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发布时间:2020-10-11 20:4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先看两张图 论图1与图2的区别 不都是“宝宝打人啦”吗?没有区别啊! ▽ 看宝宝的眼神 这个世界上 就没有人能理解我吗 ▽ 不 是你绝望太早 ↓ 今日献上宝宝翻译宝典 之 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怎么办 宝宝语言、行为翻译: 情景一:哇,我好喜欢你这个宝宝啊! ①我有我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先看两张图

论图1与图2的区别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不都是“宝宝打人啦”吗?没有区别啊!

看宝宝的眼神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这个世界上

就没有人能理解我吗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是你绝望太早

今日献上宝宝翻译宝典

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怎么办

宝宝语言、行为翻译:

情景一:哇,我好喜欢你这个宝宝啊!

①我有我的探测仪

越小的孩子,越没有象征化的能力。他靠实打实的接触,才能对眼前的这个东西有点明白。

比如,两岁的孩子为了知道塑料是什么,把塑料放在嘴里吃起来,你跟他说,不能吃进去,他还是会继续,然后你就只好掰开他的小嘴巴了,把那个鬼东西找出来。

再比如,你刚刚给他煮了小馄饨盛到小碗里,他马上就要抓起来吃,你跟他说,很烫,要等等,没用。他不知道“烫”是什么,那个时候,他只想抓起来吃或者抓起来玩。你只能抓着他的小手去摸很烫的东西一下下,他不由自主缩手了,才可能懂了什么是“烫”,但下次,他可能还是要这样再来一遍。

这就是1-3岁的小宝宝的特点,他们不像成年人,你说很冷,我就知道那得多穿点,你说很烫,我就会很小心,你说那是大便,我绝不会摸。因为这些对我们成年人来说,都太熟悉了。成年人根本不需要每次看到大便,都要用自己的脚踩踩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个阶段的宝宝,就是用身体的一部分,尤其是嘴巴,来接触周围的很多东西。一句话,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嘴巴是最可靠的探测仪。

大家肯定见过,一个小宝宝咬另外一个小宝宝的状况吧。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②人家只是喜欢她

2-4岁大一些的宝宝,除了用嘴巴以外,他们逐渐可以再信任另一个探测仪了,就是自己的手或者脚。用手抓抢玩具、使用手臂的力量爬栏杆、用手抓别的小朋友的头发、脸,可能还会用脚踢别的小朋友。

小孩子之间的交流,跟我们绝不一样,我们认为只有讨厌一个人,才会去抓那个人的脸。因为“抓脸“被我们理解为是欺负人的行为。我们赋予这个行为一个意义,但这个意义在小孩子之间,不一定是真实的。也就是孩子在没有被欺负的时候,父母认为孩子被欺负了,这是典型地投射。结果是,孩子丧失了和其他孩子自由打交道,并且从互动中了解自己的真实体验的空间。

宝宝用力地抓另一个宝宝的脸,是用行为表达他的此刻的情绪,尤其是还不能完全驾驭语言的宝宝。这些情绪里绝大多数是:哇,我好喜欢你这个宝宝啊!我要抓你。

为啥抓脸呢?因为一样这个高度最合适,宝宝认识一个人一定是先认识他的脸,就像宝宝喜欢盯着妈妈的脸看是一样的。宝宝通过对方的脸才能确定对方在自己眼前,所以如果宝宝哭闹的时候,你给他一条妈妈的大腿让他抱着,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妈妈抱起宝宝,让宝宝看到自己的脸才能安抚宝宝。光有妈妈的声音肯定也不行。这就是宝宝抓人容易抓脸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要撕了对方。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③这时妈妈怎么办

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们无论是看到自己的宝宝抓别人,还是被别人抓,都不要马上理解为是欺负和被欺负,而是看做这是两个独立小人儿之间的交流方式,你在中间做个调控者,确保不会有宝宝真的被抓伤就好了。

假如,是你的宝宝抓别人,通过你的观察和感觉,并不像是敌意的攻击,你可以说:哦,宝宝很喜欢这个小妹妹是吗,你是不是想摸她的脸呀,那你轻轻摸一下。同时,你还需要跟小妹妹说,小哥哥很喜欢你想摸一下你的脸可以吗?通常,两个宝宝都是愿意的。如果小妹妹表现出不愿意的样子,你就对宝宝说:宝宝,小妹妹不喜欢被摸哟!然后快速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如果你看到别的小朋友的手正伸向你家宝宝的脸,你不要太紧张地喊:不要抓妹妹的脸!因为,伸手的小朋友通过你声音里的紧张,被自己的行为吓到,他本意可能不是想要做伤害的事情,而是不知道怎么合适的靠近另一个小朋友。

另外,我们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危险,就太过于紧张,也会传递给自己的宝宝,让宝宝一下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被暗示的恐惧就会出现,宝宝通常就会哭起来,基本上这样的哭,都是配合妈妈内心的恐惧而哭。

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宝宝就会觉得出去玩很危险,别的小朋友很危险,不安全的种子就被种在了宝宝的心里。孩子对外界的整体认识,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看到的妈妈对外界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妈妈对真实的危险的判断,与对自己想像中的危险的判断,这种模糊的、混淆的状态将会植入到孩子的内心。

