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看不惯,离不开,隔代教育问题多,可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12-09 21:4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隔代养育纵然有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事实上在我的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处得非常好,老人也能找到自己带娃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隔代育儿,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五大原则。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原则一:建立「优先」关系,掌握育儿主动权,

隔代养育纵然有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事实上在我的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处得非常好,老人也能找到自己带娃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隔代育儿,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五大原则。
看不惯,离不开,隔代教育问题多,可我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原则一:建立「优先」关系,掌握育儿主动权,父母要有「断奶」心态

十月怀胎,我们曾无数次的幻想过孩子的样子。当他真的呱呱坠地来到这世上,却发现孩子和我们想象中的如此不同。

我们和孩子虽然有着血缘关系,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和我们建立起了自然亲密的关系。

事实上,所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都需要通过照料孩子的过程,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良好的隔代教育,并不意味着把孩子交给老人,又要求老人按照年轻人的方式来养育。相反,我们需要成为最懂孩子的人,掌握住育儿的主动权。

老人精力有限,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到高中、大学,(没有歧视的意思)而年轻父母则要承担起引导孩子至成人甚至直到他拥有自己的家庭。

因此,老人只能是辅助,年轻父母一定要有 「断奶」心态,照顾孩子主要是年轻父母的责任与工作。

著名的神经学博士、育儿专家 Montanaro 指出:出生后的前两个月,对婴儿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称为「共生期」。

共生是指「一起生活」,说明两个生物体在特殊的情况下彼此需要,因为双方都能给予和接受为延续生命和提升品质的必需品。

在共生期内,最常照顾孩子的那个人,会与孩子建立最偏爱的「优生关系」。这个人通常是母亲,因为母亲是能给予孩子食物:母乳。

老人之所以插手孩子的养育,绝大多数原因在于父母不懂照料。

然而,如果在孩子出生后重要的两个月内,(共生期)父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孩子的照料,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彼此,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关系。育儿也会变得游刃有余,老人不会再说年轻人不懂照顾孩子。

掌握育儿的主动权,始于共生期时「双手原则」的三方面重点养育:

a. 拥抱 Holding

b. 照料 Handing

c. 喂养 Feeding

之所以称为「双手原则」,是因为玫瑶老师认为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我们亲自用有温度的双手参与育儿。

当我们拥抱着婴儿时,不仅仅是支撑他的身体。拥抱代表着接纳,意味着向婴儿传递信息:嘿,亲爱的,你在我的怀里呢,你很安全!

我们拥抱孩子时,手是柔软有温度的。这和提一袋土豆、抱一个箱子完全不同,中间相隔的是温柔的动作和感情的温度。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可以通过我们的拥抱,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好的人。我们会积极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回应,使得亲子间的关系能够最好地被建立起来。

当我们用双手照料孩子,给孩子温柔的换上尿布、给予孩子甘甜的乳汁,(或者父亲的奶瓶喂养)孩子可以将这种为了获取食物的拥抱,转化成为亲密关系之间的拥抱。

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不会忘记,孩子在自己怀里饱饱地吃完奶后咧着嘴的幸福微笑。这种微笑有一种让人融化的力量,激励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照料。

通过重复的喂养,孩子会从中学习到如何与他人产生关系,如何分享彼此。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成为了最懂孩子的那个人。

原则二:巧用「金字塔沟通法」,隔代沟通不再是难念的经

读懂孩子、建立关系是处理好隔代养育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绕不开的还有和老人的沟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隔代养育的「角色阵地」中解脱出来,着眼于全家对孩子的关爱为最终目的,而非对自我角色的阐释。

在我和婆婆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育儿分歧就是孩子的辅食添加问题。对于孩子的添加辅食,我更注重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因此从孩子 7、8 个月开始,就提供一些软烂的手指食物让他自己抓着吃。

然而老人却有不一样的看法: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能吃进去多少?营养跟不上怎么办?大块的食物噎到了怎么办?食物被孩子扔的到处都是,清理也太麻烦了!还不如我用勺子喂!

