行借过钱。

  在童子贤看来,it产业的真实面貌是,产业机会绝佳但风险也不小。多年来,童子贤注意到台湾it业产值一再倍增,而电脑公司的名录却越变越薄。无论是美国硅谷、中国台湾乃至全球,产业因源源不断的创业者投入活力而获滋润,但那些令人警惕的失败的创业故事,其实离童子贤们并未太久太远。

  然而,在外界给予华硕产品制造、经营管理各方面众多肯定掌声同时,华硕略嫌保守的财务政策,遭受非议最多。关于此点,童子贤有其一贯坚持。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非投机生意。对企业而言,财务是基石,而不是冒险。it业的变化太多,不应再去冒第二种、第三种风险。”童子贤说。

  华硕曾公布持有现金高达数百亿新台币,不少人因此质疑华硕为何平白放着大把白花花现金不用?“华硕现金多,其实来自严格控管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效益,对高科技产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流动资产管理”,童子贤强调,“华硕从开始成立至今,应收账款周期便维持在15~16天,这是何以华硕持有现金高人一等的原因,此外华硕对于意外之财的期望值是零,因为我们相信rd、品牌、制造技术、mis管理技术都可以累积,而具有风险性的财务操作,则可能将企业推向不可预知的变化与风险。”这成为负责掌舵华硕财政大权的童子贤的一贯坚持不变的理念。

  即使是在美元涨势凌厉,不少人质疑华硕何不大买美元赚外汇差价的时期里,童子贤仍然不为所动,并且,他不只一次苦口婆心地对外界说明,企业的财务运作,犹如解一道方程式,既然是自己出题目,又何苦把公司财务搞得如此复杂?对于操盘华硕财务的原则,童子贤再三表示:“我的责任是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让伙伴们可以在一个好的基准点上,认真把事情做得更好。”

  多元化制胜

  华硕创立之初,就对市场打出一个诉求,强调以同样的原材料,做出比其他厂商更好的商品,就像做菜一般,同样的素材、同样的佐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味道却不同。就这样,华硕凭借精湛的技术与夜以继日投入的创业精神,使素有“it产业中的黑手”之称的主机板业掀起惊天动地的革命,原本不被看好的华硕不但成为主机板之王,更成为股市之王。如今的华硕,已经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着力发展自有品牌业务,更成为华硕的战略重点。

  “我们很难把ibm定义成生产打孔卡片的公司,也很难只把惠普定义成打印机供应商,多元化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尽管我们不会忘记主机板,但华硕不会在这一领域停留下去,我们的观念是不主张用某一产品来限定公司的发展”。童子贤说。

  最近华硕捷报频传,其oem业务开拓了游戏机的代工业务,童子贤认为华硕的这一业务2003年会达到全球前10名的规模,7月份华硕更接受了来自苹果电脑公司的大单,此外,“2002年华硕在光碟机的市场占有率是全球第10名,2003年的上半年已经跻身第五名”,童子贤说,“华硕走的是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半年的成绩不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9%,下半年的增长还将超过59%”。

  目前华硕重点发展的业务方向是自有品牌的笔记本业务。童子贤此次从台湾来北京,便是来参加华硕s200n迅驰笔记本电脑的发布会。“在台湾市场,华硕、宏碁等华人品牌一直排在笔记本电脑的前两名,也就是说当地品牌强过ibm等跨国品牌,可以预见,在祖国大陆市场,笔记本电脑在未来的几年中成长率会很高,5大品牌以外的品牌被接受的程度也会大幅度提升,华硕做了7年的笔记本代工业务,已为做自有品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形势应当不错”。童子贤说。

  事实上,华硕以主机板起家,但截至目前代工业务仍旧占有其60%的业务量,下半年随着接下苹果电脑的“大单”,这一比率还会加重。两三年前,华硕曾经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自有品牌pc,但没有取得成功,因此,加重自有品牌的发展,特别是加重自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将是华硕当前的策略性重点业务。“我们在自有品牌的布局被证明曾经摔了一跤,我们会记住这个教训,以后规划会更慎重,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布局”,童子贤说,“今年计划进一步拉大笔记本电脑的经营规模,提供给自有品牌更高的竟争力”。

  拒绝遗忘失败

  童子贤表达能力很好。比起同是来自台湾的明基等企业,业内对华硕人的整体印象是朴实、努力认真、偏执真理,具有典型的工程师色彩。然而,童子贤却没有一般工程师的那份 “古板”。他能谈 产业趋势、经营理念、财会管理,能论社会人文、娱乐欣赏,对于媒体运作,以及it业以外的专业领域也都有高度兴趣。

  童子贤爱孩子。晚上下班后,他有时会心血来潮带着小孩外出看夜景,半夜也是由他照顾小孩。白天小孩打手机找爸爸,只要场合允许,童子贤一定轻声细语回应电话另一头的童言童语。

  然而,在几个华硕核心管理人员当中,只有童子贤是台北工业电子科毕业,是惟一没有上大学的华硕高管。不过,童子贤兴趣广泛,学习能力又强,许多本领都是自己看书学来的。华硕创业数年下来,童子贤除了在研发本行精益求精外,也对会计财务、生产、品管等环节深入钻研,2001年7月,他还拿下了台北科技大学电通所的硕士学位。在众多领域中,童子贤目前最有兴趣、也最有学习心得的是财务会计,有时,华硕委托专业会计师处理账务,童子贤还会适时指出会计师没注意到的细节。

  至今,童子贤不只一次告诉部属:“在华硕,别叫我老板。”除了经营管理方面重视效率,在同事眼中,平实朴素作风也成为童子贤的人格特质之一。华硕上市后股价一飞冲天,童子贤身价随之水涨船高,但童子贤清晰地认识到,创业似乎是一件浪漫而诱人的事,扬名立万之后带来的丰厚报价常常牵动人心,但所有的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并非每个创业故事皆令人称羡。在华硕创立过程中,童子贤亲眼见过比华硕的创业者们更努力、更聪明但踏错一步便创业失手的人,也见过面临成功却因人心不和而解体的企业。但是失败总是隐藏在万紫千红的成功故事背后,容易被人遗忘。

  “华硕创业仅13年,时日尚短、功过未知,产业环境需要英雄来满足想像,媒体对华硕也青睐有加,但我个人认为还不到作为一个管理典型之时”。童子贤无比感慨地说。也许,正是有童子贤他们的如履薄冰的精神,才有华硕今天的稳健成长。

相关专题: 职场风云

相关资讯

如何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
《纽约时报》传奇人物亚瑟-格布:必须永远存在一份这样的报纸,让记者尽力挖掘尽可能多的信息。 许多人都想了解《纽约时报》的传统,这个工作的挑战首先来自于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若要说这份报纸在20世纪的故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