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和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常常会发觉,关于孩子数数这件事儿,家长都有一些误会。 就比如说果果妈妈,果果已经2岁半了,妈妈很肯定地对我说:“老师,我觉得现在10以内的点数对果果来说太简单了,她都已经能一口气数到20、30了。” 我就喊来果果,指着桌上的5块积木问:“果果,你告诉老师,这里一共有几块积木呀?” 果果像唱儿歌一样数了一通:“1、2、3、4、5、6、7......9个!” 果果妈妈很惊讶,不甘心地又问了一遍:“诶?你再数数,这里一共有几个呀?” 果果又像刚才一样数了起来:“1、2、3、4、5、6、7、8、9......6个!” “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不明白。 其实这是因为果果妈妈不知道,计数能力(亦称数数)包括两个方面:「记忆计数」和「理解计数」。 一样来说,孩子会先具备「记忆计数」的能力,然后再逐渐掌握「理解计数」的能力。 果果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她只掌握了数数的第一个能力--「记忆计数」。 那么,到底什么是「记忆计数」和「理解计数」呢? 「记忆计数」顾名思义,就是把数词按照顺序记下来。 就像果果能够像唱儿歌一样数,但是她并不理解“5”到底代表了“几个数量”,所以当我问她一共有几块积木的时候,她没办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孩子在2岁左右,刚开始接触数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他通过记忆、背诵这样的方式,记住数字。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数词的名称,同时也积累一些数词顺序方面的经验,为之后掌握「理解计数」打下基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个阶段。因为只强调这种能力,不利于孩子在之后掌握「理解计数」。 那「理解计数」是什么呢?就是能够把抽象的数词和具体的物体数量对应起来。 比如说,孩子可以把“5”和“5块饼干”对应起来,知道“5”其实代表了“5个数量”,这就说明孩子掌握了「理解计数」的能力。 那在「记忆计数」的基础上,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逐步掌握「理解计数」的能力呢? 一样来说,需要孩子依次掌握以下4个基本原则: 固定顺序原则 一一对应原则 顺序无关原则 基数原则 01固定顺序原则 也就是需要孩子知道数字是有自己的固定顺序的:3前面一定是2,4后面一定是5,如果4后面是6,那就不对了。 家长应该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数积木,一边数一边念:“1、2、3、4、5、6、8、7......” 怎么数着数着,就数反了呢? 这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固定顺序原则」,他不知道6后面应该是7,而不是8。 02一一对应原则 我们还拿数积木这件事举例,你可以要求孩子用小手一边指着其中一块积木,一边数出来:“1、2、3......” 然后你观察一下,孩子指的动作和数数,是不是同时发生的。 如果是,那么说明孩子初步掌握了「一一对应原则」,知道一个数词对应其中的一块积木。 如果不是,孩子手指着一块积木,嘴里却说出了“1、2”,那就说明他没有掌握「一一对应原则」。 03顺序无关原则 当我们引导孩子点数物体时,这些物体大多时候,都不是呈直线排列的。 比如说有5颗糖果,排成一条直线时,孩子能很顺利地数对:“1、2、3、4、5。” 但是,一旦你打乱了排列,孩子有可能一颗糖果会数两次,或者直接跳过一颗糖果不数。这时候,你将得到很多惊喜的答案:“1、2、3、4、5、6、7......” 怎么会这样呢? 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孩子没掌握「顺序无关原则」,即不管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上往下数,还是转圈数,数的结果总是同一个数。 04基数原则 如果现在要求你点数一个房间里的5个人,数到最后一个为止:“1、2、3、4、5。”那这里的“5”就代表了这个房间里人的总数。 这就是「基数原则」--数到最后一个物体的数词,代表了这个集合的总数。 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实就是果果出现的问题。明明桌上只有5块积木,她一会儿说有9个,一会儿说有6个。 因为她不知道,“5”其实就代表了这5块积木的总数。 只有当孩子全部理解并掌握上面4个原则,他才真正会计数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4个原则其实有严格的顺序,孩子对每个原则的理解和掌握,都需要建立在对前一个原则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行。 很多家长总是很着急:“为什么我问孩子一共有几个,他总是会说错?” 因为「基数原则」其实是「理解计数」的最后一步,可能你的孩子连第一步「固定顺序原则」都没有掌握。 很多在我们大人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对2~3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尽可能尊重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
上一篇: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相关资讯
- 孩子公共场合撒泼打滚威胁,聪明妈妈一个举动就搞定
- 周末和几位宝妈一起带孩子去科技馆玩,一开始我只是怀着去吹吹空调凉快凉快的心态,没想到在儿童区经历了一堂育儿课。 30多平米的积木区承载了十几个小孩子(1.2米以下)以及她们的家长,在这么大点的空间里活动,也…
- 宝宝低情商的三种表现
- 尽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发挥着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情商教育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坦率地说,人们智商一样远远超出所需,而情商则恰恰相反。 高智商的人经常遇到,而情商高的人则十分少见。因此,在普遍具有足够的智…
- 孩子,努力赚钱和“买买买”同样值得拥有
- 1、 我妈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无论我把价签藏的多么隐秘,她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 如果我进门前就把价签扔了,她会立马问一句:“这个多少钱?” 遇到我买水果蔬菜回家,我妈不仅要问价钱,还要拿秤来称一称。 我妈的…
- 孩子的吹牛皮,是好胜心在作怪
- 生活中,常常会发觉有些孩子爱吹牛。父母对孩子的吹牛行为,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孩子还小,吹牛没什么;有的则觉得不能听之任之,认为一旦孩子吹牛成性,谁还敢相信孩子? 事实上,3-6岁的孩子,由于正处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