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咨询说:“我女儿实在调皮得很,有时怎么说都没用,但是她怕老鼠,尽管她不知道老鼠是什么东西,可能被我说得很可怕了,所以对她没有办法时,我就拿老鼠吓唬她,屡试不爽!这样做好吗?” “恐吓教育”估计是我们的教育传统中最典型的方式之一了,要命的是,这个传统到今天似乎还在代代相传,原因很简单,它管用呀!至于用完有什么后遗症没有,估计很多家长一着急起来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事实上,在我看来,只有“无心无能”的家长才会恐吓孩子,因为他们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耐心,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让孩子听话。 爱我,就别让我活在恐惧之中! 我小时候特别怕黑,确切地说,是怕黑夜中的妖魔鬼怪。那个时候的农村,这些所谓妖魔鬼怪的说法在大人中是很常听到的。我每晚都要用被子紧紧裹住脑袋才能入睡,直到后来上中学懂得科学之后才慢慢改善。 我直到现在都对当时的那种感受记忆犹新。黑漆漆的夜里,无边的黑暗裹挟着恐惧一起,潮水般地向我涌来,将我淹没其中牢牢困住。 我不敢吱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就那样紧绷着蜷缩着我瘦小的身体,紧闭着双眼,双手紧紧地拽住被子,生怕稍一松手,黑夜里的哪个妖魔鬼怪就会将我的被子掀开,将我抓走。 没有经历过恐惧、或者早就已经忘记的家长,大概不会知道在孩子幼小的世界里,恐惧带来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么严重。 于是,孩子不听话时,很多父母都会吓唬孩子,总结起来,大致有3类: 第一类是以遗弃孩子作为威胁,比如“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 第二类是以第三者或者压根不存在的其他形象作为威胁,比如“狼来了、妖怪来了、让警察把你抓走!” 第三类是以一些严重的惩罚手段作为威胁,比如“再讲话就把你的嘴巴缝起来、不给吃饭了!”。 这些恐吓语言一出,孩子基本都能马上变“乖”。问题是,用恐吓来让孩子听话,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 1、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有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孩子无理取闹,父亲说:“你哭吧,大灰狼来了。”孩子四处看看,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哭。父亲又说:“你再哭,公安局来人抓你了!”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这时母亲走过来做了一个打针的姿势说:“你再哭就给你打针。”孩子抖成一团,渐渐地不哭了——晕过去了。 被恐吓的孩子之所以听话变乖,并不是因为家长的方法多么高明,而是屈从于自己内心的恐惧。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成人的话是千真万确没有任何争议的。比如一个小孩如果听妈妈说不要他了,他会信以为真,绝不认为那是一句戏言。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如果不要他了,意味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多余的,进而产生“被遗弃感”。 除此以外,用其他的“可怕形象”来让孩子听话,也会造成孩子对周边环境、社会等的“恐惧感”。这类恐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经常被这类负面感受占住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到创伤,发展下去,就可能会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导致孩子自卑、懦弱、孤独、压抑、内向、固执、讨好、依赖等不良心理及性格特质,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严重的甚至患上精神官能症,引发精神失常,或者是离家出走、自杀等,使家长追悔莫及,遗恨终生。 2、误导孩子的认知与观念,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前段时间,有个另类的“警方提示”在微信微博上热传:“各位家长,请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们调皮我们会把他们抓走。我们希望,他们害怕的时候会跑向我们,而不是被我们吓跑。” 一个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有危险,他也不会去向警察求救。一个怕医生的孩子,治病的时候是不会跟医生配合的。一个怕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听老师上课? 