那怎么做呢?当你看到那双“魔爪”过来的时候,你可以相对温和地一边抓住那只手,一边对手的主人说:你是想要摸妹妹的脸吗?你是不是有些喜欢妹妹,想跟她一起玩呀?不过,我们得先问问妹妹愿不愿意被你摸,好不好?接下来,你既可以问自家珍宝愿不愿意,也可以鼓励想要伸手的宝宝自己问小妹妹。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情景二:打不过爸妈,我只好打她

①哥哥真的打了我

最难处理的,恐怕就是一些的确有攻击性有敌意的孩子了。比如,大一些的孩子仗着自己身体大一些,就抢小孩子手里的玩具,或者玩滑滑梯,把小孩子往下推。我看过攻击性隐藏得很好的孩子,大人在的时候,这个孩子表现得对小一些的孩子很友善,但是趁大人不注意,就会打小孩子。

有些攻击性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里面,比如稍微推搡一下,轻轻地试探性地踢一脚小伙伴。我们需要理解,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不激烈的,或者比较柔和的攻击性的呈现,是必定会出现的。

这是他通过他人的弱小来满足自己是强大的需要,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一点或一些类似这样的人性。也可能是他们用这种方式试探大人的反应会如何,想要大人告诉他们边界在哪里。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边界尚不能控制,这是学习边界的另一种方式。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对于一些攻击性特别突出的孩子,心理学的理解是,他们没有被父母较好的理解,反而被过多的理性教育。比如,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抢玩具,被大人当场批评:你是主人,你怎么能和客人抢呢,你这样太不懂事了,你这样很不礼貌,你大一些,得让着弟弟才行。

这种批评,浮于对于孩子行为的表面评判,而且一概而论地定性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试问,谁愿意被这样对待呢?

孩子在被这样对待的时候,心理体验是被指责被批评了,换句话说,觉得被父母攻击了,应对攻击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回击。可能不敢直接回击父母,就模仿了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用行动把攻击转化到其他的小伙伴身上去了。

②这时妈妈怎么办

如果遇到这样的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妈妈们就需要在旁边注意观察,当自己的宝宝可能会被身体攻击的时候,需要立即制止这个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我们说的制止不是批评和训斥,而是基于保护自家的宝宝不会被伤到。

你可以喊停,然后对这个想要攻击的孩子说,弟弟不喜欢被这样对待哦。然后把宝宝带离现场,也需要耐心地、慢慢地对宝宝讲:

妈妈刚才看到那个大哥哥可能会伤到你,所以把你抱起来了。宝宝的身体,不可以被任何人伤到。以后如果有这样的状况,你可以叫妈妈,或者其他的人,或者赶紧离开,不跟他继续待在一起,知道吗?开始会说一点话的宝宝,通常都能听懂一些,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比较多,你跟他讲得也比较多,他就会懂得远离那些会伤害到他的大孩子。

“打者,爱也!”此话有理!宝宝就是这么表达感情的!

现实的外界当然并不总是安全,孩子需要通过你对他的保护,来学习保护自己。小孩子不一定能对抗得了大孩子的侵犯行为,但是慢慢地他通过你的嗅觉,就会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嗅觉,他就可能拥有一种本领,能够比较精准地闻到有些孩子身上的戾气,然后聪明地选择用回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通俗地说,学会打不过,就跑。

有些人,就是惹不起,因为他们身上的戾气真的很重,我们不用期待他能反思自己这样真的不好,然后改变他们对人的敌意和恶意。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当他长大一些,你无法跟着他去幼儿园,去学校来贴身保护,提前教他一些防身的本领特别重要,这里的防身本领可不是指的跆拳道,而是辨识真实的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最后,有些孩子可能就会遇到被大孩子欺负的情况,比如跑不掉,叫幼儿园的阿姨,阿姨管不过来,难免就真的被伤到了,一方面我们不要太自责,因为这也是孩子成长环境从家庭迁移到社会,可能需要接受的现实。另一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想办法跟这个大孩子本人以及他的父母谈谈,为自己孩子不受到身体伤害而尽可能地做些事情。

相关专题: 教育批评训斥

相关资讯

欺骗家长们的3碗“鸡汤”!你喝过吗?
教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家长们是不是普遍觉得包容和迁就孩子是应该的。孩子说,太累了我学不会,不想做。家长说,那好,我们就找更轻松的做。虽然我也反对体罚,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孩子快乐,就什么都是好的。翻翻
暑期孩子在家,是让他看电视还是玩游戏呢?
家有熊孩子,小孟帮你忙。 假期又来了,许多家长都开始头疼一个问题,假期宝宝不上幼儿园要看电视玩游戏怎么办呢?如果玩,到底是游戏好,还是电视好呢?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两者的利与弊。 首先我们来看下电视能给宝
请不要把骨子里的“奴性”传递给你的孩子
写在前面的话: 当初我从报社辞职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都觉得惊讶。体制内不是呆得挺舒服的吗?至少不用愁吃愁喝。但因为自己有了相对明确的目标,趁自己还有能力和想法的时候,去追求一把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
莫要让孩子复制母亲痛苦的人生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但父母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传统习惯来教育我。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砸家、动刀子。幼小的
震惊!重庆又现幼儿园虐童事件!!
痛心!!! 重庆又现幼师体罚事件,据重庆新闻频道、@重庆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重庆一幼儿园教师反复敲打孩子头部,对孩子进行体罚。刚好孩子的外婆目睹了这一切,冲进教室与老师发生抓扯。据称院方已开除涉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