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父母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12 00:19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为孩子做得最多也最累的那一些父母,同时,他们也是最易侵扰到孩子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父母。 父母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就会让孩子感到被“入侵”,出于个体存在的本能,孩子将会用壳“包裹并封闭”住内部那个自由自在自主的自己。因此,孩子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为孩子做得最多也最累的那一些父母,同时,他们也是最易侵扰到孩子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父母。

父母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就会让孩子感到被“入侵”,出于个体存在的本能,孩子将会用壳“包裹并封闭”住内部那个自由自在自主的自己。因此,孩子也就变得屈从而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父母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影响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觉,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强,容易对孩子造成长久的心理伤害,令他们长大后幸福指数较低、依赖性较强,负面影响堪比丧亲。研究人员追踪调查5362人,从十来岁一直到年逾花甲,了解儿时父母对他们的行为限制以及长大后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显示,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调查对象,长大后比较不快乐,独立性较差。研究人员在由《积极心理学学刊》刊载的论文中写道:“儿时能得到父母温情、回应的调查对象,生活满意度较高,心理更健康。与之相反的是,(父母)控制欲强与(调查对象)生活满意度较低及心理健康较差存在显著关联。”此外,研究人员还发觉,父亲的控制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其实,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一位女性朋友。她也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家庭中,妈妈说一不二,且对丈夫孩子拥有无休止的不满、指责。于是,好脾气的爸爸成为了一个被排斥的边缘角色。直至最后,爸爸被排挤出了这个家——父母离婚了。至此,妈妈仍然在女儿的耳边,不停地在埋怨,她的父亲,如何如何不好。妈妈对女儿说的最多的话是:“你不能这样……你应该那样……你可别像你爸那样……”这个女孩长大后,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迟迟不敢走入婚姻。因为母亲的控制,早已将她画地为牢,困在一个促狭而孤单的模式里了。

是的,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往往对应的就是过得不太好的子女。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挥着“爱”的大刀,伤害着无法设防、无处可逃的孩子的身心。

父母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越强势,对家庭毁灭性越大

母亲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个强势的母亲对于家庭来说却是毁灭性的,这是为什么呢?

1、妈妈越强势,儿子越懦弱,女儿显霸道

强势女人不等于女强人。我们所说的强势,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业上。很多女强人工作中是“铁娘子”,回家就变“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业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气很大,气势很大,特别喜欢在家里说一不二,我们把这种在家里喜欢做“女王”的妻子称之为强势女人。

曾经一本书《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中专门用一章论述过,女人越强势,丈夫会很有压力、夫妻不和谐、甚至丈夫有外遇的几率高,因为丈夫在你这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只好到外面的女人那寻找安慰。近些年,我们只要看情感节目大家就能发觉,家庭里女人过于强势,不仅老公受到压制,对儿子的成长也非常不利,甚至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女人越强势,培养出的儿子不仅不会像她一样坚强,反倒越懦弱。

一个健康的家庭父亲的角色举足轻重,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常说丈夫、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仅是指男人负担这个家的经济,而是在家庭起主导作用,否则,父亲缺失或者父亲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这就跟儿子、女儿的心态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心理咨询发觉,一样来讲,当父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从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这个角度来看,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很多家庭中,关系紧张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厉害的母亲一定有个厉害的女儿;脾气暴躁的母亲,一定会把脾气暴躁的毛病遗传给自己的女儿,有时候你会发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当女儿反抗母亲的专制时,女儿也在偷偷地继承母亲的这种专制,并会顺理成章地带到她将来跟她女儿的关系中。

如果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女儿总是看到母亲对父亲存在太多愤怒的情绪,女儿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总是莫名其妙的对男友或者老公生气。在心理咨询中,遇到有个女性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总是无缘无故冲老公发火,后来在一次聊天中,问起她的父母关系,原来如出一辙,她母亲跟她脾气一样,也喜欢对她父亲嚷嚷。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这种父母认同心理,暴虐的父亲必定有个暴虐的儿子,爱唠叨的母亲必定会培养出爱唠叨的女儿,我们总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充当儿女的榜样,塑造着儿女的性格,并影响着儿女的心理成长。

