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对孩子多吃点总是有莫名的执念。
看见没满月的宝宝,老人会夸:“真是个大胖小子”,能不能吃成为判断孩子健不健康的标准。 谁家孩子要是不和同月龄的宝宝比显得瘦了些,宝妈往往会觉得自责,是不是我没照顾好宝宝,让孩子发育的慢了? 到了宝宝1岁之后,依然是大人求着孩子吃饭: ? 宝宝再吃一口,就一口...... 孩子再添点儿,别浪费......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在宝宝不能左右自己应该吃多少的这个阶段,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都是大人来控制,不当的喂养方案,影响的不光是婴幼儿阶段孩子每天的进食情况,还有孩子以后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而尽量多吃,吃撑了没关系,千万别饿着,这样的观念对于婴儿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对于小月龄的婴儿来说 吃多了后平躺时,容易出现食物回流。婴幼儿胃在体内是横着的,更容易出现吐奶、溢奶等问题,宝宝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吐奶后呛到会很难受,甚至还会出现窒息。 其次,对于幼儿来说 宝宝本身消化能力就比成年人要弱,长期吃的过饱,是对孩子胃部的持续考验,弄不好就会消化不良,积食,还可能出现便秘、腹泻等问题。 最后,对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来说 吃太多无疑会增加孩子肥胖的风险,想想我们大人为了减肥所做的努力,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让孩子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时候就形成肥胖的体型。 国家卫健委曾经发布过一项调查,我国6-17岁的儿童,超重率为9.6%,肥胖率达到16%,也就是说,超过16%的儿童不是肥胖就是超重。 而小时候胖,青少年时期胖,长大后瘦回来的几率非常小,也非常困难。 那个时候更让孩子难过的是,这个胖胖的我不是我自己造成的呀,都是我当初小不懂事,让我妈把我喂成这么胖,悔不当初啊。相信宝妈们都不希望遇到这一天。不仅是因为体型确实影响孩子的形象和自尊心,重要的是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健康上的副作用。 其实,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就已经具备了根据能量需求调节进食量的能力,甚至可以根据实物的能量密度决定进食量。 有时候宝宝不想吃饭,这是身体给孩子发出的指令,真的是孩子不需要再吃了。但是家长掌握了控制孩子进食量的权力,剥夺了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大人对孩子食量的改造能有多大呢? 疾控中心曾在幼儿园做过一项调查,发觉偏胖的孩子,食量能达到普通孩子食量的2-3倍,和一个成年人无异,这些孩子没有饱的感觉。就是因为宝妈们在喂养过程中,常常自作主张,忽视孩子的身体信号,将孩子养成一个“大胃王”。 很多小孩儿都是在这样“爱”的最后一口中慢慢“撑大了胃”,成为圆嘟嘟的小可爱。 哪怕是面对长大后需要减肥的孩子,妈妈这颗豆腐心也会动摇,孩子,再吃点吧,早上得吃好/中午不吃晚上肯定会吃多/今天晚上都是你爱吃的,明天再减吧...... 没错,理智中少吃的理念再强调,爸妈们都敌不过自己心中不知道哪里来的本能:孩子多吃点才好。 这个本能的观念,还真不是最近才流行的减肥概念能抵抗的。 人类的基因记忆中,存有能使自己存活下来的趋向。食物匮乏的经验比富足的经验多太多。而且饿着的历史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久远。现代作家阿城的小说《棋王》中,就讲了在生存意义上,吃是最大的需求,能吃,这是极大的幸福。 所以老一辈儿人常说,能吃是福,看见宝宝吃的多,大人总是很开心,这也是因为他们小时候挨过饿,所以“能吃上是福”,这话着实没毛病。 但与此对应,古代中国也有依据相反的哲理,叫“少吃惜福”。 佛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提倡的就是,不过度满足自己的食欲,这是在保证自己的福气能够绵长,平安健康,寿命延长。 很多人都听过吃八分饱正好这个概念,这其实是有道理的。 吃饭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需要一个反应时间,一样实际上已经吃饱了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没吃饱,还差一些,等到大脑觉得吃饱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吃撑了,所以吃八分饱正正好。 长期让孩子吃到十二分饱甚至十五分饱,会给孩子肠胃造成很大负担,而且让孩子没有吃饱的概念,养成只有吃撑了才算可以的习惯。 毫无节制不行,节制太过也不行,适度的吃,不多不少当然是最佳状态,不过在如今这个吃喝不愁的年代,基因让我们难以做到少吃,丰富的美食又时刻诱惑着我们,所以大家都是吃的过多,超过需求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强调的观点就是:少吃更健康。 那么到底应该让孩子吃多少,怎么才能抓住孩子该吃了和该停了信号呢? 如果用简单的方式粗糙的方式来对照,想想孩子胃的大小,再看看给孩子准备的碗,所有的食物加起来需要多大的容积,这个结果就很清晰了: 主食:宝宝的两个拳头大小 水果蔬菜:宝宝两个拳头大小 肉、奶:一掌心 油脂:一个拇指尖 减过脂或热衷计算热量的宝妈,可以用更精准的方式来算热量: 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 4~6岁91千卡; 7~9岁78千卡; 10~12岁66千卡。 用这个标准,对照相应的年龄,乘以孩子的体重,再加上对常见食物热量的熟悉,就知道孩子每天应该吃多少了。 宝妈们担心孩子吃的少不健康,其实是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但营养够不够和吃多少并不是想同的概念,提高食物的单位营养价值更有用。 比如给孩子足够的蛋白质,丰富的微量元素,全面均衡的提供食物,比一味追求吃的多健康。???? |
上一篇:不要只在朋友圈孝顺妈妈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 各类泥状辅食该怎么做?图片详解制作过程
- 辅食添加初期,宝宝还没长牙,消化系统也不成熟,所以要先尝试泥状食物,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健康又营养的辅食制作方法。 根茎类菜泥的制作方法 辅食添加之初,可以让宝宝先吃富含铁的婴儿米粉,适应几天之后,就可…
- 秋天干燥便秘到,宝宝吃什么可以防便秘?
- 秋季,便秘或腹胀不仅痛苦,也很容易引起一些健康和皮肤问题。这也是现今人们对饮食中的高纤维食物越来越重视的原因。 便秘了该怎么办?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要坚持食物治疗。日常坚持均衡饮食,多使用粗纤维食物…
- 这个素食被称为“植物肉”,孩子夏季吃健脾消暑!
- 最近介绍了很多时令蔬菜水果,有些家长在平台留言问,有没有其它食材介绍?孩子饮食讲究营养均衡,今天我介绍一种应节的食材--豆腐。 豆腐 在日常生活里经常吃,黄豆、黑豆、花生豆等都可制作成豆腐,通常我们说的豆…
- 如何让后天因素助孩子长成高个子
- “遗传因素影响身高占到了60%以上”,这让矮个父母有点沮丧。其实大可不必,我见过不少比父母高很多的孩子,遗传不能控制,40%的后天因素却是可以控制的。 一、营养 营养与身高有密切的关系,除了鱼、肉、蛋、蔬菜、…
- 正确分析和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 当周围有声响、动静、光线变化、有人活动时,你家的宝宝是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还是停下来去看呢? 注意分散的程度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特点,每个儿童不一样。我们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宝宝称为分心宝宝;能长时间做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