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布了一篇《这五种妈妈很不受欢迎,看看你还差多远》,粉妈妈们留言颇多,很多妈妈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私信请教解决的办法。但是有一位粉丝的留言很有趣,应这位粉丝强烈要求今天来说说这种不仅害了孩子,更是让旁人厌恶的妈妈。
下面这几个场景你若没亲眼见过,估计也听说过: 1、孩子在别人家做客时没礼貌,乱喊乱叫、拖鞋满地跑、跑完再爬床,一旦主人表现出一点儿不高兴,这个麻麻会更加不高兴; 2、带着孩子去朋友家玩,两个孩子因为玩具发生争执,“熊”妈妈朝你娃喊了一句:“丁丁,你松手,先给弟弟玩一下”; 3、有次路上被一个还未拿驾照的孩子刮擦了,他妈妈赶到的时候来了一句:“只要人没事,花点钱没事的”; 4、商场电梯里碰到一个妈妈带着三四岁大的孩子,她们出电梯之前,小男孩突然啪啪啪连按了几个其他楼层的按钮,回头朝妈妈得意的笑,妈妈面不改色的默许了这一切; 5、近日,在途经嘉兴南站的高铁上,几个孩子在车厢玩闹,有位男士实在受不了,提醒家长们管一管。没想到,孩子的父母火气很大,一位年轻妈妈还动手“赏”了他一巴掌。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少这样的事。当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受一点规则约束,就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顾及周边人的感受,甚至给他人带来麻烦和困扰的时候,这些孩子就成为大家眼中的“熊孩子”。 其实,孩子没有不“熊”的,他们好奇心强、顽皮好动,这是本能和天性使然。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很多熊孩子背后都有熊家长“兴风作浪”。 有段时间朋友天天和我诉苦,她家楼上的那一家子有两个孩子,每天在家里跳来蹦去,完全不分时间段,不管是中午休息还是快要入睡,兴致来了就疯跳,搞得像地震一样。他们尝试着上去沟通,第一次,没开门;第二次找物业去沟通,门开了家长也见着了,可人家家长两手一摊,一句‘孩子淘气我管不了’就把她给堵了。”
如果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家长就是“画笔”,“白纸”所呈现的,就是“画笔”画出的内容。所以,在不断地批判“熊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造就了“熊孩子”的“熊家长”。 “熊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的不制止、不引导、不教育,甚至还觉得理所应当,是家长自己缺乏教养的表现,而这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直接体现。 一方面是教育观念: 熊家长们的名言:“他还只是个孩子啊!”每逢孩子闯祸,他们就挺身而出、护犊心切,还护得理直气壮,甚至觉得“让孩子发挥天性”是教子有方。这些大人有的对孩子有求必应,信奉“孩子高兴就好”;有的不懂得跟孩子讲道理,只是要求“听话”,护犊、“解放天性”这都没毛病,但有一个底线就是别让孩子的“熊”干扰别人、影响秩序;还有就是,爱真的需要方法、智慧,包容也要有边界。 另一方面,则是规则意识: 看看熊孩子“系列剧”,会发觉不少熊家长本身就是规则的漠视者。从餐厅、地铁到景区、飞机,熊孩子随时随地放飞自我,为什么?因为很多家长在公共场合也“宾至如归”,没把侧目而视的旁人当外人。很多熊家长把“××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话理解偏了?公共场合可真不是你随便闹腾的家啊! 等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这些“熊”妈妈们各种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就管不住呢?呵呵,管不住的“熊孩子”,都是因为有你这样的“熊家长”。 |
上一篇:徐纯聪:宝宝辅食 做还是买?
相关资讯
- 这几部动画片教孩子分清人性的善与恶
- 当孩子小的时候,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分享、乐于助人、礼貌待人,希望她看到的是真善美,做出的行为有涵养有教养,可是有时候我们远远低估了孩子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 这个世界好人很多,但坏人也…
- 宝宝任性全因父母犯四错
-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并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绪来参与,而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或适宜,这就是所谓的“任性”。因此,幼儿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
- 教育孩子,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 生活中有好多自相矛盾的趣事,最近看到了几个,和大家分享一下。 前几天带着孩子一起逛商城,看到一对情侣在吵架,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很多的人围观,商城的服务人员跑过去劝架,影响其他人购物。这名女子直…
- 要不要教孩子从小争第一?
- 宝宝从3岁左右开始就自发地有了竞争意识, 他们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是快还是慢,是赢还是输。 几乎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拼高下的比赛,赢者兴高采烈,输者泪水涟涟, 比赛结果被真切地写…
- 你跟孩子灌输“养你多么不容易”了吗?
- 不要再给孩子灌输“养你多么不容易“了,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 很多如今已经当了爸爸妈妈的人或许还记得在很早以前,可能是自己想要买一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