像这样观念不一致,导致的隔代养育问题有很多。

我们可以试试「金字塔沟通法」。

金字塔沟通法,包括三层,分别是目标(Goal)、信念(Belief)和行动(Action)。

第一层:明确统一的目标。

第二层:描绘美好的信念。

第三层:沟通即将进行的行动。

比如说辅食喂养的分歧问题,后来我是和老人这么沟通的:

-- 妈妈,我明白你是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吃饭,营养均衡。这样对孩子身体好,身体好了生病也会少。

(明确统一的目的)

-- 孩子学习吃饭有一个过程,我相信随着孩子的不断练习,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吃饭香、身体棒的孩子。我理解您的想法,也很感谢您总是为孩子考虑,那么细心和周到。

(描绘美好的信念)

-- 我和孩子爸爸下周准备去学习一个线上的营养饮食搭配课程,也看看学习一下其他有经验的父母是如何保证孩子营养摄入的同时又能让孩子保持吃饭的积极性。过程中我们也根据孩子的情况综合判断、逐步调整。我们也会把过程和结果都告诉您,孩子吃饭的问题请您放心。

(沟通即将进行的行动)

当我们有效地利用了「金字塔沟通法」,着眼于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就可以有效化解矛盾,找到隔代养育的沟通解决方案。

原则三:不在孩子面前争吵,谁的父母由谁来负责主要沟通

无论隔代育儿有多少意见的不统一,我们都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面对父母、甚至婆媳、翁媳之间的吵架,声嘶力竭的场面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无助和恐惧。

孩子并不明白争吵的原因,也没有办法解决。但是会折射信息,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才导致了家庭争吵。

大人争吵,孩子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育儿意见明面上的不统一,还会让孩子进行自我拉扯,耗费孩子成长的能量。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经做过近 300 小时的家庭育儿观察,其中一个叫小小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让我印象很深刻。

3 岁的小小和奶奶在一起时,上完厕所都是奶奶帮忙提的裤子;小小爸妈则鼓励孩子自己穿。

有一个周末,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在家,妈妈带孩子上完厕所后,让小小自己提裤子,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要大人帮忙提。

「自己提 - 不要 - 自己提 - 不要」,妈妈和孩子就这样陷入拉锯的循环。这时奶奶过来说:妈妈你就帮忙提一下裤子呗,多大点事呀!

小小看到有人「撑腰」,于是更加找到自己不提裤子的理由了,在小马桶上一坐就是半小时,和你赌气。

其实如果奶奶不在的情况下,小小一般都会自己提裤子的。但是因为当着孩子面争执的结果,老人和父母的规则都彻底失去效应,孩子两方的规则都不遵守,失去了界限。他甚至为了赌气表姿态,直接坐在马桶上半小时不起来,过后还半天不吃不喝。

针对这种情况,妈妈后来比较聪明的办法是:谁的父母,谁来负责主要沟通。她决定让孩子爸爸和奶奶做一次深层次的沟通,分析其厉害关系。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育儿风格,即使无法做到观念一致,至少要做到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不插手,否则双方的规则都会失效。

老人平时带娃挺辛苦,父母来带的时候,老人可以做点轻松的事,看看电视、打打太极,其乐融融岂不乐哉?爸爸和奶奶这么一沟通,老人心里一下子就想开了。

从那以后隔代育儿的拉锯和冲突减少了许多,也减少了孩子与我们拉锯的能量。孩子把这些能量用在探索世界、与世界互动,这是多么美好呀!

