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如何带宝宝走出叛逆的自我中心?

发布时间:2020-10-12 07:14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之前我们提到过,三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也是孩子的第一逆反期。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学会自己思考问题,按自己的方式来行事,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牛的。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和自己有

之前我们提到过,三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也是孩子的第一逆反期。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学会自己思考问题,按自己的方式来行事,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牛的。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和自己有关的,所以他们做事往往不考虑他人,很多实验证明了这一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是每一个孩子的必经之路,每一个孩子的这一段经历也会因为生长发育以及成长环境等因素不相一致。但是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4-5岁,甚至6-7岁,还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这就成了问题。

如何带宝宝走出叛逆的自我中心?

所以,家长要帮助儿童走出自我中心,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

1、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饭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留给最小的那个孩子。比如饭桌上有一只鸡,那鸡腿就会被夹给那个小朋友。此时此刻,小朋友心里无比喜悦,感觉众星捧月。这种类似的举止是很容易强化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长辈们理所当然地围着自己转,理所当然把鸡腿留给自己。父母要有意识地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把孩子视为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一个人,不要有上述的这种特殊待遇。这样就会使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看到别人。

2、运用移情方法。

即引导孩子设身处地的想到别人。我们还用鸡腿举例,假设一个饭桌上不止一个小朋友,有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并且假设这只鸡有残疾,只有一只鸡腿。那这个时候,你把鸡腿给谁,似乎对另一个小朋友都不好。如果没有得到鸡腿的小朋友生气了,家长就可以这么安慰他:“小朋友到我们家来玩,我们应好好地招待人家。如果你去别的小朋友家玩,人家只顾自己吃东西而不给你吃,你会高兴吗?”孩子可能就会说:“不高兴”。你可以接着说:“对呀,所以我们要给小朋友吃,他才会高兴呀。”孩子走出自我中心,需要父母引导。作为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和比喻等手段引导孩子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促进孩子从“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别人。

3、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过度保护、封闭孩子会使孩子失去与他人游戏的机会,让孩子投身集体,才能让孩子多多了解别人的想法,在活动中直接体会同理心,让孩子知道原来自己和别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在集体活动中,能使孩子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而走出自我的圈子。

相关专题: 引导孩子

相关资讯

对陌生人的礼貌:孩子不懂礼貌令父母难堪,还不都是你惯的!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懂礼貌令家长尴尬不堪,同时家长们意识到生活中对孩子礼仪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春节即将到来,孩子与亲朋好友交往的机会会更多。 不懂礼仪闹尴尬 尴尬镜头之一: 元旦这天,章先生的儿
3-6岁宝宝,在玩中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
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前提条件。父母应怎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呢? (1)为孩子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 比如,引导孩子自制玩具,让孩子综合运用折、剪、画、编、扎、钉、粘等方法
这些吓唬孩子的“名言”你说过几个?
[这些吓唬名言你说过几个] 你再不听话,我就带你去打针! 你再哭警察叔叔就会把你抓走! 天黑了,外面有妖怪,不能出去! 你不好好吃饭,我明天就去告诉老师! 你再调皮,我就把你带给老虎吃掉! @乐妈小T: 乐乐大
家里的“破坏大王”
当宝宝7~8个月大时,开始出现用双手撕、丢东西等动作,到了1岁左右开始学说话时,“破坏”行为会变得更加花样繁多,令家长大为头痛。孩子爱破坏,并非是他在胡闹,而是和孩子的成长相关,父母应了解孩子发展的历程
孩子一紧张就吃手,怎么破?
儿子小刚快4岁了。每次看到儿子的照片,王小丽都有种愧疚的感觉,因为自从孩子1岁起,就放在小区内一家退休的大妈家寄养。 “唉,谁让自己工作忙,经常要加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