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一起“熊孩子”的恶劣行为受到关注: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影响到自己在家看动画片《喜羊羊》,一个10岁男孩想到的处理方法居然是用刀子割断工人的安全绳。还好绳子有两根,工人只能悬吊空中等待营救。我们周围这种极端案例可能比较少,多的是一些寻常调皮的“熊孩子”,但这两种孩子都应该引发我们思考。 寻常“熊孩子”特点:无规则意识、有“环球皆我妈”倾向 标志性事件是,有网友曾经在人人网吐槽“柜子里收藏了二十几个‘手办’(动漫模型,可拆),但回家后发觉基本都被肢解毁坏了,另外价值万元的耳机也不见了,且电脑硬盘中的资料被删,损失约有三万元。而这一切,都是来串门的亲戚家的‘熊孩子’闯的祸。” 极端“熊孩子”特点:具有反社会人格,对他人人身安全成伤害 近期发生了两起恶性“熊孩子”事件。其中一起,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经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面对警方询问,小孩说,“我当时在看《喜羊羊》,外面钻机打墙的声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绳子割断了。” 你的女儿正用积木盖房子,这时不知从哪窜出来一个小男孩,一把推倒了“房子”。你望望四周却没有发觉孩子爹妈的踪影,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还抓起玩具往你女儿脸上扔。你真想冲过去好好教训他一顿,但问题他不是你的孩子,到底管还是不管呢?当你家有亲朋好友携带熊孩子来做客,这个熊孩子出言不逊或者行为出格,你是暴跳如雷还是隐忍退让呢?来看看各位妈妈的建议和办法吧! 遭遇“强盗” 案例:儿子正用粉笔在地上画画,这时跑过来两个小男孩跟你说他们也想要粉笔。你给了他们几根,但是一会儿功夫又来跟你要。你的孩子不再让你给,他们就从他手里抢。 建议:首先你得让他们知道,你是这个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通常这个举动就足够制止不良行为的继续了。如果这还不行,用严厉但不带攻击性的语气对他们说:“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这样容易伤害到别人。”你还可以让他们知道,你的孩子愿意分享玩具,但分享是相互的,他们也得拿出自己的玩具。如果这群孩子实在太过分,就离他们远点吧! 幼儿园的恶霸 案例:在幼儿园,孩子的手臂被小朋友咬出伤痕。 建议: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让他体会集体生活,虽然咬人和打人都是不好的行为,但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对他的威胁也没什么坏处。和老师沟通是必要的,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担心,并且确认对方的父母知道这件事。不管怎么说,把这件事情交给老师处理是比较明智的。 不友好的小客人 案例:你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和你的孩子一起玩,可是有个小朋友总是想控制他,霸占所有的玩具,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还不收拾。 建议:看看这个小朋友捣乱是不是因为当时心情不好,排除了这个可能之后,可以对他再重申一遍你家的规则,比如“在这里,大家要轮流玩玩具”或者“弄脏了的地方得自己打扫干净”,接着可以用“奖励”引诱他,比如“如果你收拾好了,就可以吃饼干”。如果这还是不管用,就把孩子们分开一段时间试试。还可以“威胁”他说,“要不给你妈妈打个电话?看她怎么说?”一样,这招非常管用。 纵容的父母 案例:你和朋友谈话时,他的孩子总是打断你们,而朋友却对孩子这种不礼貌的行为视而不见。 建议:对你的朋友说这事比对孩子说要好,比如“你看看孩子怎么了?我可以等你一会,你处理好了,咱们再继续?”这其实是在含蓄但明白地让你朋友知道,你被孩子的不礼貌打扰了。 “处置”熊孩子,不能“以暴制暴”,而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更有力量的人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做“熊事”,处理态度往往会有两种:一种是打骂,但这种打骂,基本只是情感上的大发泄;另一种就是不管不顾,放任孩子的所作所为,“护犊子”心强。 但是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儿科学(Pediatrics)》上的一篇研究发觉,进入小学后(5岁左右的儿童),跟没有挨过打的孩子相比,挨过打的孩子问题行为更多,而《儿科学》上刊登的研究中,半数以上被询问的母亲在孩子3岁至5岁时打过他们屁股。 不需打骂,需要另一种“以暴制暴”,比如,他要拿你的“手办”,你可以建议和他比试掰手腕,掰得过就给他;让他用自己的拳头打你的拳头,等他感到疼痛,自己就会知道放弃。 更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而不放纵的成长环境 孩子一切从无开始,从呱呱坠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逐步完成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孩子在2岁半到6岁时,处于社会规范敏感期,开始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只是在探索,如果父母此时有不当定性,孩子就真的会出问题。这是自由方面,但是,父母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越早越好,要意识到孩子的规则来自家长,家长的身教起决定作用。在自由的环境里,孩子对于父母制定的规则是不抵触的,父母提出规则的建议时,他们往往愿意接受,并逐渐内化成自身的规则。 在孩子6岁之前,要给他养成一些基本的行为规矩。需要让他知道,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一定代价,比如适当剥夺或者延迟满足一次他最在乎的东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而且,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不可以因为孩子哭闹,就轻易妥协。最后,希望全世界安定和谐,孩子们都是俏皮可爱而不是嚣张跋扈,愿世界没有熊孩子! |
上一篇:婴儿体重增长没有
下一篇:如何训练6个月宝宝的认知能力
相关资讯
- 家长“惯坏”孩子的6大原因
- 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幼教专家总结了家长“惯坏”孩子的6大原因,快来学习,防患于未然…
- 孩子到点不愿吃饭刷牙睡觉?那是因为你没亮出这个法宝!
- 作为上班族,每天陪伴孩子的时光就只有下班后的两三个小时,只能用“低质量的长期陪伴,不如高质量的短期相处”来安慰自己。 但是,如何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呢? 本月计划让孩子每日听十分钟英语,进行英语启…
- 美国惊人研究:要想孩子好,爸爸陪打架!
- 最新研究已经证实,“爸爸和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身体游戏(Roughhousing)”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父子亲子互动方式,尤其是从出生至学前这一段孩子早期的人生时期;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进化性的意义,能够给孩子各…
- 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这么沉迷手机?
- 造成孩子沉迷手机的常见原因: 1、看护方式不恰当,缺少陪伴 有些大人希望孩子安静下来,会直接把电子产品给孩子。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很安静。 当孩子感受到和父母在一起更加有意义的时候,就不…
- 比尔盖茨经验之谈揭示孩子拥有手机的最佳岁数
-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不少家长都会忧虑,自己的小朋友会过份沉迷用手机。沉迷手机的坏处多不胜数,譬如:引致严重散光和近视、令小朋友无心学习等。 所以,对于几时才应该给子女买手机,是许多父母都非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