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让孩子学会考虑后果,你需要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10-11 22:52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大人的世界是个公开的“秘密”,但对孩子来说却不一定明白。所以让孩子学会思考、预见一件事发生的后果,对于他的社交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期节目我们就继续为大家献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书中,“我能解决问题”法的第五步, 讨

让孩子学会考虑后果,你需要这样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大人的世界是个公开的“秘密”,但对孩子来说却不一定明白。所以让孩子学会思考、预见一件事发生的后果,对于他的社交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期节目我们就继续为大家献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书中,“我能解决问题”法的第五步,讨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孩子学会考量做出一个决定后会产生的后果。

首先,让孩子意识到: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可能不是最好的。

孩子的思维通常是很直接的,8岁向上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但做事时大多还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父母应该逐渐帮助孩子认识到,匆忙想到的第一个解决办法有可能并不好。

这时我们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一个叫做“第一个是什么”的游戏。

1、先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的朋友肖迪取笑小孟时,小孟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他?并且要求孩子很快的回答。

2、不论孩子回答的是什么,都要接着说,“好的,让我们再想一个办法,别着急,慢慢想”。

3、当孩子回答好第二个办法时,让他们将前后两个主意作比较,看看哪一个更好。

经常做这个游戏会让孩子发觉,很多时候,思考是需要时间的,这样会让他学会在做决策时多想一些。

其次,父母尽量做到不评判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评价。

这个方法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对于父母,我们已经习惯了对孩子的行为评判对错,所以即使学习本书的方法,也很难意识到不评判孩子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性。

但却常常发觉,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对孩子的提问渐渐得不到了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在父母。

在孩子最开始提出自己想法时,由于他们思维的限制并不完美,作为父母,我们会忍不住指出其中的不足,孩子就会发觉,即使自己再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完美要求,这样就会让孩子不再愿意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将自己隐藏起来,而此时的他们考虑的更多是自己被否定的悲伤,而不是问题本身。

所以,父母应该做的是,只提出引导性问题,不做评判,让孩子自己来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得到自己想出办法的成就感,也可以让他们的思维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会自己发觉问题,关注问题本身;他们会开始理解自己的需要和他人需要差别,在处理问题时也会最大限度的将二者结合。

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做事的后果是什么,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与孩子讨论时,有意识的将陈述句变成疑问句。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两种句式带来的感受,陈述句给人的感觉是:这件事就是这样,我定了。

而疑问句给人的感觉是:这件事是怎样的,你来说说看。同样,孩子也是这种感觉,如果父母常用陈述句,孩子会觉得事件根本不是他来掌控,所以不会积极主动;

而如果改用疑问句,会让孩子感受到,爸妈是相信我的,让我来决定,我要做好。这样的感受想让孩子不积极都难。

其实疑问句的好处并不仅限于此,它还会让孩子自己拨开事情的表层,了解到事情的本质;孩子也会在考虑事情后果时,拨开外在的后果,看清内部后果。

举个例子:

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常常喜欢偷同学的日用品,老师知道后,告诉她必须停止这种坏行为,否则她会被开除。

的确,被开除的后果让女孩觉得害怕,不想被抓住,所以停止了偷窃行为。但却留下了后患,以后女孩不用上学时,或是换了环境后,她还可能继续偷窃这种行为。这就是老师只是将结果陈述给女孩,并没有给女孩自我反省和思考的空间。

如果老师能问问女孩为什么偷窃,偷窃后有什么感受,让女孩想想被偷的同学是怎样的感受、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伤害。

让女孩将这些问题考虑清楚,才会真正从源头制止女孩这种行为。因为能够阻止我们伤害他人的唯一持久动机是“我们不想伤害他们”,这种感觉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而那些只因不想被抓住而停止的行为并不可能长久。

这就是提问的力量,让孩子真正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感受。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掌握这一技巧还是需要漫长的过程的,所以父母要耐心陪伴,细心捕捉孩子每一个细微的成长。

其实不光是孩子,我们大人也一样,即使我们知道了本书“解决问题法”的精妙之处,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做到,情绪激动时也会采用自己惯有的方法,更何况是孩子们。但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坚持,奇迹总会发生的。

坚持的结果是,我们会更加理解我们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更好的平衡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如果是这样,我们还用担心孩子做出错误的决策吗?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你这么贵,一定很爱自己!
小林是我的大学室友,她的成绩特别好,人又漂亮,被大家公认为“女神”级人物。我们因为在吃上口味相投,走得格外近些。 可就这样一个女神级的人物,却一直活在深深的自卑当中。 1怎么做,都不够好 小林的整个童年都
听专家说:9月1日后出生的宝宝要不要提前入学
二胎政策将全面放开,要生宝宝的妈妈可要注意了,生孩子也要有技巧,明年9月又是一波开学季,可每年9月份后出生的宝宝,可把妈妈们难住了,“我女儿是2013年9月13号出生,如果是8月31号之前出生的宝宝,按规定2016年
周涛退春晚写给自闭症女儿的信
写这封信时,春晚恰在录制备播带。一个打工子弟的诗朗诵,突然让周涛泪流不止,她想到了不到3岁的女儿……那时,她还不知女儿已经患上了自闭症。 我亲爱的孩子: 每时每刻,妈妈都在用欣喜的目光注视着你的成长,出
家长定规矩不能过于随便
所谓规矩,一旦订立,就应该帮助孩子在一定时期内主动遵守。因此,规矩应该是公平公正、合理可行的。遗憾的是,很多爸爸妈妈在订立规矩时都过于随便,甚至只针对孩子定规矩,却把自己置身规矩之外。 这样做有很多弊
不管是谁先开始的,你们吵架后向孩子道歉了吗?
导语: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有时明知道吵架对孩子不好,明知那些话一说出口就会后悔,可事到临头还是会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