强势母亲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亲。

父母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影响。

(1)强势母亲四大悲情特质:

  ①自以为是

  ②颐指气使

  ③指手划脚

  ④吹毛求疵

(2)强势母亲四大惯常行为:

  ①必须要听母亲的,凡事母亲说了算。

  ②严密监视小孩的一举一动,对其行踪和行为了如指掌。

  ③小孩的一切活动得向她汇报,必要时行为前还需得到许可。

  ④对小孩的生活盲目指点,横加干涉,无端操纵其公、私生活。

(3)强势母亲三大心理溯源:

  ①外强中干,没有安全感,不独立,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地被外界事物证明。

  ②强烈占有欲,恋女情结,将所有的感情重负压在女儿身上。

  ③从小到大,以自我为中心控制与操纵成为习惯性行为。

2、约束让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情绪不稳定,没有主见,事事都过分依赖父母。过分严厉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个性。

妈妈对孩子的管教,不同于对工作,对上司及下属。否则,会为孩子的性格塑造带来不良影响。专家分析说,现在社会有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是很成功,因此,她们苛求孩子做最好,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就遭母亲责骂,这种“强势”情绪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正常发育。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自我实现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名优秀人才,她们常把自己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们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失败。所以,很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其子女身,把自己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 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约束中变得自卑。过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这个时候孩子就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在强悍的母亲面前,女儿选择无条件认同,那儿子呢,则会出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无条件逃避。对此,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精彩的论断, “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因为,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儿子作为男性必定会跟他的父亲一样躲在无人的角落。

所以当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妻子喜欢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时,她其实也等于把这种嘲笑和奚落同样甩给了她的儿子,所以,强悍的妻子,必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她越指责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儿子也就越懦弱。

心理咨询发觉,大凡是那种强悍的母亲,培养出的不是强悍的儿子,反倒多数是软弱甚至没出息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武则天够强悍吧,夺取了李唐江山,自己称了帝,可她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懦弱,一个比一个平庸。

再说慈禧,也够厉害吧,联合恭亲王奕灭了托孤的八大臣,跟慈安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可偏偏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同治帝也是个没出息的主儿,最后逛窑子逛出了梅毒。同治的性格也很懦弱平庸,他出外嫖娼某种程度上是给母亲逼的,因为慈禧对他管教极严,对他娶什么样的皇后都要横加干涉,致使他正常的夫妻生活无法进行,只好到外面放纵自己。 这就是认同的力量。

3、强势母亲会让儿子没男子气

现在的母亲,有许多是非常能干的。在统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亲的意志和领导。这样的结果,是使父权无法体现自己的领导地位,如果一家想维持相对和谐,对于母亲的意见和建议,父亲只能是“坚决拥护”,否则就是争吵或冷战。于是乎,弱势的父亲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领导地位拱手相让。

从母亲的方面看,可能会是:

第一,母亲自己就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地被外界认可,特别是家人的认可;

第二,母亲发觉丈夫无法成为值得信赖的人,出于不安而迫不得已行使主导权利;

第三,母亲认为父亲无能且愚蠢,不会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什么事情都自己决定;

第四,母亲从小到大自我中心感强,喜欢控制与操纵他人行为;

第五,母亲有强烈占有欲,将所有的感情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在这种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确实是很不幸的。从心理学上讲,男孩的成长需要一个男性的高大形象。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很有可能男孩会认为男性就是像父亲一样,女性就想母亲一样。孩子小时强势的母亲还显现不出问题,等到幼儿期和童年期时,由于父亲的懦弱,且无法阻止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干涉,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一:男孩难于男性化。孩子对男性力量认识较少,会出现“父爱缺乏综合征”,缺乏阳刚之气,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发育较慢,并存在诸如焦虑、自控能力弱等情感障碍,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懦弱、胆小、孤僻、自卑等。当未来进入社会后,会出现各种不适状态,无法按自己性别角色规范行事,喜欢找强势的女人结婚,无法成为值得依赖的丈夫。