拿警察、医生等特定的社会职业来吓唬孩子,容易导致孩子对这类职业形成错误的认知与观念,误以为这类人都是可怕的,从而导致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影响到生命。 看看网上曾经热传的一个真实案例吧:一名孩子被绑架放在车里,警察就一步之隔,但这个孩子没有呼救,原因是家里长辈之前老是用警察吓唬孩子,让孩子觉得警察比坏人更可怕,导致这个小朋友错失了生机。 3、恐吓容易失效,影响家长的形象与权威 恐吓通常对那些3岁以内的孩子是奏效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育,恐吓将会越来越失效。 一方面,孩子会逐步认识到真实的一面,比如“警察”其实是保护和帮助我们的,“医生”其实是帮我们对抗疾病的。 另一方面,就像狼来了的故事那样,有些吓唬的谎言说几次之后因为并没兑现,孩子慢慢就会意识到家长只不过是“干打雷,不下雨”,不过如此而已,进而会让孩子产生嚣张的心理,对家长言行的可信度产生质疑,影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与权威。 不用恐吓,孩子照样听话! 恐吓手段的本质,在于家长假借第三者、甚至是不存在的形象、不可能的手段来威胁孩子,这是典型的“狐假虎威”。自己搞不定,假借其他,教育手段到了这个阶段,恰恰是家长无能的表现。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加上适当的方法,不用恐吓,孩子照样听话! 1、要正面引导,不要负面恐吓 例如: 你不能说:再不好好吃饭就叫警察把你带走。你可以说:好好吃饭,吃完妈妈给你讲故事。 你不能说:你再不走我们就走了不要你了!你可以说:我们赶快回家,这样回家后还可以再玩一会。或者是:你还可以玩最后5分钟,5分钟后我们必须得走! 用正面的承诺来代替负面的威胁,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接受你的建议。或者给予孩子一个缓冲的心理时间,让孩子不至于因感觉家长太强势而产生逆反心理。 另外,在孩子的表现超过你能忍耐的极限时,你也可以直接去把他带走,这样的行为至少要比用负面语言去恐吓他要好得多。 2、道理讲不通,方法来变通 有妈妈跟我吐槽,说孩子晚上睡觉前总要哭闹,有时哭一个小时也不停,最后自己就失去耐性了,只能用恐吓的方式让孩子乖乖听话睡觉。 让孩子带着恐惧入睡,多么可怜!其实,也许变通一下换个方式,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讲个故事、放点音乐、翻翻书、做个小游戏、来个按摩等,都可以让孩子慢慢放松下来,自然就愿意好好睡觉了。 除此之外,当孩子执拗不从时,你也可以试试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机会,而不是只有一个选择,这样孩子会觉得有更多的自由,从而比较容易接受。比如你可以说:你是要写完作业再玩,还是要先玩再写作业?而不是说:你必须马上写作业!否则就不让玩了! 本文来源:精英父母帮 |
上一篇:提升宝宝数学能力,送你3大建议
下一篇:婴儿餐具的消毒
相关资讯
- “乖孩子”长大后,竟然人人都讨厌
- 晚饭时间,小沛被安顿在摇椅里,正对餐桌而坐,我们边吃饭边跟小沛互动,场面一片祥和。 正当我陶醉于这温馨场景时,小沛的姥爷回来了。几天不见,姥爷对小沛很是想念,饭都顾不上吃就去跟小沛玩。小沛对姥爷笑笑,…
- 老师告状孩子上课表现不好,90%的家长不懂如何处理
- 娃从上幼儿园开始,每个家长就面临如何和老师沟通的问题。特别是当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身上一些不太好的情况时,更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如何转达老师的意思,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既能让孩子认识到问题,又不会激起孩…
- 你给孩子零用钱,教他怎么花了吗?
- 现在父母长辈给孩子零用钱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可是零用钱你会给,但你教给孩子怎么花了吗? 这个问题可能有的家长觉得多余,哪有人不会花钱的呢? 但其实,教会孩子合理地使用零用钱,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孩子花…
- 做父母学会这一条,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 有一个14岁的男孩,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书亭里有一本喜欢了很久的书,可是自己身上没有带那么多的钱,于是就大着胆子把书藏进了怀里,谁知被刚转身的老板发觉了。 这个男孩被疯狂的老板拽进了派出所,几名警察轮流审…
- 这五种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想不成功都难
- 1、自律性极高的妈妈 下班到家,施展厨艺、辅导孩子作业,好不容易收拾好了屋子,把孩子哄睡,都已经快要10点了。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妈妈的生活。 关键在于10点以后,我们都干了什么? 一头扎进书房,继续那部还没结束…