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那么孩子性格的形成跟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千万要注意了!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比如,有的人含蓄内敛,不喜欢多说话;而有的人则热情活泼,喜欢与人打交道。人与人的性格之所以不一样,多是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 事实上,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的发展是自发的,我们没有办法对其施加直接的影响,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父母的权利和威严来迫使孩子服从我们,但是却不能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成长和发展。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科学地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生活环境,协助他们顺利完成成长发育的过程。 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曾在实验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刚出生的小鸭子,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如果见不到自己的妈妈,就会认定第一眼看到的动物为妈妈,然后寸步不离地跟着它,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小鸭子的认母行为便会自行消失。这一阶段被称之为敏感期,也叫做关键期。 其实,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同样具有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中,孩子会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于特定信息异常敏感,比如运动、语言、行为等,这一时期一旦过去,这种对特定事物的敏感性就会随之消失,他也就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实如此,0~3岁这个时期对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儿童在这一时期受到影响、伤害或者是其他不良的影响,性格就会发生偏离,就会出现缺陷,由性格异常带来的缺陷会在儿童的心理和智力上留下痕迹,从而改变孩子的一生。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因自由空间得以健康成长,他的性格就会发展得比较完善和健全。 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性格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在性格发展最关键时期(0~3岁),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利于智力成长的环境里,他们的内心处于一种长久的饥渴状态。对于孩子性格上的种种缺陷,无论父母怎么说教、威胁,还是利诱,都将无济于事。就好比对待一个饿了好几天的流浪汉,我们想让他心情好起来,只需要给他一些食物就可以,我们骂他是个笨蛋,或者打他一顿,或者对他说教一番,这些做法都于事无补。 事实上,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被某种“工作”吸引的时候,他们性格上的缺点就会像云雾遇见阳光般奇迹性地消散。孩子一切所谓的坏习惯都没有了,在我们眼前的只是孩子热情专注地“工作”着。 性格正常的孩子与性格不正常的孩子只有一纸之隔,那就是集中注意力。一旦孩子集中注意力,你将发现:往日孩子身上那些不正常的现象都消失了,这些孩子大都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来。这可是很多父母只有在梦中才可以看见的场景啊! 然而,这些改变并无须父母做多少努力,因为几乎全部都是孩子自己来完成的。 我们要知道,孩子有一种完善自我的愿望的本性,在适合的环境中,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战胜自我,克服性格上的缺陷!治疗孩子性格缺陷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孩子放入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环境里,并且给他们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在“工作”中获取营养和快乐。 但是父母要记住:让孩子做他们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话。 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营养,更离不开精神上的养料。 如果儿童能够决定自己应该做的事,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那么一切都会正常。即使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现在也会消失。他们将不再做噩梦,不再厌食,他们的一切都将恢复正常,因为心理缺陷得到了矫正。 有的老师总是这样说:“上课的时候我在用心地讲课,用浅显易懂、幽默的话语吸引他们,可是不管我怎么讲,他们就是不好好听讲。”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学习,而是注意力不集中,使得自己无法学习。那就要求他们先集中注意力吧,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要求这些孩子,就好像是在对没有手的人说:“好好写字!”这种能力是在婴儿期形成的,此时我们无法再要求他们具备这种能力了。 既然这样,父母该怎么办呢? 有的人就会这样回答你:“对孩子要耐心,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时间久了就该好了。”然而,直到我们变成了一个老人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的品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耐心上面,以为时间一长就会有所收获。可事实上,仅仅付出时间和耐心是不会取得什么效果的。 作为父母,只有好好利用0~3岁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期,孩子的性格才会自主形成,孩子才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长要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一旦孩子开始“工作”就不要轻易打断他们。对那些惹是生非的孩子给糖果、威胁吓唬、用药物都无济于事,家长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用“白痴”这样的话来侮辱孩子。这些对孩子是没有帮助,孩子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 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孩子们创造性的活动,那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 父母在婴儿期的一些错误做法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我们不能忽视孩子在婴儿期的成长,我们要让孩子在婴儿期就得到足够的机会充实大脑。 