问题二:使孩子不敬重权威。父权丧失的家庭,会导致孩子不仅不能从父亲身上学到尊敬权威、明白等级,而且还会认为男性就是和父亲这样的。同时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对强势的母亲,往往会本能的讨好“强者”,尤其是男孩,他们也会跟着母亲,在不知不觉中反抗父亲,不重视父亲的意见。

问题三:使孩子受到过度保护。母亲过于强势,是其安全感不足的表现,会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保护者。害怕自己担心的问题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只要是不利于孩子的事情,都想过滤一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避免发生。于是,母亲包办所有事情,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求孩子跟着她走,最终孩子就会什么都不会,完全依赖母亲,更加印证了母亲的想法。

问题四: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强势母亲往往是能力出众和是完美主义者,会把培养孩子当成自我实现的方法,苛求孩子做到最好。于是在无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孩子身上。不能否认,这些强势母亲付出很多,但恰恰是这些“付出”,使孩子感到压力,容易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成年后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问题五:让孩子难于独立。强势母亲不仅丈夫面前强势,也在孩子面前强势,不容许孩子说“不”。长期处于母亲的强势控制下,自然忽略孩子的特性和感受,孩子在生活中独立做决定的机会不多,一切都由强势母亲教导、指挥、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承担,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和面对生活的能力,形成对母亲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

问题六:孩子学会消极抵抗。强势母亲使孩子失去自我,感觉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母亲,内心无法产生做事的动力。孩子在强权压力下,知道抗争是无用的,虽然内心在说“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顺从,这也是孩子感觉只有靠消极抵制才能有自主权。于是,孩子面对自己不能掌控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磨洋工就出现了。

问题七:孩子难于学会社会交往。父母是孩子最早认识的同性和异性,和他们的友好相处,能让孩子习得长大后与同性异性朋友相处的方法,这决定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在强势母亲的管理下,这种社会性的交往变形,使孩子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绝,习惯于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防御模式,使其有被社会孤立的倾向,难于融入社会。

问题八:强势母亲会导致“恋母情结”出现。强势母亲由于投入的爱越多,期待的收获也就越大,母子联结也越深,甚至还会把儿子当作“替代配偶”,作为情感依托的唯一对象。最后有可能渴望占有儿子,以至于渴望分享儿子所拥有的一切。这样使孩子难于摆脱母亲影响,获得真正的自我。这在成年后,使男孩难于认同其他的女孩,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母亲。

综上所述,母亲过于强势,或与孩子接触多的母亲,必须让孩子在自己的心目中对父亲有良好的认知和正确的印象。实际上,一个聪明的母亲,总是会给父亲机会,让孩子随时感到父亲的存在,而自己尊重丈夫,则是最好的体现父权的方法。

当然,做父亲的不能逃避责任,也要争取多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上来。最后,需要知道的是,强势的控制有时未必是强权控制孩子的思维或情绪,也可能是温柔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

养孩子,最难的是不打扰。对于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尤其需要学会这一点。控制欲太强的父母,似乎总有一种担心:如果我放手了,那不就成了放任不管了吗?孩子不就会变坏了/遭遇危险了吗?