原则四:定下家庭里育儿的「意见领袖」,实现育儿观念基本一致,减少孩子不必要的行为试探

随着社会的变化,育儿方式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一个人带几个小孩,现在是几个人带一个小孩。

同一屋檐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甚至保姆几个人同时围绕着孩子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处的年代不同,育儿的方式方法也是天壤之别,很难做到育儿意见的统一。

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年代的爸爸和妈妈,也有可能爆发育儿理念不一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定下家庭里育儿的「意见领袖」是一个好办法。

「意见领袖」,顾名思义这个人在家庭中是比较有话语权的人,能拿定主意的人。比较理想的是这个人逻辑思维比较清晰、行为果断、原则性强。

他不会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一哭二闹就随意妥协。这种行为特质,男性力量会占上风,爸爸会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有一年万圣节,那时孩子 3 岁不到。我们在回家的小区路上,遇到了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们在派发万圣节糖果。

他们看起来像是小区的物业管理者们,但是我并不确定。他们给孩子派了两颗糖果,孩子很喜欢,马上想打开来吃。

我开始犹豫了:孩子 2 岁前从没吃过糖果,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吃一颗糖,大家一起高兴高兴,不也挺好的吗?奶奶也是觉得孩子吃点糖,无伤大雅。

此时,我看到了爸爸皱起的眉头,很显然他有不一样的观点。我知道如果此时我和奶奶表现的和爸爸不一样,孩子一定会哭闹着要吃糖。于是我说:我看出来你很想吃这颗糖,或许你可以问问爸爸,如果爸爸说可以吃,那么你就可以吃。妈妈、奶奶和爸爸的意见是一样的。

爸爸的回答很简单明了:陌生人给的糖不能吃,况且这个糖包装纸上面也没有写生产日期。让我们回家喝酸奶吧。

爸爸说完后,孩子竟然同意了,马上说要回家去。

我不得不佩服爸爸「意见领袖」的力量,男性的语言果断、简练,发挥优势可以很好的减少孩子不必要的行为试探,让育儿变得更加轻松有效。这种力量在隔代教育里,也是屡试不爽。

原则五:尊重老人的边界,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老人带娃也需要成就感和价值感

在隔代育儿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老人尊重我们育儿的选择,同样的,在老人单独带娃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尊重老人的育儿方式。

老人也需要被尊重,面对新时代的孩子,老人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摸索出带孙子的经验。他们需要机会体验、试错、调整,才能更好的带好孙子孙女。

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彼此不同的育儿观点互相冲击,或多或少都会给老人带来影响。

就像我的婆婆刚开始不认可孩子自主进食的辅食添加方式,但是在看到我的坚持后,孩子吃饭确实吃的不错。后来我发现老人单独带娃的时候,也开始尝试这么去喂养孩子了。

当他们帮助我们独自带孙子的时候,只要在不伤害孩子的原则前提下,他们也有权利综合自己原有的带娃经验养育孩子。

在不断的试验中,如果我们能及时的看到老人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他们也会感受到带娃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如此,隔代养育不再是难念的经,而是可以一家其乐融融,各司其职的状态。正如歌德在《浮士德》里说的:

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一定可以让隔代养育变得更加简单而美好,孩子也会拥有更多有的能量,更独立地走向未来的人生!

"小编整理不易,小礼物走一走,万分感谢!"
赞赏
漂亮女人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相关资讯

智商随妈,性格随爸?这回听听专家怎么说!
相信不少人,都曾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智商随妈,性格随爸」,所以这句话究竟是戏谑,还是有那么点道理呢? 这次我们为大家请来了遗传学和脑科学领域专家,来好好唠一唠智力与遗传的事儿~ X 染色体与大脑发育有关 但…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身为爸爸的你应该看看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性一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父亲很容易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导致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往往会以事业为重,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
泪目!失散14年,《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终与儿子相认!
今天有这样一条新闻一整天都挂在热搜上让千万网友泪目那就是 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 与儿子孙卓相认 2003年,孙卓出生2007年10月9日晚周岁三岁半的孙卓被人拐走 图片来源:微博@孙海洋寻儿子 2014年打拐题材电影…
这些交通安全知识,请让孩子知道!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发生近20万起交通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能避免一场惨剧的发生!交通安全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安危。 刚刚过去的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长期陪伴”和“缺少陪伴”的孩子,10年后差距竟然这么大……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反复讲什么道理。 而是在以身作则的陪伴中影响着孩子。 在高质量的陪伴中,用安全感滋养孩子 。 陪着孩子的时候,切记一定要人在、心也在。 ——凯叔 陪伴的缺失,对孩子 危害有多大? 有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