孩子性格出现缺陷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们缺少创造性的活动。不能创造性地进行活动,孩子一样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要么独自待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玩耍,除了睡觉什么也不做;要么就是大人们什么也不让孩子干,替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的最大弊端就是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时间长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从而丧失了自信。 一个人心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0~3岁正是塑造孩子性格,培养其对周围事物适应能力的关键时期。 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之前性格上形成了缺陷而没有及时治疗,等孩子到6岁的时候,他身上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特征,而且这种缺陷已经根深蒂固,在以后的日子里很难再改正了。 6岁以后,这些缺陷就会影响到第二个阶段的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就不会表现出这个年龄本该有的道德水平,而且智力水平也可能会低于正常人,无法形成自己的性格,无法学习。在最后一个阶段,这些缺陷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最终使得这个孩子变成一个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不仅如此,孩子适应社会的性格只能通过自我实践才能得来,成人对儿童性格的发展只能通过说理和劝告,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的思想加以影响,而父母的命令在很多时候不仅无法改变孩子性格,反而会让其性格朝反面发展。 如果不能顺应孩子的天性、本能,无论多么聪明能干的父母都无法教出孩子的性格,因为孩子的性格不是可以随便打造的。 父母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遵循孩子的自然天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教育、巧妙的引导,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干扰和阻碍。如果能做到这些,孩子自己就能够培养自己的性格,并将自身的性格完善和健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都是靠自己形成的。 我们人类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平等看待儿童和自己的话,就会发现,虽然世界上的人各不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倾向,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倾向。这种倾向虽然没有被人们意识到,但是它却在潜意识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 无论如何,人类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儿童应该生活在一个有趣的环境中。母亲不要为孩子提供不必要的帮助。当孩子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断他们。和蔼可亲、严厉指责和药物对于正处于心灵饥饿的孩子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就像当一个人正在挨饿受冻,我们却去骂这个人是傻瓜、痛打他一顿,或命令他心情好起来一样,这些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这个人需要的是食物,其他东西都没有意义。对于心理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严厉与和蔼都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人类是拥有智慧的动物,他们需要物质上的营养,但更需要精神上的营养。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 人类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果儿童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善自己的心理,那么将不会有任何问题出现。儿童所面临的问题都会消失,他们也不会再做噩梦,他们的消化也会恢复正常。因为他们的心理恢复正常了。 因此,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孩子的发展扫除障碍,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合适的时间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使人类本能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
相关专题:
宝宝生活护理
相关资讯
- 什么才是孩子最好的药?宝宝用药存在哪些误区?
- 孩子总是会生病的,那么就需要给孩子吃药,那么孩子比较小,什么样的才是孩子最好的药?宝宝用药存在哪些误区?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过度关爱,导致我国生病儿童在服药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有些家长认为最贵的药就…
- 孩子上吐下泻是咋回事?
- 入冬以来,温度忽高忽低,医院里白天晚上都是热闹非凡,医生加班加点还是看不完,原来近期是诺如病毒的流行。 诺如病毒(NoV)是什么 个人觉得至于诺如病毒是什么样子,多少个基因型、多大的分子量,不是宝妈们关心…
- 最伤害身体的9种饮料,你的孩子还在喝吗?
- 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护理都很关注,对孩子的饮食规律也研究不少。虽然我们都知道不能常喝饮料,但他们对孩子健康的危害,你又知多少呢?…
- 如何给孩子“断母乳”
- 大概最理想的断奶 方法就是自然离乳,但是很多妈妈和孩子都没办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断奶大概有几个问题,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更平静的断奶,如何缓解断奶过程中妈妈乳房肿胀等疼痛不适;如何减少乳汁的分泌;断奶后…
- 孩子零食挑选有标准,这样挑不出错!
- 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但是吃多了零食对小朋友并没有好处,该如何挑选宝宝的零食呢?孩子零食挑选有标准,这样挑不出错! 智慧君姐姐家的两个孩子一直瘦瘦的,每次回家聊到这个话题,妈妈总是抱怨:“还不是因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