控制欲强的父母,需先学会放手

放手,而不放任

要减少控制,做到“放手”而不“放任”,的确是需要把握火候的。

比如,孩子刚学走路时,平衡感还未发展得很好。所以,孩子会主动牵住你的手走路,这个时候,你给以必要的扶持才不是“放任”;待孩子力量、平衡足够的时候,他又会想要甩开你的手,这个时候,你松开手,大胆地允许孩子向前走,这就是“放手”。独自前行的孩子,前行之时,也许还会遇到路途不平坦,心中有畏惧,还希望能够再握住你的手,此时,你守护在身边,及时施以援手,这就是“放手而不放任”。

相反,若孩子想要离开之时,你负气地说:“好吧,你自己走吧,走了就别再回来找我!”再或者,孩子离开了又想要回身找你时,你冷嘲热讽地说:“当初不是你自己要走的吗,怎么着,还是不行吧,离了我你怎么办!”这些,就都是控制。

再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父母放手,其实并非完全不管不顾。而是与孩子商定好基本的规则/日常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认可,引领孩子见识更多的外部世界、促进孩子的学习热情等等。具体题目如何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否做错,考试成绩如何,更喜欢哪一门功课,更偏好何种兴趣爱好,等等,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即可。这就是放手,而不放任。

相反,若父母像监工一样,360无死角监督孩子的学习,甚至把学习变成亲子角力的战场,充满各种威逼利诱,那么,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入侵”,就是控制。

在整个过程中,父母需明白,孩子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做父母的,有权给孩子必要的建议、引导、支持,而孩子,同样有权采纳或者拒绝我们。保证这一点,亲子间的控制,就会少很多。

父母需学会厘清“界限”

有妈妈抱怨:我女儿读小学,我发觉她做题马虎大意,写作业也会偷工减料。为此,我反复跟她强调,甚至忍不住发火,可是还是没用。我知道,我总为这个跟她发脾气,对她对我自己都不好,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显然是个界限不清晰的妈妈。

每个个体活着这个世上,都是独立的,为了更好地存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就好比,一个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界。人亦如此。对于身体而言,皮肤就是我们抵御外部环境和各种细菌侵袭的第一层界限。同样,我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个界限。正是这个隐形边界的存在,才让我们会对某些事,某些人更有感觉、更富热情,而对某些人和事则无感。

对于上面这位困惑的妈妈而言,她在界限问题上,犯了两个错:

第一,她突破了女儿的边界。因为,她对女儿的学习方面的事情,反应太激烈了。如上一段落地提到的,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也许恰恰是妈妈的过激反应,才像放大镜一样,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了一个“大问题”,甚至固化了下来。

第二,妈妈自己主动地让他人(女儿)突破了自己的边界。确切说,不是女儿气到了妈妈,是妈妈允许女儿来气坏自己。没有妈妈的“邀请”,女儿没有能力在学习一事上,激起妈妈如此大的反应。

这位妈妈,她的早年应该就是在不清不楚、互相侵犯的界限关系中长大的。要想这种糟糕的模式不持续下去,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自我成长。

最后要提醒,那些为了孩子的“各种问题”而困扰的父母,请觉察,是否问题背后,不过原则自己的“控制欲”在作怪?育儿先育己。若不然,糟糕的模式还将会一代代复制下去。这就是所谓的“代际遗传”。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孩子读不懂没关系,顺其自然感受阅读之美
阅读能让一个人更静心、更深刻、更热爱思考。因而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可以帮助宝宝滋养心灵,从中获益。 作家宁远在一次专访中是这样描述和女儿一起阅读的。我女儿现在读的书不少,虽然她只有三岁,说是她在读书,其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
19岁怀孕 离婚 再婚又离 身患癌症 却把儿子培养成美国总统
昨儿个读了一本女性教育孩子的传记,特别受启发,写出来给大家分享。 如果说,咱们身边有个女孩子,叫安·唐纳姆,长得又白净又漂亮,家里条件又好,老妈是美国夏威夷银行首位女副总裁。 这就是白富美的童年照片 结
用手机哄孩子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智能手机代替玩具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孩子们确实能从智能手机中学到很多东西,并能体验到很多的乐趣,但是对于控制力比较弱的孩子们,过早频繁使用手机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父母让孩子迷上了智能手机? 小孩子迷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特长?这是可能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 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