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幼儿烫伤的多发季节,这与儿童衣着单薄、活动增多等相关。而且,1—4岁的孩子爱动、好奇心强,活动范围大,但运动又不协调,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烫伤比例较高。 前几天,3岁的瑞瑞被装有开水的水桶绊倒烫伤,还好爸妈没有听信村里的土方法,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县里的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因送医及时医生判断不需进行植皮手术,但是再坚强的孩子也经受不住皮肉之痛。 无独有偶! 重庆2岁半的女宝妍妍不慎掉进了家人刚刚烧开的一桶豆花里,造成全身30%面积烫伤,其中26%深二度,4%深三度。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待宝宝度过感染关后,尽快实施植皮手术。 意外烧烫伤往往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漫长的康复期,高额的治疗费用,以及可能留下终生的疤痕和残疾。 避免孩子烫伤,重在家长看护: 1、热汤、热牛奶、热粥等食物不要随意放在桌子边缘; 2、饮水机不用时请把热水放清并关闭电源; 3、最好将厨房的门上锁,不要让宝宝轻易进入厨房; 4、给宝宝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兑热水水温不高于40℃,热水器温度应调到50℃以下,因为水温在65-70℃时,两秒钟之内就能严重烫伤宝宝。; 建议家长用手背去试水温,因为手背的皮肤比较敏感,水温在37℃-40℃这个范围手背皮肤不会感觉太烫,而这个温度对宝宝是最安全的。 5、不要在孩子的活动范围(注意地上、桌上等能触摸到的地方)放置热水瓶,热水壶,热水杯。暂时放置也不行,不能有侥幸心理。 6、桌子上不要摆放桌布,防止孩子拉下桌布,弄倒桌上的饭碗、暖瓶而烫着自己。 7、刚停下的车子排气筒温度很高,告诉孩子不要用手去摸,当然对于小一点的孩子,重要的是家长的看护。 8、时常提醒孩子自我防烫伤。如看见孩子想用手去摸暖气、热饭碗、火炉等,大人可以赶紧先将自己手指触一下这些东西,然后急忙缩回,一边装着很烫的样子,一边喊“烫”“疼”,孩子看后,就不敢动手去摸了。 烫伤后千万别用“土方子” 门诊医生经常见到烫伤患者的创面上不是涂了牙膏,就是抹了紫药水,有的家人还在创口上敷了碱,更有甚者,父母将烫伤的婴儿泡在酱油中送医院就诊。这些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会影响烫伤的治疗与康复。 误区一:烧伤后涂牙膏治疗易引起创面感染。很多人认为牙膏会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其实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 误区二: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殊不知涂了这些会加重伤势。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会影响医生了解烧伤面积及深浅程度,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治疗。 误区三:在创面洒一些小苏打、食物碱等。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理论是对的,但实践不可取。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加重伤情。 五个字打开烫伤后正确的处理方式 1、“冲”是指烧烫伤后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 2、“脱”是很多人都易忽视的。如果是被开水烫伤,衣服上仍然有较高的水温,不脱去衣服,相当于没有脱离热源,仍然会加重伤情。所以边冲边脱是正确的处理方法。若烫伤部位无法脱,可用剪刀沿着烫伤部位将衣物剪掉。 3、“泡”是指脱下衣服后要继续把伤口泡在冷水中。泡冷水可持续降温,避免起泡或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小水泡,注意不要弄破,由医生处理。 4、“包”就是包裹伤面,送医院之前一定要包裹伤面,例如裹上一块干净的毛巾也可,切忌滥涂抹“药膏”。 5、“送”就是指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 作 者:狼牙鹏妈 U12育儿主编 |
上一篇:当宝宝大声叫嚷时怎么办
下一篇:珍宝长牙居然这么痛苦!你知道吗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 不是只有乳牙能救命,包皮自有妙用!
- 关于小男孩该不该做包皮环切术,一直争议不断。不过,目前有研究认为,未来可在小孩出生后割包皮,培养出细胞,再冷冻储存下来,就像时下流行的脐带血银行,若将来小孩生…
- 家长和老师们,请别再惩罚犯错的孩子了
- 多年来,世界各地关于如何成功教养孩子的问题讨论不断。究竟是严厉的“虎妈”方式有效,还是柔和的方式更为有效? 芬兰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本.富尔曼称从老子“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理论中受到启发:以柔和、尊重的方…
- 父母必读的100本书,俞敏洪倾情推荐
- 要孩子爱上读书,父母就要自己先读书; 要孩子成才,父母就要知道如何让孩子成才的方法。 这100本书中的道理和故事,会给大家很多启示。 001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王干卿(译) 002 《教育漫话》【英…
- 宝宝的牙齿能达到“8020”吗?
- 孩子的牙齿矫正问题一直是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其实再好的矫正方法都不如预防来得重要。小孩子一样在6个月开始长牙,两岁左右乳牙全部长出。医生建议,家长应定期孩子看牙医,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牙齿生长发育…
- 生二胎,要不要和老大商量?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最近《奇葩说》的一个辩题,就在全网掀起了讨论热潮: 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吗? 有人说,把一个新生命该不该到来的决定权,交到一个孩子的手上,是不是太草率了? 可是这道题之所以戳中了我们的痛处,并不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