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当急性子的父母遇上爱磨蹭的娃,磨你没商量!

发布时间:2020-10-12 10:02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我们平时工作中总是动不动就要和“拖延症”做个斗争,可如果你家里再有个爱磨蹭的宝宝,你是不是感觉到既无奈又痛苦?其实,现在的孩子爱磨蹭是比较常见的,吃个饭、喝个水都拖拖拉拉的,就算你在旁边碎碎念着道理,孩子可能还是该磨还磨,这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1

我们平时工作中总是动不动就要和“拖延症”做个斗争,可如果你家里再有个爱磨蹭的宝宝,你是不是感觉到既无奈又痛苦?其实,现在的孩子爱磨蹭是比较常见的,吃个饭、喝个水都拖拖拉拉的,就算你在旁边碎碎念着道理,孩子可能还是该磨还磨,这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当急性子的父母遇上爱磨蹭的娃,磨你没商量!


1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性特点。  

孩子在2-6岁的时候,父母可能会经历着种种被磨蹭的煎熬,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慢、吃饭慢、穿衣慢、走路慢、甚至就连玩个游戏都会慢……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的稳定性又不好,做事情的时候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然后这速度可能会被降低或是打断。有的小孩子动作不熟练、协调性也在发展中,所以动作上也会缓慢。通常我们父母赶时间没有很多的精力等着孩子,就很容易抱怨指责孩子做事磨蹭,长期这样循环下来孩子的惰性会因此越来越强。

2家长包办代替成习惯  

平时父母自己要注意,如果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这一点就更需要注意了,因为老人容易溺爱孩子。比如平时一日三餐这事吧,只要孩子自己吃饭,我们嫌太慢,常见做法就一把拿过孩子饭碗去喂饭;穿衣服慢了,妈妈就帮忙去给穿;孩子整理小书包丢三落四,父母就亲自去整理……这样下去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反正会有人会来帮他的。

3这些事我很抗拒、没有兴趣”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觉,孩子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拖拉磨蹭。遇到孩子喜欢的事他们行动也挺快的,遇到不喜欢的有意见的事就且磨呢,比如,过了一个周末到了周一,很多孩子会慢吞吞不想去幼儿园,想要通过磨蹭来达到目的;孩子想要看动画片,妈妈要求先把地上散落的玩具收拾起来,这个时候孩子心里不高兴自然也不会痛快的收拾玩具。

4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总是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间长一点。孩子也很聪明,他会发觉每当自己“磨蹭”时候,爸爸妈妈就会主动帮忙,最重要的是有机会多待一些时间,所以,做事的动作都会很慢,尽管可能会面对父母的批评与指责。

5孩子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会有自卑心理,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出错、害怕被别人说,所以做起事情来畏畏缩缩的,也就显得磨蹭了。其实孩子的内心是很挣扎的,越是没有信心就越做不好,如果父母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一受打击反而会更慢了。

6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事情太多  

早上一睁开眼睛本来就是穿衣起床的事,结果发觉昨天没搭完积木在旁边呢,那我就先玩一会吧,正在洗着小脸呢就听见外面奶奶喊着“开饭了,快吃饭”,过去吃饭又看到爸爸妈妈玩手机呢,那我也凑热闹玩一会,要不然就不吃饭……所以很多时候本该做的事就是被分心耽误了,自然也就拖拉起来了。

7父母过于着急  

如果你是个急性子的父母,可能经常希望你的一个要求、指令被孩子接受到就马上做出回应,可往往会让你越来越急。因为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是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当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时,孩子觉得自己做得算快了,可父母觉得还是慢,就会催促不断。

相关专题: 批评兴趣磨蹭

相关资讯

爸妈会鼓励 BB做事更主动
1 养出个积极主动的珍宝是不少爸妈们的愿望,但是真实的情况确是,不少珍宝做事是拖拖拉拉,爸妈说一下才动一下,真是令人纠结啊! 所谓“主动”,便是内心要会自发地想去完成事情,所以靠啰啰嗦嗦当然是无法让孩子内
孩子不专心怎么破?八个妙招帮孩子重建专注力!
前一阵带六六去朋友家玩,我和朋友聊天的一个多小时里,六六始终自顾自沉迷在磁力片世界中,而朋友家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却一直闹腾。朋友说:“六六真乖,不到4岁,你怎么把她的专注力培养的这么好?” 我笑笑,
孩子一生仅一次大脑发育高峰期,错过不可逆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在决定孩子智力水平的因素中,遗传因素你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给宝宝提供大脑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以及创造后天的学习环境! 而 孩子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生仅有一次,错
画画竟然是孩子最好的智力开发,今天才知道!
很多家长以为让孩子背背唐诗、认认字母、学学儿歌就是学前最好的智力开发了,果真如此吗?有科学家认为,画画是更好的智力开发,你知道为什么吗? 记忆力更好 也许看到孩子毫无“艺术感”可言的绘画,大人们的第一反
如何教宝宝学会分享
教宝宝学会分享,其实可以这么来解释——教宝宝发自内心的去关爱别人。能让宝宝发自内心的去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这是父母必须要教宝宝做的。在宝宝分享的同时,父母一定要保证这个分享是在宝宝可以承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